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刘庆斌管理学教研部讲师[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及政策的介绍,让学员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结合地方政府对经济的部署,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把握哪些行业在当前的调控中是被约束的,更好的改善地方经济的增长的动力。

[中心内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介绍,把握宏观调控的政策背景,作为经济就增长的动力来源,以及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状况,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驾驭能力,更好的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把握和了解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让我们的学员可以了解加大调控力度的行业,这样以更好的去应对,我想这是我们在处理具体问题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导语]我今天给大家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明年的走势;第二个就是想谈一下这一轮宏观经济增长的动力;第三,谈一谈这一轮宏观调控的一些主要措施以及明年的宏观政策走向。

[正文]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明年走势分析(一)宏观经济基本状况首先,我想谈第一个问题,从2003年年中开始的这一轮宏观调控,到现在应该说已经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到今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三年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增长势头呢略有回落。

但是,还是一个高速度增长的势头。

其次,我们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大幅度地增长,居民的收入也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

还有消费增长也比较快,前三个季度我们城镇的新增就业达到了810万人,完成了全年计划目标的90%,城市下岗职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达到了390万人;随着就业的增长,居民的收入也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2450元,实际的增长速度达到%。

那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02元,实际增长%;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保持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前三个季度消费增长速度达到13%,这就为中国经济的需求的增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三个方面,这个形势的的表现就是我们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贸易顺差增加比较多,我们前三个季度出口增长同比速度是%,进口增长16%。

贸易顺差达到了683亿美元。

应该说对外的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第四个方面,表现的就是我们的财政收入保持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

金融运行也比较平稳。

前三季度的财政收入增长%,支出增长%。

收入大于支出超过3800亿元。

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我们解决一些经济生活当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解决一些我们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比较好的物质条件。

前三个季度,货币的增长速度也是相对比较平稳,广义货币的增长达到%,这个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

到九月末,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速度是%,也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

另外,就是我们的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在得到加强。

你比如说像煤、电、运,这些过去一直比较紧张的部门,目前情况有所缓解。

粮食的产量在去年增加增产700多亿斤的基础上,今年有望继续有所增长。

部分地区的房价也有所回落,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的房价还保持着上升。

这是我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好的一些方面。

(二)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宏观经济运行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这也是对我们未来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的方面。

首先,就是由于前几年部分行业的投资过度,使得过度增长的一些生产能力出现了过剩的迹象。

特别是像钢铁,电解铝,焦炭,铁合金,还有像纺织等等一些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现在已经开始显现。

而且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引起部分产品价格的下降。

特别是像钢材,下半年以来钢材的价格下降非常明显。

那么一些企业的利润,也在增幅在回落,部分企业也出现了亏损的局面,这样使得银行的风险有所增加。

我想这是第一个方面的新的情况。

其次,就是我们贸易失衡的情况应该说比较严重。

我们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是双顺畅,出口大于进口。

那么整个对外经济效益有下降的这么一个态势。

也就是说我们的进口的产品部分价格比较高。

比如说原油价格,铁矿石的价格,我们是高进,那么钢铁纺织品等等一些产品的出口价格也比较低,是高进低出。

另外,我们的引进外资在一些地方给予一些特别优惠的条件。

那么也就是说以比较高的成本在引进外资,同时我们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要需要对外投资。

这样就可能出现高引低贷的这么一个投资的现象。

这种贸易失衡和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贸易环境的这种恶化。

也就是贸易摩擦增多。

第三,运行当中出现的新的情况,主要是国际油价保持高位。

而我们的应对机制也不太健全。

从去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今年到最高的时候超过70美元一桶。

那么据有关方面估计,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油价有可能持续保持高位。

那么对于我们石油的进口国,尤其我们现在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对我们经济运行成本就会有所增加。

