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PPT课件
一般认为,女性男比性更容易受暗示。 女性比男性更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和态 度,对团体的压力更为敏感,因而女性易受他 人影响,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 正是由于女性易受暗示性,对团体有较高 的遵从,所以,当女性加入了犯罪团伙后,她 们往往会自觉地服从团伙,并利用自己的性别 优势拉拢和引诱其他女性加入犯罪团伙。
第七章 女性犯罪心理
课 题:女性犯罪心理 目的与要求(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要求学生掌握女 性犯罪的心理基础、学习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了解女性犯 罪的类型 教学重点及难点: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女性犯罪的类型及 心理特点 教学手段及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 二、女性犯罪的类型及心理特点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心理基础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
女性犯罪集中在侵犯财产罪和妨害社会秩序罪, 女性犯罪呈现低龄化、农村妇女和无业女性偏多,文 化程度低等特点。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
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发育上的差异,特 别是在青春期后,男女两性在生理机能、体态、 内分泌、性机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这种生理上的差异,奠定了男女两性在心 理方面存在差别的物质基础。 男女两性在心理上存在着以下差异。
2.情感和意志特征
青春期的女性情绪情感丰富,感情细 腻,富于内心体验和敏感性,容易因一些 小事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特别对否定 性质的情绪体验深刻,情绪的稳定性差, 行为举止容易受心境的影响,使她们长时 间处于被情绪感染的体验中;情绪情感的 起伏性大,多种性质的情绪体验交错刺激, 陷入情绪之中,被情绪所左右,容易引起 内心的强烈冲突和矛盾;而且情绪体验深 刻,容易受情绪的感染支配而感事。
3.犯罪手段上的特点 (1)作案手段的非暴力 (2)犯罪行为的隐蔽性性 (3)女性犯罪具有较明显的逆变倾向性
所谓逆变倾向,是指女性在初次犯罪遭受制裁之 后,人格的自尊比较难以恢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倾向较为突出,犯罪后的改造难度大。 综上可见,女性由于体力上的限制、社会经验的 不足,以及缺乏胆量、自身的忍耐性等特点,在犯罪手 段上具有被动性、欺骗性、非暴力性、隐蔽性的特点, 且在犯罪中多利用女性的性别特点作掩护。近年来,女 性犯罪的暴力性倾向也逐渐增加,且有些女性的犯罪手 段也是极其残忍,令人目不忍睹。
4.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
女性在共同犯罪中则处于从属地位,她们常 常扮演“黏合剂”的角色。 如果女性成员又以自己的性别特点作掩护,拉 拢、引诱其他女性加入,那么,又以这些女性 为纽带,将带动更多的男性加入犯罪组织。 女性在共同犯罪中虽然处于被动、从属地 位,但是,她们对于犯罪组织的巩固和发展, 却起到了男性犯罪人不能起到的作用。 尽管她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有一个从受害到 害人的发展过程,然而,女性在共同犯罪中的 腐蚀性和消极作用却是十分明显的
二、女性犯罪的特点
1.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犯罪性别 比例约为 1 :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增加,以及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多,女性犯 罪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女性犯罪占整个刑事犯 罪的比例上升到20%左右,个别省市甚至达到 30%左右。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女性犯罪仍 会大大低于男性犯罪。
3.个性特点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男女两性在个性方面存在着以下差异;
(1)攻击性
攻击性包括生理上的攻击行为和语言上的 攻击行为。攻击性的强弱是男女两性在个性和行 为方面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男性往往比女性富 于攻击性。 当受到刺激时,男性表现出愤怒,甚至大动 干戈;而女性却焦虑不安,甚至自责。
1.认知特点
女性的形象思维能 力较强,因而女性的思 维特点偏重于形象性、 具体性。 女性的语言表达能 力、感受性和知觉速度 等都比男性强,女性对 声音的感知优于男性, 女性善于辨别色彩而男 性善于辨别图形;女性 的机械识记能力强,观 察仔细。
正是由于男女两性存在着认知差异, 所以,犯罪女性常常表现为认识范围狭 窄,社会认识系统薄弱;容易被表面现 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差; 看问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局限性, 不能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多角度地认识 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容易上当受 骗成为受害者,这也是与其认识特征分 不开的。
(3)自信心
一般认为,女性的自信心低于男性,与此 相适应,她们的自我评价也低于男性。正是由 于女性缺乏自信心,并且有较强烈的恐惧成功 感,因而在事业上、成就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男性由于具有较高的自信心, 因此往往夸大 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估计常常过高。 男女两性在自信心方面的差异,反映到犯 罪问题上,可以明显看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女性犯罪无论是 在数量上,还是在犯罪率上,都远远低于男性, 这是与女性的自信心差、胆小怕事相关的。
2.犯罪类型上的特点
女性由于体格、体力、体能的限制和心理特点的局 限,使她们在犯罪类型的选择上不同于男性。 女性多利用其生理特点进行犯罪,如性犯罪,以及 利用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信任进行犯罪,如利用姿色抢 劫、诈骗、偷盗、拐卖人口等犯罪。 女性犯罪的种类主要集中于与其社会生活联系较为 密切的财产型犯罪和家庭方面的犯罪,如盗窃、诈骗、 重婚、流氓、卖淫、杀人等,而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或公 少安全以及渎职等方面犯罪的比例则很低。
(2)支配性
支配性有两种表现: 其一,是支配他人,以获得别人的顺从并以 此作为满足; 其二,是对别人所施予的影响予以抗拒,这 是从相反方向体现了个人的自我支配感。 众多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具 有支配欲,而女性则更具有顺从性。具体表现为: 男性能够自我决定,遇事有主见,果断; 女性则显得遇事优柔寡断、胆小怕事、信心不足。
(4)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正在感受着 的情绪;或者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别人身上,认 为别人也具有类似的情绪反应。 可见,移情作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表 现为一个人感觉到别人的情感时,引起自己的情 绪反应。另一种表现是一个人以自己的情绪情感 状态去理解别人的情绪反应。
(5)受暗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