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别称鹑鸟、宛鹑、奔鹑等,为雉科鹌鹑属候鸟,虽然我国养殖时间虽然较短,但发展迅速,由于具有产蛋高、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容易饲养等特点,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最经济家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鹌鹑养殖成本和利润吧!鹌鹑养殖成本1、固定投资①饲养数60—70只/平米(按6层计算),养万只鹌鹑占地面积1.5*1.5*30=67.5平米(实际面积要大于此数据)。
②预计万只鹌鹑需30组笼,按250元/组计算合计7500元。
2、养殖投资①前期投入预算:鹌鹑苗0.6/只+开口料1.7×0.35元/只+青年料1.6×0.75元/只+前期伤亡0.2元=2.6元/只×10000=2.6万元。
②产蛋期投资:产蛋一个周期(10-12个月)每只鹌鹑用料15斤,每斤料平均按1. 36元计算,合计20.4元/只,药品0.5元/只,产蛋成本(20.4+0.5)×10000×91% =19万元。
③其他投入成本:煤1200元+水200元+电300元+工费2000元=0.37万元。
鹌鹑养殖利润1、鹌鹑抗病力强,耗料少,35日龄左右开产平均蛋重12~13克,料旦比2.5: 1至2.7:1,成鹑重量达150克左右,每年平均产蛋率达92~97%,饲料成本低,见效快,好管理,好饲养。
2、成鹑每只耗料4钱,饲养效率高,在笼养条件下,每只鹌鹑可获利25元左右,粪便出售后可支付工人工资,1个人可管理1万只左右。
鹌鹑养殖优势1、投入少:养殖鹌鹑占地面积不大,家前屋后皆可。
即使大规模的养鹑场,所占土地、房舍也大大低于其他家禽。
由于舍内采取多层笼养设备,饲养密度又大,所以建筑、设施、资金投入都比其他家禽低得多。
在对劳动力的要求上也不是很高,不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
另外,家鹑的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用于防疫的药物开支也很少。
2、产出多:无论蛋用型还是肉用型家鹑,40~50天即可成熟,开始生产产品。
肉用型42日龄时可达到220克,仅耗饲料700克,蛋用型全年产蛋大约270枚,总重量达3000克,为其体重的20倍。
3、资金周转快:由于鹌鹑的饲养周期短,而且资金投入也少,每只所占流动资金不超过1.6元,所以相对其他家禽来说,资金周转要快得多。
4、风险小:因养殖家鹑具有以上三个优点,所以经营时就不易造成经济损失,也不必担太大的风险。
由此可见,鹌鹑是一项投资规模小、产值高、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的养殖项目。
1.饲料报酬高一般来说,一只成年鹌鹑每天平均消耗料20-25克,全年耗料9000克左右。
肉用型鹑42日龄体重约220克,耗料约700克;蛋用型鹑每生产100克蛋,耗料270一300克,蛋料比为1:2.7一3.1。
2.抗病力强,易于饲养鹌鹑抗病力比鸡强,且较易饲养,只要有笼子和简单的工具,便可饲养,而且鹌鹑体小,适合群体饲养,占地少,一般每平方米可养50只。
鹌鹑简介鹌鹑是雉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
野生鹌鹑尾短翅长而尖,上体有黑色和棕色斑相间杂,具有浅黄色羽干纹,下体灰白色,颊和喉部赤褐色,嘴沿灰色,谢淡黄色。
雌鸟与雄鸟颜色相似,但背部和两翅黑褐色较少,棕黄色较多,前胸具褐色斑点,胸侧褐色较多,雄的好斗。
成体体重为66~118克,体长148~182毫米,尾长约46毫米。
鹌鹑是一种食用很强的家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鹌鹑肉和鹌鹑蛋,被人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在市场中出售,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鹌鹑蛋、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鹌鹑肉细嫩,氨基酸丰富,并且还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是国内一致公认的珍贵食品和滋补品,具有动物人参之称。
鹌鹑效益分析1.饲料报酬高一般来说,一只成年鹌鹑每天平均消耗料20-25克,全年耗料9000克左右。
肉用型鹑42日龄体重约220克,耗料约700克;蛋用型鹑每生产 100 克蛋,耗料 270一 300 克,蛋料比为 1 : 2 . 7 一 3 . 1 。
