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菌药品生产工艺-验证

无菌药品生产工艺-验证

(难以达到高温);关机时反之,以 保持洁净度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玻璃瓶洗涤效果验证 标准:溶液污染瓶的洗涤效率=
减少量>3(对数单位) 洗涤内包材的主要目标为去除热原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干热灭菌工艺
原理:使微生物氧化分解 除热原工艺条件较杀孢子程序苛刻
若干热法除热原工艺能使细菌内毒素 下降3个对数单位,则不必进行微生 物的生物指示剂挑战性试验
负载热穿透试验
试验方法:待灭菌物每一品种、每一规格中 的每一种装载组合方式中编号放置热电偶, 分别进行3次灭菌操作,还应做最大与最小 装载方式试验
判断标准:各种组合方式的被灭菌物中,各 测点受热温度FH>=121℃(按冷点温差校 正后温度),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此时, 应有F0>6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概述
无菌药品生产的特殊要求
操作人员:洁净工作服+灭菌 原料及内包装材料:除菌、灭菌、去热原 工艺用水、氮气、压缩空气:除菌过滤 生产设备:在线或离线清洗和灭菌 清洁工具:清洁灭菌和消毒
消毒剂:酒精要除菌过滤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优秀的厂房和设备的设计实施带来的 是药品生产简洁的运行,安全高效的 和具有相当弹性空间的工艺流程
清洁用具:定期清洗、消毒,相关管 理文件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洁净厂房卫生要求(无菌洁净室)
送、回风过滤器框架不得采用脱屑、产 尘、长菌材质
不得设置可开启式窗户 检查室应按无菌操作区管理,不得与生
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污染菌鉴别 和阳性对照试验使用同一试验室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最终灭菌无菌产品工艺平面检查要点
担心培养基污染:模拟灌装后对操作间、生产设 备、器具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灌装频率和批次:至少灌装独立的3批,每二年 一次,连续两批合格即为合格
灌装批量:批灌装量应足以确保对低污染率具有 较高的检测水平
培养基:关键在于其促微生物生长能力
环境条件:应模拟实际生产条件且最好是在规定 限度内的最差条件下进行试验
无菌药品生产工艺 验证
概述
无菌药品分类
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
注射剂、部分口服液等) --制品耐热 --关键:最终有一个可靠的灭菌措施
非最终灭菌的灭菌药品(粉针、冻干粉针滴眼
剂、分装无菌原料) --制品不耐热 --制品无菌性依赖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无菌控制
概述
无菌药品生产的特殊要求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干热灭菌实例:隧道灭菌机验证项目
空载热分布试验 负载热穿透试验
试验材料 微生物-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制备 内毒素-大肠杆菌内毒素的制备 灭菌机冷却段高效过滤器性能试验与空气洁 净度 灭菌机热量和风量平衡确认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湿热灭菌
原理:使微生物中类蛋白质及酶变性和凝固 标准灭菌时间F0 基本要求 --设备升温、降温速度符合要求
无菌1万级和非无菌1万级划分理由
保证产品无菌特性。国际认可标准:非最终 灭菌产品的生产,产品直接暴露区域是百级 背景下(B)的局部百级(A)保护
欧美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动态测试 我国制药水平与国际标准尚有差距,必然导
致万级无菌及万级非无菌的设置,强调无菌 操作的特殊防范污染措施,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吸吮)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配制工艺设备与管道系统的清洁验证
清洗介质-水(溶解度较大物质)
--化学清洗剂、重铬酸钾硫酸液清洗,然后用注 射用水冲洗,测溶液残留物。
--1~2%过氧化氢冲洗,然后再用注射用水冲洗, 测内毒素
--2%NaOH清洗后,用水冲后再用2%酸冲洗, 最后用注射用水冲洗,测内毒素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无菌室灭菌标准 107个枯草芽孢杆菌灭菌后含菌量
应减少3个对数单位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无菌万级区域消毒灭菌系统验证
细菌挑战试验 --方法:每个试验位置的培养皿内有含107
个枯草芽孢杆菌的试纸2张,设定灭菌程序 熏蒸后取一张试纸做菌检,如果无菌则试验 完成,若有菌用另一张试纸做含菌数试验 --标准:灭菌后枯草杆菌残留104为合格 --熏蒸无菌后室内残留量的测试应有残余浓 度<1~2ppm
在于过滤器完整性。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无菌药品细菌内毒素控制
去除方法:超滤(液体原料)、高温 (大于180℃)、酸碱处理(重铬酸 钾硫酸溶液等) 、注射用水洗涤(胶 塞处理) 、活性炭吸附等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洗涤与干热灭菌验证 洗瓶有强排风除湿,预热段有若排风
除湿,影响洁净室压差 运行时洁净区对灭菌机不宜有正压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无菌厂房的清洁灭菌 检查无菌区域内的厂房清洁规程
