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子科技职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大纲《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训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课、专业必修课、单列的专周课程设计
设计周数:4周
设计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电工电子》、《单片机》、《传感器》、《PLC控制技术》、《电机变压器》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一、课程实训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修实践课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
1.综合运用电器控制技术及其他有关已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系统的设计训练,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
2.通过本环节的实训,使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更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实训的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对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运动与动作特征;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正确地选择控制系统,并掌握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维护;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三、课程实训的选题原则
一)选题:
课题一:智能楼宇配电系统及综合防雷的设计研究
课题二: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课题三:基于西门子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题四:基于单片机的电脑钟的设计
课题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说明:每班建议分5组,由教师指定各组题目。
各题的设计要求见任务书要求。
二)工作量:
1、完整合理的实训过程说明书 1本(不少于5000字)
2、专业资料和参考文献阅读不少于5篇专业文献
四、课程实训的内容
1、课程设计地点:机房
2、设计内容:见题及任务书要求
3、时间安排:第五学期,共4周(40学时)
4、指导教师安排: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带20名学生,课题由指导教师选定提供
五、评价与考核办法
1、按以下五个方面综合评定:
总成绩=实训说明书(45%)+ 仿真结果(40%)+ 学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表现(15%)
2、教师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综合评定给出考核成绩:分为:优秀(85分以上)、良好(80-84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六、总体要求
1.硬件要求:
按照课题的要求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其硬件连接。
2.软件要求:
(1)编写程序
(2)对所编程序进行编译、下载、调试、运行程序
(3)观察仿真过程并记录,根据控制要求修改各种参数
3.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
七、实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刻苦专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各方面获得较好的锻炼与提高。
2、本课程实训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学生必须发挥设计的主动性,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实训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参考已有资料和创新的关系。
熟悉和利用已有的资料,既可避免许多重复的工作,加快设计进程,同时也是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善于掌握和使用各种资料,如参考和分析已有的结构方案,合理选用已有的经验设计数据,也是设计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学生必须具体分析吸收新的技术成果,注意新的技术动向,创造性的进行设计,鼓励运用现在设计方法,使设计质量和设计能力都获得提高。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推荐教材:
刘东汉主编《PLC技术及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陈堂敏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周元兴主编《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钟肇新,彭侃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廖常初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李建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方承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机与电气控制》何巨兰主编械工业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谷秀荣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谢维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制定:邹凤娇
审稿:
审定:
附件1 任务书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一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四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五
指导教师成绩批阅标准指导教师对设计的评分(按下表要求评定)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签字:
附件2说明书样本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综合实训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三号,黑体,居中)
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
目录(3号,黑体,居中)
1 XXXXXX…………………………………………………………………………
1.1 XXXXXX……………………………………………………………………… 1.2 XXXXXX………………………………………………………………………
┇
2 XXXXXX…………………………………………………………………………
2.1 XXXXXX……………………………………………………………………… 2.2 XXXXXX………………………………………………………………………
┇
参考文献………………………………………………………………………………. 致谢……………………………………………………………………………………附录……………………………………………………………………………………
正文
第1章××××(小3号,黑体,行距30,居中)
(空2行)1.1 XXXXXX (4号,黑体,左起,行距30)
1.1.1 XXXXXX(小4号,黑体,左起,行距26)
正文: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行距20。
参考文献(三号、黑体、居中)
(标题下空一行,以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
行距20)
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例:
[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1987.269~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致谢(三号、黑体、居中)
(空2行,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行距20)
附录(三号、黑体、居中)(附录下空2行,换行后打印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