2 .抗病力强,易于饲养鹌鹑抗病力比鸡强,且较易饲养,只要有笼子和简单的工具,便可饲养,而且鹌鹑体小,适合群体饲养,占地少,一般每平方米可养 50 只。
3.可用于观赏和斗鹑鹌鹑最早驯养是用于观赏和斗鹑,斗鹑是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民间娱乐项目。
斗鹑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还有斗鹑爱好者。
4 .可用于狩猎由于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狩猎爱好者不能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可以将鹌鹑养至能飞翔时,将其放人狩猎场供狩猎。
5 .可以作为实验动物许多国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医学研究单位,可另用按船个体小、成本低、繁殖周期短等特点,作为实验动物,可进行营养、遗传、攻毒、医药和疫病方面的研究。
鹌鹑养殖的市场开发前景2017年养鹌鹑赚钱吗鹌鹑,又叫鹑鸟、宛鹑、奔鹑,雉科鹌鹑属候鸟。
由于具有产蛋高、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容易饲养等特点,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最经济家禽。
养殖鹌鹑占地面积小,即使大规模的养鹑场,所占土地、房舍也大大低于其他家禽。
由于舍内采取多层笼养设备,饲养密度又大,所以建筑、设施、资金投入都比其他家禽低得多。
在对劳动力的要求上也不是很高,不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
另外,家鹑的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用于防疫的药物开支也很少。
,由于鹌鹑的饲养周期短,而且资金投入也少,经营时就不易造成经济损失,也不必担太大的风险。
所以养鹌鹑是一项投入少见利快的致富项目2017年养鹌鹑的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2016年9月份鹌鹑蛋的报价是4.6一斤,整年价格相对稳定。
鹌鹑是一种食用性很强的家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鹌鹑肉和鹌鹑蛋,被人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在市场中出售,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鹌鹑蛋、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鹌鹑肉细嫩,氨基酸丰富,并且还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是中国市场一致公认的珍贵食品和滋补品,具有动物人参之称。
鹑肉和鹑蛋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比鸡肉、鸡蛋高。
鹑肉与鹑蛋均富含谷氨酸,使其肉蛋鲜美芳香,据国内外多次评味鉴定,鹑蛋仅次于珍珠鸡蛋,远比鸡蛋为佳。
同时,鹑肉和鹑蛋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也极为丰富,普遍高于鸡肉、鸡蛋。
家庭养鹑有很多优点,它比养鸡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且鹌鹑经济成熟快,养鹑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可以开始获利。
其周转速度是任何家禽望尘莫及的。
鹌鹑产蛋能力高;饲养鹌鹑棚舍小、占地少、单位面积饲养量高于家鸡;鹑粪是养鹑业的一项副产品,它的收益仅次于鹑肉和蛋。
鹌鹑的品种介绍和营养价值一、鹌鹑的品种鹌鹑的品种较多,按照现代经济用途分类,可大概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蛋用型主要品种有:1、日本鹌鹑,又称日本改良鹑;2、朝鲜鹌鹑;3、中国白羽鹌鹑;4、黄羽鹌鹑,即隐性黄羽鹌鹑;肉用型主要品种有:1、法国巨型肉鹑,2、莎维麦脱肉用鹌鹑。
在我市,蛋用型主要品种为朝鲜鹌鹑和中国黄羽,肉用型主要品种为法国巨型肉鹑。
鹌鹑蛋又名鹑鸟蛋、鹌鹑卵。
鹌鹑蛋被认为是“动物中的人参”。
宜常食为滋补食疗品。
鹌鹑蛋在营养上有独特之处,故有"卵中佳品"之称。
二、养殖鹌鹑的准备工作(一)鹑舍建筑 1、建设地点: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好、背风向阳、远离污染和水、电、交通便利的地方。
鹑舍最好座北朝南,以利于采光和通风。
