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秸秆利用

秸秆利用

袋装青贮技术操作要点王作鹏农村养殖技术2010年第16期(一)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袋装青贮适宜于养牛5头以下,养羊10只以下的散养农户。

2.塑料袋选择:选用厚度为0.1~0.15毫米,周长为4米的圆筒状棚膜,把它裁成3米长的袋子,一端用电熨斗封口。

3.原料准备:袋装青贮一般采用收获玉米后的秸秆,要求尽量及早青贮,应在玉米秸秆上多保留绿色叶片。

4.切碎:将玉米秸秆切至2~3厘米(饲喂牛)或揉搓成丝(饲喂羊)。

5.湿度调整:含水量应在65%~75%,用手握紧切碎的玉米秸秆,指缝有液体渗出而不滴下为宜。

玉米秸秆含水量不足时,可在切碎的玉米秸秆中喷洒适量的尿素液或食盐液。

若3/4的叶片干枯,青贮时每100千克需加液5~10千克。

尿素的添加量为玉米秸秆总量的0.3%~0.5%,食盐的添加量为玉米秸秆总量的0.10%~0.15%。

6.装填:按照操作方便的原则,选择干燥、避风、向阳的空地,根据塑料袋的直径大小和底端形状,在地面上挖下50厘米深的坑,将塑料袋撑圆放入,然后将切碎的玉米秸秆边装,边踩实,装满后用塑料胶带封口。

在装填过程中,要注意袋子不能装斜,不能弄破。

根据自家秸秆的多少,可多装几袋,袋子不满亦行,踩实、封严、不留空气即可。

7.保护:装袋后,上面用石块等重物压住,几袋青贮尽量挤放在一起,周围用秸秆或破单子覆盖,以免猫、狗、鸡、老鼠和小孩等弄破塑料袋。

并随时进行观察,发现塑料袋有破口时,要及时用塑料胶带封住。

8.启用:封口贮存45天后即可启封使用。

袋装青贮要及早使用,不宜长期贮存。

青贮饲料开封后要连续使用,切忌取取停停,以防霉变。

取后要及时封口,防止曝晒、雨淋、结冰及混入泥土。

(二)品质鉴定1.上等青贮饲料。

颜色呈绿色或黄绿色,具有浓郁酒香味,质地柔软,疏松稍湿润,pH值为4.0~4.5。

2.中等青贮饲料。

颜色呈黄褐色或暗褐色,稍有酒味,柔软稍干,pH值4.5~5.0。

3.劣等青贮饲料。

颜色呈黑褐色,干松散或结成粘块,有臭味,pH值大干5.0,禁止饲用。

(三)饲喂1.只有中等以上的青贮饲料才能饲喂家畜(一般只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劣等青贮饲料不能饲喂。

2.初喂青贮饲料时,数量应由少到多或与精料及其他习惯性饲料混合喂,如出现拉稀,可酌减喂量,绝对不能喂喂停停。

3.袋装青贮饲料在冬天有冰冻的现象,不能直接饲喂怀孕的家畜,应放在太阳下晒消后再喂。

4.各种家畜青贮饲料用量如下:奶牛:15~20千克/天,肉用牛:8~12千克/天,役用牛:10~15千克/天,犊牛:3~5千克/天,羊:1.5~2千克/天。

(四)注意事项1.玉米秸秆在玉米收获后往往容易变干,所以要边割边粉碎青贮,不能曝晒,以防水份流失。

2.青贮饲料要选择晴朗天气,严禁将雨淋过的秸秆青贮,否则易烂。

3.袋装青贮饲料要加强保护,猫、狗、鸡、老鼠和小孩等都易弄破塑料袋。

4.饲喂奶牛要在挤奶后进行切忌让牲畜自由采食青贮饲料,以免过量。

(五)袋装青贮技术的优点1.不需挖池、建池,投入成本低,省钱省力。

2.塑料袋随处可放,移动方便,操作简单易行。

3.原料有多少装多少,不受原料量的限制,适宜于千家万户推广。

5.塑料袋透明,易于踏实,便于观察,饲草浪费少,成功率高。

6.开封方便,饲喂方便,群众易接受。

(甘肃省渭源县畜牧兽医局种草饲料站邮编:748200)稻草的调制及利用王国祥1 龙梅2农村养殖技术2010年第18期稻草是我国南方十分丰富的粗饲料资源,为了提高稻草的饲喂价值,常对稻草作一定的粗加工。

