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2 离子反应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2.2 离子反应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通过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现象,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4.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5.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知识点一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按下图所示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

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包括:弱酸、弱碱和水。

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2.离子反应(1)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2)实质: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为例:①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的形式:2Na++SO2-4+Ba2++2Cl-===BaSO4↓+2Na++2Cl-。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比:Ba2++SO2-4===BaSO4↓。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①写出表中几种不同的酸与不同的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结论离子反应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用H++OH-===H2O来表示。

(4)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拆分原则①拆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③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O2-3”,应写作“Na++HCO-3”。

④微溶物[如Ca(OH)2]:当作反应物时澄清溶液写成离子,悬浊液写成化学式;当作生成物时写成化学式。

⑤氨水:作反应物:写成NH3·H2O;作生成物:稀溶液写成NH3·H2O,浓溶液或加热写成NH3↑。

(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①看是否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②看反应是否符合拆写原则如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是SO2-4与Ba2+生成了BaSO4沉淀(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2H+===H2O+CO2↑()(3)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Fe3++3H2↑()(4)Ag++Cl-===AgCl↓只能表示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的反应( )(5)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4===BaSO4↓() 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O2-+2H+===H2O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2-4===BaSO4↓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2-3+2H+===H2O+CO2↑【典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2-3+2H+===CO2↑+H2OB.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2-4===BaSO4↓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CO2:2OH-+CO2===CO2-3+H2O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针对训练1] 下列各组反应,前者与后者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HCl+Na2CO3,HCl+NaHCO3 B.HCl+Na2CO3,HNO3+K2CO3C.H2SO4+Ba(OH)2,H2SO4+KOH D.BaCl2+Na2SO4,BaCO3+HCl知识点二离子共存1.离子共存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离子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常见的离子不共存归纳(1)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物或微溶性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Ca2+与CO2-3、SO2-4、SO2-3等;Ag+与Cl-、Br-、I-、CO2-3等。

(2)弱碱的阳离子不能与OH-大量共存。

如Fe3+、Cu2+、NH+4、Ag+、Mg2+、Al3+、Fe2+、Zn2+与O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根阴离子不能与H+大量共存。

如F-、CO2-3、SO2-3、S2-、PO3-4、CH3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阴离子与H+和OH-均不能大量共存。

如HCO-3、HSO-3、HS-、H2PO-4、HPO2-4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大量共存。

(5)还需注意隐含条件①“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②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酸性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

③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碱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碱性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

(1)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应考虑OH-的存在。

(3)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4)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如:NaCl溶液、KOH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是有色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

【典例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Ba2+、Na+、NO-3、SO2-4 B.Mg2+、Cl-、Al3+、SO2-4C.K+、Cl-、CO2-3、NO-3 D.Ca2+、Na+、Fe3+、NO-3解答离子共存问题的方法(1)看是否有隐含限制条件,如碱性、酸性、无色等。

这些问题较易忽视,故放在第一步。

(2)看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可分三步进行:①查H+,主要看是否有弱酸根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等;②查OH-,主要看是否有NH+4、酸式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③查金属离子,主要看是否与酸根产生难溶性盐(包括微溶性盐)。

[针对训练2]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2-4、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B.NO-3C.Ag+D.Ba2+课堂归纳小结[知识脉络][核心要点]1.两易、两等、两查判断书写离子方程式(1)两易: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难溶物、气体等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3)两查:检查各项是否有公约数,若有必须约去,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2.一色、二性、三反应(1)记住几种溶液颜色,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等。

(2)溶液酸性(如石蕊显红色、0.1 mol·L-1 H+、pH=2等)、碱性(如石蕊显蓝色、pH=12等)。

(3)能生成沉淀、气体、H2O(难电离的物质)等符合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离子不能共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形式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2.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H2和O2反应生成水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MnO2C.木炭在高温下与CO2反应生成CO D.2KClO3=====2KCl+3O2↑△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2-4+Ba2+===BaSO4↓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2-4、CO2-3 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HCO-3、SO2-4 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NO-3、SO2-4、CO2-3 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2-4、NO-35.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OH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e与CuSO4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e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