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力需求分析

劳动力需求分析

关系。
O LD
(2)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工资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劳动力需求 的变化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
W
W1
W2
D1
D2
O
L1 L2
LD
注意: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3)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微观因素:
企业生产规模 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企业利润量 其他要素价格 预期
社会再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和 容量
它是一系列因素的函数:工资;其它要 素价格;技术水平;对商品的需求
在经济学中,指一定时期内,在工资率 一定的条件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佣 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6.1.2劳动力需求的特征
是一种派生需求 与产品的需求有本质区别 市场需求量与价格水平密切相关 是有效需求 直接基础源于就业岗位的形成与扩大
里特作强调。
6.2.2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1)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2)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实际工资与劳动力需求曲线 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移 工资、短期劳动力需求与企业利润
(3)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
(1)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MRP=MFC
是MC=MR在要素市场上的体现:
6.3.3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弹性
(1)概念 (2)派生需求定理与交叉弹性 (3)与交叉弹性相关的估计
(1)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含义:一种劳动力的需求量对其它要素或其它 类别劳动力价格或工资的敏感程度。
E LA / LA 100 % WB / WB
交叉弹性为正,两种要素总替代
即替代效应大于产出效应
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W
W2
W1
D2
D1
L1
L2 L
(3)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
是所有单个劳动力需求的加总
D总
DA1
DB1
W1 DA2
DB2
A
B
C
W2
LA
LB
L
6.2.3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1)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基础知识 (2)最佳生产方法选择 (3)工资变动对理想雇用水平的影响 (4)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
回顾: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基本假设,即完全信息, 产品完全同质,资源完全流动,价格接受者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含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几个概念:
边际物质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产品价值 平均产品产值
边际生产力含义
边际生产力(产量)是指额外每增加一 个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增加的产量
产出效应(2)
K
L1L2为替代效应 L2L6为产出效应 L1L6为总效应
B
C
A
L6 L2 L1
(4)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市场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1)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和资 本都可变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企业的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可能 要大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因为有替 代效应存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曲线 更加平坦。
替代效应(2)
K
L1L2为由于工资 相对提高而引起 的资本对劳动的 替代。
B A
L2 L1
产出效应(1)
工资提高后,由于厂商实际总成本降 低而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工资水平提高后,不仅意味着劳动力成 本的相对提高,也意味着厂商实际总成 本的减少,从而要缩小生产规模,减少 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产量效应或规 模效应。
中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构成
6.1.4劳动力需求的分类
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 企业需求、行业需求与市场需求
6.2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劳动力需求的分析
6.2.1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 6.2.2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6.2.3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6.2.1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
(1)完全竞争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3)利润最大化目标 (4)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5)劳动力同质假设
6.1.3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1)需求曲线和劳动力需求量 (2)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3)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1)需求曲线和劳动力需求量
需求量:与一定工资水平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 需求曲线:工资与需求量一一对应的轨迹 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劳动力需求曲线:
W
需求曲线说明了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劳动力需求量 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
宏观因素:
社会生产规模大小 国家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安排 产业结构状况 科学技术进步
回顾:影响大学生兼职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产生的原因呢?
影响因素:非正规部门的发展、学校的培养 时间、企业需求
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变动对在校大学生的潜在需求 2.大学收费制度改革增加了大学生兼职的动力 3.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企业的理性选择
的影响因素吗? 3.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什么形状?政府劳动力需求曲线有何特
征? 4.劳动力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与当前我国劳动力需求有何
关系?
6.1劳动力需求
6.1.1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6.1.2劳动力需求的特征 6.1.3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6.1.4劳动力需求的分类
6.1.1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K
B
C
A
L6 L2
W2 W1
L6 L2
L1
D长 D短
L1
市场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可以是所有企业需求的加总。(图略)
6.3劳动力需求弹性
6.3.1劳动力需求弹性概念 6.3.2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6.3.3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6.3.4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
6.3.1劳动力需求的弹性的概念
所生产的产品富有价格弹性 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高 其他要素的供给弹性大 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的比例高
(4)派生需求定理应用:推论 性分析
派生需求定理应用:推论性分析
劳动力需求曲线无弹性的市场上,工会易赢 得高工资
工会会努力的降低对其会员需求的工资弹性 工会会首先选择工资弹性小的市场组织工人
大学生的职业调查
求人倍率
关注与思考
关注:民工荒,大学生兼职,失业,劳务派遣,劳务经济, 公务员考试红红火火(人浮于事与高工资并存)
思考: 1.市场对大学生兼职的需求有何特征?如何看待大学生兼职现象?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问题?母亲的学历是其重要
等成本线 L
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MRTS K L
由于MPL • L MPK • K 则 K MPL
L MPK 即:MRTS MPL
MP
等成本线的斜率
斜率为两种要素价格比
W
K=C/R
OL OK
C R
R W
C
O
L=C/W
(2)最佳生产方法选择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 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 注意:由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所以,
6、劳动力需求分析
6.1劳动力需求 6.2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劳动力需求的分析 6.3劳动力需求弹性 6.4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需求分析 6.5准固定劳动成本及其对需求的影响
现象
1.一亿中国人在创业。清华大学日前发布的中国第一份创业观 察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人中有12.3个人在创业,北京每万人 拥有107.61家私营创业企业,是中国创业指数最高的城市。该 报告还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仍以生存型为主导,96%的创业 活动没有创造新市场,主要在现有市场中找机会。在全球范围 内的创业活动中,2/3的创业者属于机会型创业,1/3属于生存 型创业。而在中国,仅有四成创业者属于机会型创业,六成创 业是为了生存而创业的。 2. 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一方面,高等教育收费逐年提 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可另一方面,居民的高等教育投资 不仅不减,反而持续升温,市场价格机制已无法调节高等教育 的投资供求。 3. 公务员的需求:1988年我国政府人员为525.58万人,至 1998年则相对于1988年的规模翻了近一番。政府官员猛增,直 接造成行政管理费用呈直线上升,1978~1995年中国行政管理 费用平均每年递增18.9%,至1995年总量达996.5亿元,占国 家预算的14.6%。
在以上两种条件下意味着企业都遵循了 利润最大化原则。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
由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
切点决定
K
MPL W MP K R
Ke
E
Q
Le
L
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
由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
切点决定
K
MPL W MP K R
E Ke
Le
L
(3)工资变动对理想雇用水平的影响
替代效应
工资提高后,由于劳动力相对昂贵而引起的 资本代替劳动,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是劳动力需求数量的相对变动与自身工 资相对变动之比
反映的是劳动力需求量对自身工资变动 的敏感程度
点弹性:E L% L / L % W % W /W
L2 L1
弧弹性:E
L1 L2 / 2 W2 W1
%
W1 W2 / 2
(1)自身工资弹性(B)
自身工资弹性的五种状态:
E=1 E=0 E<1
E
E>1
(2)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差异
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差异:
CD / OC CD • OA AB/ OA OC AB CD • CE CD • CE
OC EF EF OC CL • CE CL
CE OC OC LE
E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