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人物容貌的成语集锦

描写人物容貌的成语集锦

描写人物容貌的成语集锦
导读:导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沉鱼落雁
【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闭月羞花
【解释】闭:藏。

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倾国倾城
【解释】倾:倾覆;城:国。

原指因女色而亡国。

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美如冠玉
【解释】冠:帽子。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

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眉目如画
【解释】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

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


出水芙蓉
【解释】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

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如花似玉
【解释】像花和玉那样美好。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处】《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虎背熊腰
【解释】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心宽体胖
【解释】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

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衣冠楚楚
【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国色天香
【解释】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

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骨瘦如柴
【解释】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

豺,柴也。

豺体瘦,故谓之豺。


其貌不扬
【解释】不扬:不好看。

形容人容貌难看。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

”杜预注:“颜貌不显扬。


尖嘴猴腮
【解释】腮:面颊。

尖嘴巴,瘦面颊。

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眉清目秀
【解释】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
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鹤发童颜
【解释】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面黄肌瘦
【解释】脸色发黄,身体瘦削。

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这般面黄肌廋,怎生赢的人也。


亭亭玉立
【解释】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形容女子身材细长。

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憨态可掬
【解释】憨态:形容天真而显傻气。

可掬:可以用手捧龋形容天真而显单纯,毫无心机的样子充溢在外,很招人喜爱。

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