另外,对于石油进口依赖增强以后也使我们经济运行的风险增大。

第四,不确定因素就是最近出现的禽流感问题。

禽流感这种疫情现在在不少地方都已经出现,国际组织对于禽流感的问题也非常重视。

那么我们对于这种经济运行当中,就是禽流感对经济运行的冲击作用,我想我们现在还很难估计有多大,但是影响一定是负面的。

所以综合这些情况,我认为我们既要看到我们经济发展当中的有利的方面,宏观调控的所取得的成果。

也要看到经济运行当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地加以应对。

二、本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与其所带来的长期性矛盾(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那么这一轮的增长,应该说是从2002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在2002年的11月份,当时的物价CPI,就由负转正。

中国经济就进入到新一轮的上升的通道。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进了我们这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呢?我想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最近这些年,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当中,最明显的因素是住房。

另外,就是汽车。

汽车在最近的三年当中,也是保持着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轿车进入家庭,在大中城市,现在已经变得比较平常,比较平常。

那么住房和汽车是整个消费结构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

也就是说标志着我们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已经进入到以衣食用为主的这种消费结构,像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变,那么消费结构的这种升级,有利地拉动了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想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就是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从1978年到1998年二十年时间,我们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个百分点。

从1998年到2004年,我们城市化率一年提高个百分点。

就是比前二十年翻了一番。

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的住宅产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等,社会事业的全面的发展。

第三点就是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

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对外贸易开始进入上升的通道。

2002年,出口增长超过了20%。

2003年、2004年我们的出口增速都在30%以上。

如果说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拉动我们的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发展的话,那么出口就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我们的一般加工业的发展,这是从需求的方面。

那么从供给的能力来讲,拉动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保证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想也是三个方面:首先第一点,就是低成本的土地统计,因为这一轮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的特征增长。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当中,低成本的土地供给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很多地方通过土地的批租来筹集资金,来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来搞房地产的开发等等,那么土地的批租所带来的收入就成为我们在财政基本建设投资之外,和银行贷款之外的一个重要的资金的来源和支撑。

第二个来源就是利用外资。

我们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中国在引进外资的方面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快的一个增长的势头。

那么引进外资的高速增长和外资的大量流入,也成为我们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在我们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地方,外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的信贷增长。

从2002年开始,我们的信贷增长速度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在2003年年末的时候,我们的信贷增速曾经达到%。

这是第一,我想从供给的角度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个方面的动力,我想主要是政策的效应。

就是从1998年开始我们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发行建设国债来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那么从货币政策上,在前些年,我们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在比较长的时间之内是保持了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势头。

所以从政策层面的角度,我想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这种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消费的政策在不断地完善。

首先是收入,以一个比较高的速度在增加。

再有就是鼓励消费,像住房制度的改革,像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增加消费信贷等等,消费政策的完善也有效地刺激了国内的需求。

第三,就是我们各项改革在不断深化。

特别是非公经济的发展,我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确立了保护产权,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这么一些根本性的规章和制度。

今年的上半年我们也出台了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

所以民营经济成为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力量。

再有一个,就是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也使得国有企业的活力也有所提高,整个国有企业的活力都在增强,宏观调控的手段增加丰富,宏观调控的艺术更加灵活,这样使得我们的经济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连续几年的经济增长在%以上。

(二)坚持宏观调控与经济增长的长期性矛盾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长期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那当然是很好的了。

但是如果这样的增长不可持续,我们就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现在的问题是从2003年的年中开始,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就不断出现。

首先就是弱化了农业基础。

从1998年到2003年,我们的整个耕地面积是在持续地下降,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

当2003年全年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860多亿斤。

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供求的缺口达到一千亿斤。

这是引起粮价上涨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还有粮食的库存急剧地下降,粮食的单产下降,人均粮食的拥有量下降等等。

其次就是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扩大。

到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城乡差距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就是:1。

就城市收入是元,那么农村收入是1块钱。

那么城乡差距的这种扩大,一方面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反过来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从短期的引发的一个方面的问题。

从中长期来看,引发的主要问题就是增大对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这几年当中,我们已经消失的贫瘠又出现,比如说电力,很多地方出现了开三停四,开四停三这么一些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