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快乐同行,与成功有约

与快乐同行,与成功有约


愤世嫉俗,认为人性丑恶, 与人不和; 没有目标, 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缺乏恒心,经常为自己寻找借口 和合理化的理由; 心存侥幸,不愿付出; 固执己见,不能宽容人; 自卑懦弱,无所事事; 自高自大, 清高虚荣,不守信用。
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比较
• 积极心态的好处 • 消极心态的坏处
激发热情 增强创造力 做事主动 承受压力强 获得更多资源 乐观向上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 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 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对 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 应(包括思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 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又名社交恐惧)不 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 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 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 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 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 (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 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 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 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 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 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 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 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 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 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 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丧失机会 希望破灭 限制能力的发挥 消耗掉很大的精力 失道寡助 不能充分享受人生
……
……
艾利斯ABC理论
观 点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所引起的, 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 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A: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ABC B:信念(Beliefs)
C:结果(Consequences)
与快乐同行,与成功有约
广东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陈晶
关于心理健康
奢侈品 调味品 必需品
心理健康的黑白理论
心理状态等级划分
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 方面分析 将心理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分为4个等级: 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 病。
心理健康状态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 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艾利斯ABC理论
诱发事件 (A)
自我观 人际观 世界观 (B)
心理行为结果 (C)
一、转换视角:积极心态看人生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所谓的成功者,并不一定人生完满。 ➢真正的成功者,一定要有积极心态。
•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 •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 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 异就是是成功与失败。
大学生活现状
忙碌 盲目 茫然
• 主要问题:
• 自我困惑,方向目标不明 • 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 面对挫折不知如何应对
主要内容
➢拥有积极视角 ➢处理三种关系
一、转换视角:积极心态看人生 二、自我开发:处理好与自我的关系 三、善与人处: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四、学会成长:处理好与挫折的关系
——拿破伦.希尔
你看到了什么?
苏东坡与佛印
•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怎样去表现
• 你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结果你就会 变成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而且拥 有一些有价值的事物。
• 你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你就不会得到有价 值的事物。
有必胜的信念; 善于称赞别人; 乐于助人, 具有奉献精神; 微笑常在,乐观自信; 主动推销自己; 不怕犯错误; 能使别人感到你的重要。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 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 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 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 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 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 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 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 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 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 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 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 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 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 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 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