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城市光环境PPT课件

第七章城市光环境PPT课件

他认为颜色是亮度胡变化,从白色到 红色、黄色、蓝色、紫色最后到黑 色,亮度依次变小。
罗吉尔 培根 ( 约1214—约1292) 英国思想家,实验室科学的先驱,曾设想过眼睛、望远镜、显微镜等发 明。他认为彩虹是阳光在一个个单个小水滴之间进行反射所形成的。
6
.
开普勒 (1571----1630) 德国天文学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提出行星运
和入射角成比例。 阿尔 哈森 (965—1038) 阿拉伯学者,使用了球面镜和抛物面反射镜,注意到了透
镜的放大效应和大气折射,著有《光学全书》
5
.
格罗斯泰斯特 ( 1168—1253) 中世纪数学家、牛津主教。他认为光的性质在自然这些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并在研究中特别强调数学和几何的运用。他认为颜色紧紧与亮 度有关,推测彩虹是由于光通过水汽的云层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 的。
8
.
二、人类对光的应用
1、早期的应用
2、电的发明与电灯的发明
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 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 灯。从这时候开始人类对光的应 用开始出现大的分化,自然光与 人工光应用。

9
.三、人类对光的特性的认识
1、光的度量
辐射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或接收的辐射能量。符号: Φe, 单位:瓦特(W)
7
.
牛顿 ( 1643—1727)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
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1672年,牛顿发表了论文《关于光和颜色的理论》,虽然白光是通过三 棱镜后形成彩色光谱的现象前人早已发现,但是牛顿首先将这一现象解 释为白光是由光谱中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他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 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 1905年,爱因斯坦运用量子论解释了光电效应。他给光子作了十分明 确的表示,特别指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也是以光子为最小单位进 行的。
光通量:光源的光输出量。符号:φv,单位:流明(lm) 发光效率:单位辐射通量所产生的光通量。单位:流明每瓦(lm/W
) 立体角:以O为原点做一射线,该射线围绕原点在空间运动,且最
终仍回到初始位置,射线扫过形成一个锥面,该锥面所包围的空间 称为立体角。符号:d Ω,单位:球面度(sr) 发光强度:光源在指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简称光 强。符号I,单位:坎德拉(cd). 照度:被照明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输出量。符号E,单位:勒克斯 (lx)或流明每平方米。(lm/m2) 亮度:表征发光表面或被照面反射光的发光强弱的物理量。符号: L,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
4
.
一、人类对光的认识------科学的认识
视觉的问题或许是最早的光学的问题,古希腊人认为,视 觉的形成是由于从眼睛里发出的光线触及了物体。
欧几里得 ( 前330---前275) 古希腊数学家,他的《光学》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几何光
学著作。为15世纪的直线透视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托勒密 ( 约90---168) 古希腊天文学家,其著作描述过大气折射,并提出折射角
一个物体在照明的性质与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对 该物体还保持原有的识别状态,这种现象叫恒常现象。 长时间在恶劣的照明环境下进行视觉工作,易引起疲劳。 500LX---1000LX的照度范围适合于绝大多数连续工作的 室内作业场所。
(5)眩光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者亮度范围的不适应,或存在 极端的对比,以至引起人眼的不舒适感觉或者降低观察 细部的能力,这种视觉现象称为眩光。
3
. 1、与中国宗教的关系 盘古开天劈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 夜空的星星; 夸父追日 据说“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 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 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 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 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
第七章 城市光环境
1
.
第一节 光环境基础
2
.一、人类对光的认识------早期与宗教的关系
1中国 盘古—盘古开天辟地 夸父—夸父追日 2北欧 巴尔德尔(Baldur):光明之神。 3.希腊 阿波罗:(罗马也称阿波罗)Apollo,在诗与艺术中表 现为光明、青春和音乐之神,又是太阳神,与阿尔忒弥 斯是孪生姐弟。 4.埃及 光明:太阳神拉 5基督 光明:上帝 6.印度 苏利耶:太阳神。 7.祆教(波斯神话) 光明:光明(就是火)
眩光的改善 办法:间接 照明
12
.
(6)可见波长: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780 nm; (7)颜色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引起人不同的颜色感; (8)亮度感的光谱效应:人对555nm的黄绿光最敏感; (9)视觉锐度(分辨率); (10)视觉惰性、对比效应、双眼效应、视错觉等。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工发光光源分类
动三定律。1604年开普勒在其著作《对威蒂略的补充 ——天文光学说明》中认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的强 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笛卡尔 (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 的创始人。《屈光学》是笛卡尔《方法论》的三个附录 之一。在《屈光学》中提出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假说 。一种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 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介的压力。笛卡尔的这两 种假说为后来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大争论埋下 了伏笔。
①热辐射光源 ②气体放电光源 ③电致发光光源
14
.
3、光与色彩
色调:只含有唯一波长的光是单色光,其颜色称之为光谱色。光的波 长不同,则它的颜色也不同。
显色性:指显色指数。当显色指数在90—100范围时,显示物体的颜 色可达到正确可靠的程度。符号:Ra。
10
.
(1)视觉阈限 能引起光觉的最低限度的光亮,就称为视觉识别的阈限,一般用亮度
来度量,又称为亮度阈限。 (2)对比灵敏度与识别速度
识别速度与目标尺寸、亮度对比、环境亮度有关 自然光的照度与视觉的关系
11
.
(3)明适应与暗适应 当视觉环境内亮度有比较大幅度变化时,视觉对视觉环境
内亮度变化的顺应性就称适应。 (4)恒常现象与视觉疲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