(一)稻草的营养特点稻草的粗纤维含量高,体积大,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牛羊的消化率为50%左右,猪的消化率一般低于20%。

据测定,稻草含粗蛋白质3%~5%,含粗脂肪约1%,稻草灰分含较高,但钙、磷所占比例较小,稻草中缺乏钙,磷含量0.02%~0.16%,低于反刍家畜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二)调制过程防晒防雨稻草的调制过程中造成营养损失的因素很多,包括植物体生物化学变化,机械作用、日晒、高温、雨淋等,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曝晒损失及雨淋损失。

据测定,因光化学作用而被破坏,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稻草曝晒田间一昼夜,胡萝卜素可损失75%;放置一周,可损失96%,但干草维生素D显著增加。

因此,应尽量减少曝晒,尽量采取日晒和风干相结合的方法。

雨淋能使可溶解的、易被畜禽消化利用的养分显著流失,雨淋可使粗蛋白质平均损失40%,热能损失50%,连阴雨霉烂,营养价值将损失一半以上。

雨淋造成的稻草营养损失远较机械作用大。

(三)粗饲料稻草的调制处理目前,提高稻草利用的途径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微生物处理三种,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熏蒸处理稻草。

1.干燥处理。

稻区气温多温湿,处理时要注意防止霉烂并减少泥沙等杂质混杂。

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农户在收割水稻时田间水没有放干,或者说是一种当地的生产习惯,打完稻谷后的稻草直接水平放置在稻茬上面干燥,有些稻草甚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很容易变质。

所以,建议在收割水稻之前,可以把田间水放干,让田间地面较干燥时进行收割,收割后稻草尽量避免雨淋曝晒,有条件的农户可采用棚架上干燥法,这样有利于稻草的干燥、晒制及营养成分的较好保存。

2.氨化处理。

稻草氮化的材料是稻草、水和碳铵,可选用新鲜的或保存良好的稻草,调制水分含量在30%一35%,也就是每50千克干稻草加水15~20千克。

多年对牛羊等的试验表明,喂氨化稻草的牛羊日增重优于饲喂千稻草的36%一43%,而且采食量增加20%左右,粗蛋白质提高1倍,有机物和纤维素物质消化率显著提高。

氨化完成后开窖放氨,开窖后的稻草必须摊开放氨1—3天,才可用来饲喂,期间切不可让雨水淋湿。

另外,还可以用塑料袋氨化法和水缸进行氨化,其处理原则相同。

5.微贮处理。

微贮是利用微生物体外降解稻草纤维成分,破坏植物细胞壁,并产生糖和菌体蛋白质,大大改善适口性,消化率和饲喂价值提高,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升高,纤维素含量减少,微贮处理费用低、操作简便、时间短,处理后稻草无不良气味,能即贮即食。

还可以采用捆裹工艺进行微贮,经有关试验,微贮处理原料配比为:稻草30%、玉米粉5%、菜籽粕5%,水59%,菌种1%(复活后加入1%的食盐水中)。

结果表明,捆裹工艺比常规工艺可提高微贮料粗蛋白1. 24%,降低粗纤维2.93%,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下降2.60%和5.33%。

同时,捆裹好的微贮料可以1次用完,避免了二次发酵损失,利于商品运输,适合我国南方阴雨潮湿地区使用的新型饲草料加工技术。

4.熏蒸处理稻草。

熏蒸稻草具有安全性和实用性。

据报道,中国稻草业经过不断地适应、完善和发展,已攻克了稻草熏蒸方面的技术难关,使稻草成为稳定的实用型饲料。

日本用熏蒸稻草和普通稻草饲料做对比实验时发现,牛明显爱吃熏蒸后有清香味的稻草。

熏蒸稻草的主要设备是清消罐,附属设备是空气压缩机和真空机组,稻草捆装入清消罐后,关盖密封,便可加热灭菌,整个生产过程通过电脑控制,达到要求后便可开盖出产品。

熏蒸稻草增加了饲料可口性,能保持牛的原始进食状态,保证高纤维低蛋白质的摄人量,延长反刍时间,饲喂熏蒸稻草的牛,屠宰后肉质松软,口感好。

(1.云南省红河州农业学校 2.红河州动物卫生监督所邮编:661100)责任编辑:李萍秸秆饲料调剂技术三例高锦秀(一)青贮青饲料在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较少,并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玉米、高梁的秸秆、鲜稻草、各种青绿藤蔓、牧草、水生饲料均可制作青贮。

