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分析

3.1 企业微博营销的信息传播过程
微博客系统作为整个互联网系统的一部分,信息传递的模式有别于其他互联网工具。用户注册成为微博客用户后需要follow(跟随,关注)其他用户,微博客独特的信息传播机制会自动把用户所关注的人发布的信息聚合到自己的主页上来,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条条信息。整个过程完全是用户的自主行为,较为简易地实现了微博客系统与互联网其它系统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因而微博客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互联网工具的信息流动模式。
关键词:微博客;web2.0;交流平台;企业微博营销
AnalysisforMicroblog-Marketing StrategyofEnterprise
Abstract:Now,Micro-blog has becomeanappealing topic.Based on the Web2.0 technology,Micro-Blog as a new platform, has attracted many businesses to conduct market-sensitive applications. With the number of micro-blog user increasing, and the convenience and instant of the micro-blog, more and more people and companies use micro-blog to carry out marketing activities in just four years. This article will resolve micro-blog o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 to analyze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icro-blog, and quote some measures of microblog-marketing.
“微博客”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Web2.0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在维基百科中,微博客被描述为“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公开发布的博客的形式,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5]其发布方式更为多样化和简单化,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手机短信、IM软件或外部接口API等途径来更新最新动态,就像一篇微型博文,有相同爱好的更多社区跟随者则也可以通过手机等来接收到最新的消息进行浏览。最早的微博客是2006年由博客技术的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的Twitter服务,Twitter号称是微博客的开山始祖,它的出现改变了博客一统天下的写作格局,堪称一款革命性的产品。牛津字典对Twitter的解释是,“give a call consisting of re-peatedlight tremulous sounds”,中文意思就是唠叨、叽歪,反正就是嘴不停歇,脑瓜一直滴溜溜在转。2009年3月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South by Southwest大会上,对微博客Twitter的两个大屏幕演示与发言,让Twitter代表的微博客一战成名,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图2.1微博客的基本结构[3]
2.2 微博客发展历史
在中国,Twitter被引进的时间也有超过4年的时间,目前有超过30家互联网站运营或者添加了Twitter的功能[4]。从2009年以来,中国式Twitter的话题就不断被提起,运营较早的几家网站,如饭否、叽歪、嘀咕等微博客公司,曾经一度为各大媒体所追捧。但是,至今为止,中国式Twitter公司仍旧没有获得除去天使投资之外的任何风险投资商。
作为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博营销具有着网络营销的共性。如时域性、富媒体、交互式、个性化、成长性、整合性、超前性、高效性、经济性以及技术性[11]。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也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12]。首先是准入门槛低。传统博客强调版本布置与语言组织,因此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性,也就是说,在Blog上写文章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但是,哪怕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会发短信,也就能使用微博。闲得无事,更新一下签名,就被记录了。
图3.1微博客信息流动模式分析[13]
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what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我们可以简单构建出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考察微博客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微博客具备鲜明的了4A元素(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从而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14]。
在中国,微博客的使用还是有局限的。因此微博客在互联网中普及需要一个引爆点。新浪微博在积极地走名人微博客路线,也许这会是引爆微博客在中国的切入点。2005年新浪的名人博客战略使得博客这一互联网工具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凭借着数量巨大的用户基础,尤其是众多的名人,微博客极有可能快速在互联网用户中普及开来。
(2)国内公共事务的弱介入。在美国由于其体制的设计对互联网中的公民新闻有着较高的容忍度,类似于博客、微博客对涉及到社会各领域的公共事务介入程度比较高。公民在微博客信息传播活动能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而在中国,微博客中的非政治信息传播呈现出增长势头,而对触及制度层面的敏感性问题主动规避。这是微博客引入中国后,信息内容发生的一种变异现象。基本表现就是对政治问题和某些社会问题的弱介入。因此公民新闻在微博客中表现一般。总之,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中,微博客对重大政治、社会的弱参与状况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随着微博客向整个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普及,公共信息的传播会持续增长,信息的传播也会逐渐过渡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最初的微博客只提供简单的社交信息交流功能,但随着人们对其的关注与功能研发,近期开发的微博客代表Twitter相关功能已经突飞猛进,除已具备搜索、部分账号与域名绑定、支持引入RSS等基本功能,还具备一些其它专业功能,如将Twitter与map或earth结合,能让地理信息进入到SNS中,增加Twitter的价值,让人们可以在map或earth的网站上看到有人正在唠叨或为着某事向世界宣布的地区不断升起小气泡[6]。
其次是微博营销具有即时通讯的原创性,对于每篇微博客140个字符的信息量特别适合手机上网用户使用,无论你在何种场地,都很容易通过手机完成自己的微博客。因此,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很多微博平台,即便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在场,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在现阶段,微博客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
(1)微博客在国内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在美国,Twitter被政府机构、国会人员、非政府组织、商业机构、众多互联网用户广泛使用。甚至传统媒体如CNN、BBC、The New York Times等都利用微博客发布新闻,扩大自身影响力。美国总统奥巴马、名主持人Oprah Winfrey使用微博客在一定成都上促进了微博客在美国的流行。
表2.1国内主要微博客站点[8]
微博客名称
上线时间
服务理念与宣传口号
随时记
2007年2月
点滴之间随时记
Komoo
2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5月1日
Komoo是一个新型通讯方式,提供给家人、朋友、同学或同事间交流及保持联系的服务
饭否
2007年5月12日
迷你博客,随时随地发信息
叽歪
2007年5月20日
随时随地记录与分享
爱唠叨
2007年6月
你在做什么?用唠叨记录人生!
做啥
2007年7月
迷你博客,记录生活,一次一句,即时分享,关注好友,你在做啥
滔滔
2007年8月13日
唠唠叨叨,其乐陶陶
嘀咕
2009年2月8日
你正在干嘛?
新浪微博
2009年8月
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搜狐微博
2010年4月11日
写句话,发张图,记录点滴瞬间。和好友分享与交流。
Key Words:micro-blog; web2.0; platform; marketing of enterprise micro-blog
1 引言
微博客在刚创立时仅仅是一个面向Web 2.0技术人员的小型社区,但如今它已逐渐成熟并成为了主流网站,成为了一个标准的通讯工具,除了被用来进行上下级员工及客户的沟通协作交流和日常的信息分享外,越来越多的企业还通过微博客来进行营销活动,有的公司甚在微博客上跟踪对其品牌的评价与反馈,Comcast、戴尔、通用汽车、H&R Block、柯达和全食超市就是常常光顾微博客的众多厂商中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微博客来做所有的工作,内容涵盖了品牌打造和向用户提供服务等各个领域[1]。随着微博客在国内的不断普及,很多国内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利用微博客进行营销活动。本文通过对微博客在国内的发展和企业利用微博客的应用现状的研究,可以对企业如何开展微博营销,如何解决在进行微博营销时所碰到的问题提供有效地帮助。
随着众多网站推出中文微博客服务,中国国内微博客用户量正急速上升,微博客网站赋予普通用户强大网络影响力的情况也越发突出,2009年7月上旬,国内已经出现了微博客用户推动群体性事件发展的苗头[7]。
2.3 国内微博客网站发展
随着Twitter的日渐火爆,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网站,多数在2007年上半年推出。主要微博客网站、上线时间、网站的宣传口号如表2.1。
总而言之,“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9]微博客本身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工具,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博客、E-mail、IM、BBS的沟通交流平台。用户在平台中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价值将会逐渐显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