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 桩基础与沉井基础
R
(
fc Ac
f
' y
As'
)
(1)
式中: R—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 混凝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y
—
纵向受力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c— 桩身横截面面积;
As' — 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第二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三、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2)端承摩擦桩 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大 部分由桩侧阻力承担。
第一节 桩的分类
二、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1) 竖向抗压桩,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桩; (2) 竖向抗拔桩,以承受竖向上拔荷载为主的桩; (3) 水平受荷桩,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的桩; (4) 复合受荷桩,所受的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的 桩。
概述
2、特点:
(1) 承载力高; (2) 稳定性好; (3) 沉降小; (4) 便于机械化施工。 桩基础已成为建筑、交通、水利、港口等工程中广 为采用的基础形式。
概述
3、应用 桩基础主要通过作用于桩尖土层的阻力和桩周土的 摩阻力来支承轴向荷载,也可利用桩侧土的侧向阻 力抵抗水平荷载。
通常遇以下情况时可选用桩基础: (1) 对地基沉降要求严格,不允许有不均匀或过大沉
第一节 桩的分类
(a)受压桩 (b)抗拔桩 (c)横向荷载主动桩 (d〕横向荷载被动桩
不同功能的桩
第一节 桩的分类
三、按桩身材料分类
1、 混凝土桩 (1) 预制桩 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将桩身制作好,
待就位后用打入或射水法将桩送入土中 (2) 灌注桩 用机械或人工在现场开孔,就地浇
筑混凝土而形成的桩 2、 钢桩 钢桩主要有钢管桩、H型钢桩和钢板桩 3、 木桩
第二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根据双桥静力触探确定
Quk u li i fsi qc Ap
u 桩身周长; qc-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i-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Ap-桩端面积
概述
5 桩基设计内容 桩基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下列: (1) 选择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 (2) 确定单桩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设计值; (3) 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布置方式; (4)验算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 (5)桩身结构设计;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
第一节 桩的分类
静载试验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考虑: (1)地基土的支承能力; (2)桩身材料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规范规定,对于一级建筑物必须通过静荷载试验, 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并不少 于3根;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对于地基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等某些 情况下的二级建筑桩基,也须通过静荷载试验。
的建筑; (8) 意义重大或需长期保存的建筑物。
概述
a)桩筏基础;
b)单桩单柱基础; c)厂房与设备桩基
建筑物桩基
第一节 概述
桥梁桩基
港湾和海洋构筑物桩基
第一节 概述
4 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
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因素甚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桩侧土的性质与土层分布; (2). 桩端土层的性质; (3). 桩身与桩底的几何特征; (4). 成桩效应
第一节 桩的分类
四、按成桩方法分类
按照成桩的方法和工艺,桩基础可分为: (1) 打入桩 将预制好的桩体用击打或振动的方法 打入地下成桩; (2)灌注桩 先成孔后浇筑混凝土; (3)静压桩 利用机械以强力将预制桩压入到设计 位置。
第一节 桩的分类、按桩对桩周土的挤压作用分类
一、按承载性状分类
1、端承型桩 (1)端承桩
在极限承载力状态,桩顶荷载由桩端承受, 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 (2) 摩擦端承桩 在极限承载力状态,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 力承受,桩侧阻力属次要地位。
第二节 桩的分类
一、按承载性状分类
2、摩擦型桩 (1)摩擦桩 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绝大部分由桩侧阻 力承担,桩端阻力可忽略不计。。
第二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三、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测出n根试桩极限承载力Qui后,可通过统计的方法,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uk 的标准值:
Qu
1 n
n i 1
Qui
第二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四、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静力触探法在确定混凝土预制桩的竖向承载力时被广 泛应用。
降的建筑物; (2) 采用地基加固措施不合适的软弱地基或特殊土地
基;
概述
(3) 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很高或基础位于水中的建 筑物;
(4) 高耸建筑物等; (5) 建筑物受到大面积地面超载的影响,或软土上活
荷载比较大的筒仓、油库等; (6) 承受大荷载、动荷载、大偏心荷载的建筑物; (7) 精密或大型设备的基础,对基础振动有较高要求
根据探头的不同分为单桥探头法和双桥探头法。
第二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单桥静力触探确定
Quk Qsk Qpk u qsikli psk Ap
u 桩身周长; qsik-用静力触探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i层 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psk-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 Ap-桩端面积
预制桩 1、挤土桩
粘性土 触变性
沉管灌注桩 无粘性土
2、部分挤土桩(小量挤土桩) 开口钢管桩 力学指标取原状土的
H型钢桩
开口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
3、非挤土桩 预钻孔的钢筋混凝土桩
钻(挖、冲孔)灌注桩
第一节 桩的分类
六、按桩径大小分类
按照桩径大小,桩基础可分为: (1)小桩 (d≤250mm); (2)中等直径桩 (250mm<d<800mm); (3)大直径桩 (d≥800mm)
工程中选用何种桩型,受地质条件、场地条件、承 载力要求、施工设备、地下水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 的限制。
第二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
一、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过程就是桩、土体系荷载的传
递过程。
桩士体系荷载传递分析
第二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二、按材料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按材料强度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将桩视为一轴向 受压构件,混凝土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