要有平整的路通往鹑舍,又不能离交通要道太近,要避免往来车辆及其他噪音的干扰。
2、屋顶:要求屋顶材料保温性能好、隔热,并易于排雨。
最好使用瓦片建造,先抹泥再挂瓦,屋顶要有顶棚,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顶棚距地面2.2-2.4米高。
3、墙壁和地面:墙壁以砖墙为好,砖墙保温性能好,坚固耐用,便于清扫消毒,但造价较高。
如采用造价低廉的石墙,保温性能差,水气凝结在墙上不易散发。
因此,使用石墙时要在墙上抹一层麦秸泥,再用石灰乳刷白,可以增强防潮保温。
(二)笼具准备: 1、雏鹑笼:主要供1-15日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和铁丝制作,配置专用与水槽。
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100厘米×57厘米×43厘米,设一个活动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热源可采用煤炉加热,管道取暖。
2、仔鹑笼:主要供商品鹑使用,规格为100厘米×57厘米×17厘米。
3、成鹑笼:一般 4~5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57厘米、高22厘米。
(三)消毒:鹑舍内的地面、墙壁和各种设备都应先进行消毒,场地消毒可用石灰,办公室、宿舍用百毒杀1:200消毒,笼具用1:300配制的菌毒杀消毒液消毒,发生疫情消毒用1:200菌毒杀消毒液喷雾器喷洒。
粪便暂放要用火碱消毒。
进鹑前,还应进行熏蒸消毒。
消毒时要将鹑舍的门窗关闭,所有进出气孔都应堵严。
根据鹑舍的容积,按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
(有热源时加入等量的水一起加热蒸发,无热源时每立方米28ml 福尔马林与28ml温水混合后加入14g高锰酸钾)。
三、鹌鹑的孵化1、温度。
温度是孵化的最重要的外界条件之一。
温度决定胚胎的生长发育,影响雏鹑的成活。
温度过高过低不仅对孵化率有直接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立体孵化器整批孵化的温度为:第1—14天,38.5℃,一般冬天在38.3-38.5℃,夏天在37.9-38.2℃;第15—17天,34-36℃。
孵化室的温度也会影响孵化机的温度,因此孵化室也要保持干燥,以20—25℃为宜。
2、湿度。
湿度对胚胎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过多,胚胎与胎膜粘连,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和出壳,孵出的雏鹑身体干瘦、毛短;如果湿度过高,蛋内水分不能正常蒸发,阻碍胚胎发育,孵出的鹌鹑大肚脐,无精神,活力差。
一般要求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前期为55%-60%,后期为70%。
可用水盘的数量及其内的盛水量来对湿度进行调节。
孵化室内的湿度对孵化器内的湿度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孵化室的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60—70%。
湿度过低,可在地面洒水,湿度过高,应加强通风,促使水分散发。
3. 通风。
随着胚胎的生长发育,其需氧量及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不断增加,应做好孵化器内的通风,以补足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特别是孵化的中、后期尤应注意,否则会发生死胚多、畸形鹑多的现象。
孵化器内的通风可通过孵化器上的进出气孔来加以控制。
孵化初期可关闭进、出气孔,中、后期则应经常打开进出气孔,经常进行换气。
但要注意不能有过堂风或风量太大。
4、翻蛋。
禽类在自然孵化过程中会不断进行翻蛋,并能将窝边的蛋与中央的蛋调换,这样就可使孵化蛋均匀受热,有利于胚胎发育,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
因而当以机器代替禽类进行人工孵化时,翻蛋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措施了,它可以降低死胚率,提高孵化率和孵化质量。
翻蛋的方法、要求、次数及时间,因孵化器类型及胚龄的不同而有别。
从种蛋入孵当天开始翻蛋,直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止,一般每昼夜翻蛋3—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