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

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

浅谈职业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3-04-23T13:08:29.20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梁永红[导读] 喜欢美的东西、追求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如果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之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语文
梁永红(新密市职教中心河南新密452370) 07年8月,我开始担任幼教专业就业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

在此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把教参上的内容教给学生的语文教学到底能让学生提高哪些语文能力?三年的学习又能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多少?就业班的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哪些东西?这样的思考伴随了我三年,三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让我理想中的就业班语文教学日渐清晰。

今天,我就把我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我
们能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一、语文教学应该用美去吸引学生
有不少人认为语文课是学生都喜欢的课,其实不然。

语文老师都很清楚,语文课不但不是香饽饽,甚至可以说,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上与不上、听与不听是无所谓的事。

由此可见,语文课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

而缺乏吸引力的课是很难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挖掘语文课本身的魅力因素,用美去吸引学生。

08年春季开学,语文组在全校开展了古诗文背诵活动。

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和学生一起背诵。

在读背的过程中,诗歌美的内涵让我一次次体验到美的愉悦。

在学生抱怨内容太多太难背的时候,我就把我的新感受讲给他们听。

例如,我告诉他们,陆游的《梅花》诗,写梅花多不写梅花树有多少多少棵,却用“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来表达,这是何等的含蓄,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

在要求学生背诵《春江花月夜》时,我告诉他们,理解诗歌靠的是多读、多思、多想象,老师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诗时,读到第四遍才体会到这首诗的美。

诗的第三层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两句,明写月光,实写思念,明写家人对游子的思念,其实表达的是游子的思念。

本来是自己在思念别人,却不写自己的思念,而去写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思念,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方法。

可能在这一学期这样的内容讲得较多,学期快结束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刚品出语文的美,这学期就结束了。

”学生满脸的遗憾让我感到欣慰。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喜欢美的东西、追求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如果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之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语文。

当然,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就必须改变那种掰开了再揉碎的解剖式的语文教学,就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特别是不要给学生背别人长篇大论的东西。

老师应该像一个导游,对待课文要像对待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语文教学就是领着学生进入旅游圣地,一路介绍,至于美在何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

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老师的这个观点值得我们学习。

二、语文教学应该用习惯去培养学生
一篇对在中国设立读书日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文章中提到,在美国、日本的地铁站,总能看到不少在等车的时间里看书的乘客,日本人在出门时爱在兜里揣上一本书,这几乎都成了一种习惯。

而在中国,这种现象却很少见。

其实,想想我们身边,只看专业书甚至只看教科书的人大有人在,书店里学生学习用的教辅资料最多,看书的人里学生最多。

这一现象暴露出来的是中国人在读书方面功利目的太强,而读书习惯养成不足。

我印象中,60后爱看的书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杨家将》、《胡延庆打擂》、《封神榜》等,70后爱看的书是琼瑶的言情小说和香港的武打小说。

也许是在那些时代娱乐活动少,再加上了解世界的渠道也太少,所以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爱看书的比较多。

可在咱们的90后学生中,爱看书的人已经很少了,你若问起四大名著中的成语典故,一大半的学生都会说不知道,没听说过。

我经常想,基础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而语文老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再讲《红楼梦》,我应该改变以往把学生想知道的都告诉他们的习惯,我要学那些说书人的习惯,只讲那些能吊人胃口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欲知后事如何,自己看书去。

三、语文教师应该用“变”去适应学生
职业学校就业班的学科教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就容易做到丰富多彩。

用曾经在我们学校讲过课的郑州外国语中学的卢臻老师的话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我们的天堂。

所以,根据不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成了我三年就业班语文课教学的主旋律。

为了弥补以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听说方面训练不足的缺陷,07年开始,在语文课堂上,我就让学生听下载的学生感兴趣的凄美爱情故事,听完后要求学生按老师介绍的方法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

去年让现在教的这届学生听同样的故事时,这届学生不但没表现出09届学生的喜爱和感动,还表现出了不在意。

于是,我就让学生讲电影故事。

刚开始,学生不太情愿,慢慢地,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自己不知不觉就投入进去了,有时流下伤心的泪水,有时用愤怒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主人公的不满。

这时我赶紧因势利导,慢慢地,这种情绪又感染着其他的同学。

再以后,教室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下课铃响了,学生们都还沉浸在故事中不能自拔,有的捶胸顿足,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满脸深沉。

为了弥补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的不足,我在讲授《公寓生活记趣》和《小狗包弟》的基础上,在网上找了一篇评论张爱玲散文的文章和两篇评论巴金《随想录》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分析。

在学生看过09年几部电影大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上网搜影评并在班上阅读,我自认为学生搜索选择的过程就是阅读思考学习的过程。

有感于一些学生看书多却收获甚少的情况,我去年以《阿Q正传》为例给学生讲了小说欣赏方面的知识,并把它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

但考试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讲过的内容几乎有一半多的学生还是没掌握。

所以,在春季开学以后上课时,我先出思考题让学生做,做完后老师批改,而且要求同学之间不能有雷同的答案,老师只讲学生普遍都不会的内容。

这样做有助于发现纠正学生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但进度太慢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业班的语文教学没有了应试这个目标,就只能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这应该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们的教学如何真正体现这个目标,应该是我们就业班老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中学习、思考、研究、实践的重点。

祝愿我们的职业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