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度假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二、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1、污水水量、水质(1)设计规模某度假村管理人员共有200人,另有大量外来人员和游客,由于旅游区污水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初步统计高峰期水量约为300m3/d ,旅游淡季水量低于70m3/d ,常年水量为100—150m3/d ,自行确定设计水量。
(2)进水水质处理的对象为餐饮废水和居民区生活污水。
进水水质:2、污水处理要求污水处理后水质应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3、处理工艺污水拟采用MBR工艺处理4、气象资料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该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需要回用于度假村内景观湖泊,最高水位为103米,常年水位为100米,枯水位为98米6、厂址及场地现状进入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端点的地面标高为109米三、工艺流程图图1 工艺流程图四、参考资料1.《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3.《给排水设计手册》4、《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MBR 设计手册》7.《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 顾国维、何义亮 编著8.《简明管道工手册》 第2版五、细格栅的工艺设计1.细格栅设计参数(1)栅前水深h=0.1m ;(2)过栅流速v=0.6m/s ;(3)格栅间隙b 细=0.005m ;(4)栅条宽度 s=0.01m ;(5)格栅安装倾角α=60︒。
2.细格栅的设计计算本设计选用两细格栅,一用一备1)栅条间隙数:bhv Q n αsin max =(取n=11)式中:n ——细格栅间隙数;Qmax ——最大设计流量,0.0035m³/sb ——栅条间隙,0.005;h ——栅前水深,取0.1m, 9 .10. 6 . 0 1 . 0 005 . 0 60 sin 0035 . 0 0细 ≈ ⨯ ⨯ = nv ——过栅流速,取0.6/s ;α——格栅倾角,取60︒;2)栅槽宽度:B=s(n -1)+bn式中:B ——栅槽宽度,m ;S ——格条宽度,取0.01m 。
B=0.01×(11-1)+0.005×11=0.155m;(取B=0.2m )3)过栅水头损失:K 取3β=1.67(选用迎水、背水面均为半圆形的矩形)6)栅前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 h 1=0.3m栅前槽高H 1=h+h 1=0.1+0.3=0.47)栅后槽总高度:8)栅槽总长度:细格栅的栅前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 1:若进水渠宽 B 1=0.18m 渐宽部分展开角α1 =20︒,则此进水渠道内的流速 v 1=0.6m/s,则:m g v b s k h 2 . 0 60 sin 62. 19 6 . 0 005 . 0 01 . 0 67 . 1 3 sin 2 ) ( 0 23 4 2 3 4 = ⨯ ⨯ ⨯ = = ) ( 2 α β m h h h H 6 . 0 2 . 0 3 . 0 1 . 0 1 = + + = + + = 2 m B B L 03 . 0 20 tan 2 18 . 0 2 . 0 20 tan 2 0 0 1 1 = - = - =4)细格栅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L 2:9)每日栅渣量:Kz=1.5故采用人工清渣 六、初沉池设计(1)沉淀区的表面积A :A=Q max /qA=12.5/2=6.25m 2式中:A ——沉淀区表面积,m 2;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h ;q ——表面水力负荷,m 3/(m 2·h);取q=2(2)沉淀区有效水深h 2:h 2=q·th 2=2*1.0=2.0m式中:h 2——沉淀区有效水深,m ;t ——沉淀时间,初沉池一般取0.5~2.0 h ;二沉池一般取1.5~4.0 h 。
沉淀区的有效水深h 2通常取2.0~4.0 m 。
取t=1.0hL L 015 . 0 203 . 0 2 1 2 = = = m 8 . 1 60 tan 4 . 0 0 . 1 5 . 0 015 . 0 03 . 0 tan60 0 . 1 5 . 0 0 0 1 21 = + + + + = + + + + = H L L L 3 3 33 3 30 10 10 . 0 , 10 01 . 0 - 1 . 0 w m m m m 细格栅取 一般为 d m < d m Qw 3 3 0 2 . 0 02 . 0 1000*1.510 . 0 300 1000*Kz w = ⨯ = =(3)沉淀区有效容积V:V=A·h2V=6.25*2.0=12.5 m3式中:V——沉淀池有效容积,m3。
(4)沉淀池长度L:L=3.6v·tL=3.6*4.5*1.0=16.2m式中:L——沉淀池长度,m;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m/s,一般不大于5mm/s。
取v=4.5mm/s(5)沉淀池的总宽度B:B=A/LB=6.25/16.2=0.4m式中:B——沉淀区的总宽度,m。
