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官者,先做人,后做事

为官者,先做人,后做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

为官者,应先做人,后做事。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人活于世,为人做事应立德立言立行。

做人如此,为官亦然。

做人为官,以德为先。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官德的传统,历代的政绩考核准都既重实绩也重品德。

自宋以后将资历考核补充进来,最终形成了以德绩为主的选任标准。

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自己立身不正,如何能教化他人。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官员的个人德行、个人魅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往往比之政绩而源远流长。

例如北宋年间的著名政治家包拯,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品性刚直而著称于世。

而不是他倡导制度改革,推进年老的官吏应强令致仕、改革弊政、发展生产,审案断狱的政绩。

有句流行语:做人一辈子,做官一阵子。

也有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的说法。

做人靠个人的言行,靠个人的一贯表现,靠一点一滴的实践的积累,靠周围人的口碑方能形成一个人的形象。

只有精通做人的道理,经受做人的历练,才能胸怀大智、心装大事,才能通过健全的心智,才能修身立德。

然而做人不正就滋生出小人、投机之人,自私自利之人,倘若此类人一旦步入仕途,将于民于国不利,轻者祸害一圈,重者祸害一方。

即所谓做人不正,做官就歪。

做人一事不明错一件,为官则官不清误一方。

德是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的综合反映。

何谓有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德于内,其表现在于其言行,每个人的心性又有谁能够窥透呢?只能是从他的言行举止上去判断这个人的德行。

言是心声,行是表现,看人言行举止,洞察其内心世界!想知道他的人品,也要从他的做事,讲话等总结出来的,不仅仅是听人家说,或者直接看得出来的!修身立德从言行举止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严于律己、拒绝加假大虚空。

廉洁奉公,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俗话说蝇不沾清水。

要不利之言不说,要不公之言不闻要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

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