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庐江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安徽庐江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安徽庐江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庐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庐江的名胜古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周瑜墓
周瑜墓位于庐江县城东侧。

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江奎星楼
庐江奎星楼,江淮名楼,用以昭示本地文风之盛与为民祈福之宏愿,经历过“三毁四建”。

新建成的奎星楼位于庐江县城东公园,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武壮公祠
武壮公祠位于庐江县城城中东路,是一栋坐南朝北的徽派建筑。

淮军名将吴长庆有着传奇的一生,他一生驻守多地,病逝后,清廷准允他立功的地方各建一座武壮公祠。

汤池温泉度假区
汤池温泉度假区位于汤池镇境内,有数处温泉。

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

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
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境内,占地面积约
2800亩。

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不仅亚热带次生阔叶林植被保存较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还有仓神庙、老虎洞、滴水岩、飞来石、一线天、阴阳谷、天仙岩、三叠瀑、百花寨古城墙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冶父山镇,距县城约9千米,庙宇、古迹遗存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

1992年,冶父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庐江的地方特产庐江小红头
庐江小红头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庐江县特产,始创于清代。

以细面、糯米、白糖、猪油、金橘、桂花精心制成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红点,故而得名。

面皮酥香,馅心肥甜,爽而不腻,宜适老人、小孩作早点。

庐江米饺
庐江米饺系纯米粉经过蒸煮加入各种内馅,油炸而成。

形状弯弯接近半圆,色泽金黄,香脆酥松,细腻无渣,乃早点和餐桌上佳品。

庐江绿茶
庐江绿茶,分“青大茶”(把子茶、兰花茶)和“炒青”两种,主要有“白云春毫”和“潜川雪峰”等品牌,产于柯坦镇、汤池镇一带的二姑尖、百花寨、平顶山山巅。

庐江荸荠
荸荠俗称“地栗”,水生蔬菜,庐江县特色农产品,国家绿色发
展委员会认定的“绿色食品”。

主产于白湖镇等地。

三叶小菜
三叶小菜,主要品种有日本高菜、日本茗荷、日本大根、常盘黄瓜、四叶黄瓜、荞头、肉刀豆等,先后荣获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庐江的历史文化饮食
庐江县人民主食大米,兼食面粉、山芋及其它杂粮。

农村一餐干饭(中餐)两餐稀饭(早晚餐)。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端午节吃粽子、绿豆糕,入梅季节要吃“梅鸡”、“梅鸭”、“梅蛋”,中秋节吃板栗烧鸡、月饼,冬至日食面条,腊八日吃腊八粥。

除夕晚餐,全家一起吃年饭,有油炸糯米圆子,留一碗鱼不吃。

冬春腌咸菜,特别是农村家家腌芥菜、白菜、萝卜等,作为“当家菜”。

服饰
民国时期,男性着对襟服、大腰裤,或穿长衫大褂。

妇女一般着兰色或青色的大襟褂子和黑色裤子,戴耳环手镯。

农民四季常用大手巾、围裙、围带等。

解放初期,男性着中山装,女性着列宁服。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乡男女一度盛行黄绿色军装。

女子戴耳环、手镯绝迹。

婚姻
旧时有族外婚、党亲婚、姑表婚、姨表婚、指腹婚、摇篮婚、童养媳、等郎媳等,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婚序为命字、访亲、聘媒、
传庚帖、纳彩礼,择吉迎娶。

解放后,实行婚姻自主,经男女相识相爱,确定恋爱关系后择日结婚,一般女嫁男娶,也有少数男到女家落户。

结婚时,陪嫁妆,要彩礼、摆酒席。

青年结婚一般在门上帖“双喜”,窗户贴窗花、行婚礼,亲友聚集庆贺喝喜酒。

也有旅游结婚,或举行集体婚礼。

结婚的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