--无菌区域的厂房灭菌介质、方法和验证文件 --无菌区域的灭菌后管理情况,无菌保证周期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无菌厂房的清洁灭菌
无菌设备的清洁 --清洁完成后,应将水排空 --采用饱和蒸汽灭菌时,应在温度较低
的地方放置生物指示剂和温度传感器 --使用甲醛作为灭菌剂时,应对设备、
设计确认(DQ)贯穿整个洁净(无菌) 厂房运行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无菌药品生产洁净区域分区基本原则
降低成本,减少洁净区域(“全封 闭”技术)
98版GMP中空气压差数值对无菌药 品生产来说较低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无菌药品生产线厂房基本要求
关键:无菌区域和非无菌区域之间的工 艺联系和隔离措施,搞清无菌区域与洁
容器表面的甲醛残留物检测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洁净(无菌)衣的洗涤与消毒灭菌确认
检查条款5204: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 净工作服是否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 整理,必要时是否按照要求灭菌。按此条款理
解,无菌操作区工作服可在十万级,甚至三十 万级区清洁,经灭菌后,装在一个加盖的容器 中,然后作为一个无菌物料经物料缓冲间送入 无菌操作区,但在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这种 做法存在污染的风险,应尽量避免,除非有强 有力的数据证明可行。
清洗介质-醇(溶解度小,难溶物质)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判断标准
残留物:小等于10ppm 重铬酸钾残留物:小等于10ppm pH值:与原注射用水一致 杂菌:小于25cfu/ml 内毒素:小于0.25EU/ml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液为清洁剂时,因 清洁能力极强,不再检测产品的残留量, 而检测控制重铬酸钾硫酸液的残留量
灭菌的所有文件,该批产品用水的 检验结果 无菌分装或无菌灌装线的培养基灌 装试验,二年一次
验证管理
生产工艺验证
若为无菌操作产品,重点检查以下验证 内容和结果
--器具、设备灭菌程序验证的验证报告 --容器干热灭菌验证数据 --生产人员无菌衣的清洁、灭菌记录 --无菌生产环境的监控数据
验证管理
无菌分装工艺验证
轧盖、注水试验) --真空泄露法(常压压塞、轧盖、
抽真空、注水试验) --电真空检漏 --设备自动检漏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配制工艺设备与管道系统基本要求
需密闭,进出料时应尽量避免开口区暴露 计量装置准确,不会对系统造成污染 材质化学稳定性好,接触药液的表面光滑 系统清洗、消毒功能好 搅拌密封严密,不会对配料造成污染 阀门、管路连接严密,装卸方便 系统应方便进行在线清洗(CIP)、灭菌
为确保产品无菌,最为重要的是灭菌工艺和 无菌灌封工艺的验证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灌装过程中,模拟 实际生产的暴露条件,将培养基暴露于操作 者、设备、表面和环境,然后将装有培养基 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 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借以确定实际灌封生产 中单位产品的污染概率
验证管理
培养基无菌灌装的问题
关键区域:无菌产品或容器/密封件 (灭过菌的产品、容器和密封件)所暴 露的环境区域。
关键表面:与无菌产品或容器/密封件 相接触的表面
概述
无菌药品生产的特殊要求
环境:1万级+局部百级或百级、不 设水池及地漏,外部能监控;(应在
组分和产品暴露区取样,如配料区和 制备区等。应监控无菌作业区的微生 物学质量,以确定灌封过程中无菌条 件是否得到保持)
验证管理
无菌药品密封性试验
供试品:3%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灌封,灭菌 菌液:大肠杆菌,32℃培养48小时,标定 供试品浸入,32℃培养14天,淋洗,消毒 检查:供试品是否浑浊,有无破裂 标准:不得浑浊,破裂者除外 阳性对照
验证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验证主要内容
生产环境(厂房) 设备(洗瓶、灭菌、过滤、灌装) 材料(瓶、塞、铝盖) 介质(N2、压缩空气) 人员(鞋、帽、衣、手套、口罩) 工艺(灌装作业要求)
验证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验证主要内容
检验方法:无菌检查 滤器完整性检查:数据汇总表(趋
势分析) 无菌产品验证应检查验证试验产品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无菌1万级区域灭菌方法 液体消毒剂灭菌 --室内地面、墙面、天棚、门窗 --设备、用具、操作台、桌椅表面 --设备搬入过程的消毒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无菌1万级区域灭菌方法
气体消毒剂灭菌(无菌室内空间) --甲醛气体 --石碳酸与乳酸混合气体(1:1) --戊二醛气体 --气化双氧水 --臭氧 --紫外线
重点:内包完成后制品灭菌工艺过程完整性验证 配料:最好在万级洁净度下进行。也允许在10万
级洁净度下进行,前提:工艺过程其他步骤有降 低污染可能的手段。(如采用封闭配料罐,且罐 的开口进料区应在万级保护下) 无菌药品灌装必须在层流罩下工作,灌装时空气 洁净度等级为100级。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应有空载热分布试验、负载热穿透试验和 细菌挑战三个必要试验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空载热分布试验
方法:将热电偶编号安置于灭菌机内制定 位置,按121℃,15分钟 的灭菌程序操 作,连续进行3次,确定灭菌室内冷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