(6)沉淀池的数量n:n=B/b式中:n——沉淀池数量或分格数;此例设计n=1单斗排泥校核:L/B=16.2/0.4=40.5>4(符合)L/h2=16.2/2=8.1>8(符合)(7)污泥区的容积V w:对于已知污水悬浮固体浓度与去除率,污泥区的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 w=Q max·24·c0·η·100·T/[1000r(100-p0)]式中:c0——沉淀池进水悬浮物浓度,mg/Lη——悬浮固体的去除率,取η=50%T——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d,初沉池按2d考虑r——污泥容重,Kg/m3,含水率在95%以上时,可取1000 Kg/m3p0——污泥含水率,%;取p0=96V w=12.5*24*240*50%*100*2/[1000*1000(100-96)]=1.8 m3(8)贮泥斗得容积V1:V1=(1/3)·h4'[S1+S2+(S1·S2)0.5]V1=(1/3)·2.8[1.44+0.16+(1.44·0.16)0.5]=1.94m3式中:V1——贮泥斗得容积,m3;S1,S2——贮泥斗得上下口面积,m2。
设计S1=3.6*0.4=1.44m2S2=0.4*0.4=0.16m2h4'=(3.6-0.4)*tan60︒/2=2.8mh4"=(16.2+0.3-3.6)*0.01=0.129m(9)沉淀池的总高度H:H=h1+h2+h3+h4'+h4"H=0.3+2+0.5+2.8+0.129=5.729m式中:H——沉淀池总高度,m;h1——淀池超高,m,一般取0.3 m;h2——沉淀区的有效水深,m;h3——缓冲层高度,m,无机械刮泥设备时为0.5m,有机械刮泥设备时,其上缘应高出刮板0.3m;h4'——贮泥斗高度,m;h4"——梯形部分的高度,m。
(10)贮泥斗以上梯形部分的污泥容积V2:V2=0.5*(L1+L2)·h4"·bV2=0.5*(17+3.6)*0.129*0.4=0.53m3式中:L1=16.2+0.3+0.5=17mL2=3.6mb=0.4m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1+V2=1.94+0.53=2.47m3七、调节池的设计由于本例是旅游区,污水量季节性变化大,淡季时水量低于70m3/d,高峰期又能达到300 m3/d,设计连续高峰水量的时长为2d。
该MBR工艺设备取用设计流量为200 m3/d。
当出现连续高峰水量时,调节池可用来蓄水。
但当出现淡季水量时,调节池中的水又过少。
所以为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在最高水量或最低水量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拟设计总体积为210m3的调节池,分三格,每格设计体积为70m3。
当水量小于设计流量时,调节池单格运行,当水量大于设计流量时,可采用双格运行或三格运行起到蓄水作用。
1.单格调节池设计设计流量Q=8.4 m3/h,停留时间T=7.0 h,采用穿孔管空气搅拌,气水比为4:1(1)单格调节池有效容积V=QT=8.4⨯7.0=58.8 m 3(2)单格调节池尺寸调节池平面形状为矩形,其有效水深采用h 2=3.0m ,调节池面积为: F=V/ h 2=58.8/3.0=19.6 m 2池宽B 取4.0 m ,则池长为L=F/B=19.6/4.0=4.9 m 取L=5.0m保护高h 1=0.5m池总高H=0.5+3.0=3.5m则单格调节池的尺寸为5.0*4.0*3.5=70 m 32.空气管计算在调节池内布置曝气管,气水比为4:1,空气量为Q s =8.4⨯4=0.0094 m 3/s 。
利用气体的搅拌作用使来水均匀混合,同时达到预曝气的作用。
空气总管D 1取30mm ,管内流速V 1为V 1=214D Q S π=203.014.30094.04⨯⨯=13.3m/s V 1在10~15m/s 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空气支管D 2:共设4根支管,每根支管的空气流量q 为: q=s Q 41=0094.041⨯=0.00235m 3/s 支管内空气流速V 2应在5~10m/s 范围内,选V 2=8m/s,则支管管径D 2为D 2=24v q π=800235.04⨯⨯π=0.0193m=19.3mm 取D 2=20mm,则V 2=2020.000235.04⨯⨯π=7.48m/s 穿孔径D 3:每根支管连接两根穿孔管,则每根穿孔管的空气流量为 q 1=0.001175m 3/s,取V 3=7m/sD 3=7001175.04⨯⨯π=0.0146m.取D 3=15mm.则V 3为 V 3=2015.0001175.04⨯⨯π=6.65m/s 3.孔眼计算孔眼开于穿孔管底部与垂直中心线成45º处,并交错排列,孔眼间距b=100mm,孔径Ф=2mm,穿孔管长一般为4m ,孔眼数m=74个,则孔眼流速v 为 V=m q 214φπ=74002.0785.0001175.02⨯⨯=5.06m/s 八、MBR 池设计数量:1座构筑物:钢砼结构池容积:4.3×4.3×3.5m水力停留时间:5h(1)膜组件数量:1 组规格:2.8×0.51×2 m清洗:3~6个月清洗一次(2)曝气系统数量:1 套组成:罗茨风机(2台,一用一备)、曝气器、管路阀门等膜组件有效容积计算设计参数:a.MBR进水BOD5 S0 =114 mg/Lb.设计处理水流量Q d=200 m3/dc. MBR对BOD5的去除率达到95%~98%,出水BOD5S e≤5.7 mg/L1.膜组件选型本设计的膜选用日本久保田(Kubota)公司生产的液中膜,膜技术参数表如下:序号名称特性参数1 材质聚氯乙烯2 膜孔直径0.4μm3 过滤方式重力过滤/吸引过滤4 最大过滤压力重力过滤:12kpa/吸引过滤:20kpa5 耐化学药品性耐酸耐碱性强(PH值2~12)宽×高×厚:490mm×1000mm×6mm6 膜支架尺寸510型7 膜支架有效面0.8 m2 /张积8 膜通量0.4~0.8 m3/m2.d1.膜支架张数计算(按每天24小时运行计算)n = Q d÷η÷t/24÷0.8= 200÷0.4÷24/24÷0.8= 625张式中:n——膜支架张数,张;η——膜通量,一般取0.4~0.8 m3/m2.d;t——每天运行时间,h;0.8——膜支架有效面积,m2 /张同一膜生物反映器内应选同型号的膜组件,膜组件分为AS型、FF型、ES 型三种:AS形适用于大型市政排水处理FF型适用于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ES型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是常用膜组件,尤其推荐作为中水回用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