但是,制作青贮正值秋忙季节,这是限制青贮的主要因素。

1.常规青贮。

有青贮客法、青贮壕法、塑料袋青贮法等。

采用窖法时,可以采用分层青贮,取用方便,减少损失浪费,即将青贮料分为三层,层层压实,并在每层上铺一张塑料薄膜,最上面一层薄膜用土压实封严。

2.尿素青贮。

尿素加入量为青贮饲料的0.5%,此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相应增加4%。

尿素可在青贮时加入,也可在饲喂青贮饲料时混入。

3.无机盐类青贮。

每吨青贮料中加入碳酸钙4.5~5千克,既可以补充钙,也可以缓和饲料酸度。

可用作青贮饲料添加剂的其他无机盐类添加量分别为:硫酸铜2.5克/吨、硫酸锰5克/吨、硫酸锌2克/吨、氯化钴1克/吨、碘化钾0.1克/吨。

(二)秸秆氢化技术收获后的秸秆没来得及青贮的,待农闲季节进行氨化处理,也可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1.堆垛法。

塑料薄膜平铺在地势高干燥平整的地块,将秸秆堆成垛(秸秆打捆或切碎均可)。

将秸秆的水分含量调整到30%左右,垛好后,用塑料薄膜从上到下罩好,在靠近地面处将上下两块薄膜卷在一起,用土压紧,周围开浅沟排渍。

然后,距地面20~30厘米处,将氨枪插入,调好砝码,缓缓开启阀门,向垛内注氨(注入相当于秸秆干物质重量3%的液氨),当称砣扬起,关上阀门,缓缓拔出氨枪,封好刺破口。

2.窖池法。

窖的大小根据饲养家畜的种类和数量而定。

建窖以长方形为好,如在窖中间砌一隔墙(即双联池)更好。

建一个2立方米的砖水泥结构氨化池,需资金100元左右,一般农户都能负担。

操作方法:先将秸秆切至2厘米左右,一般的原则是粗硬的秸秆(如玉米秸)切得短些,较柔软的秸秆可稍长些。

每100千克秸秆(干物质)用5千克尿素(或10千克碳铵),40~60千克水、把尿素(或碳铵)溶于水中搅拌,待完全溶化后,入窖前将秸秆摊开喷洒均匀。

边装窖边踩实,待装满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再用细土压好即可。

氨化时间随温度而异,一般夏季1周,春秋2~4周,冬季5~8周。

3.氨化炉法。

氮化时间与温度可以互补,即在高温80~90℃时,氨化仅需1天即可完成。

因此出现了氨化炉法。

秸杆氨化炉法是一种封闭的粗饲料氮化设备,有金属箱式氨化炉、土建式氮化炉、拼装式氨化炉等。

操作方法:将秸秆切细打捆后置于草车中,用相当于干秸秆8%~lO%碳铵或5%尿素溶液均匀地撒放在秸杆上,调整秸秆含水量到45%左右。

草车装好后,推进炉内,关闭炉门,将炉温控制在95℃左右加热14~15小时,再焖炉5~6小时,最后从草车中取出秸秆,自由通风放掉余氨后即可饲喂家畜。

这样可以解决北方冬季寒冷无法进行氨化的缺点,又能做到以工厂化生产方式,定时定量提供氨化饲料,适合于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养牛厂。

对于养牛分散于各户的村庄,用氯化炉氮化秸秆辅之以社会化的服务方式,即将氮化好的秸秆草车从炉拉出后由工作人员送至各农户畜棚,然后装上新草再入炉氨化。

(三)EM微生物发酵EM微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可显著提高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好,用于养猪、养羊、养牛可降低饲料成本20%以上。

将地瓜秧、花生秧、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的秸秆粉碎成2~2.5毫米草粉,取100克红糖溶于3千克、35℃左右的温水中,然后加入EM 原液100毫升搅匀,再逐渐加入水至150~180千克将上述溶液加入100千克干草粉中充分搅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