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一、填空题1.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
2.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3.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
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
4.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和死亡赔偿金二、单项选择题1.甲、乙各牵一头牛于一桥头相遇。
甲见状即对乙叫道:“让我先过,我的牛性子暴,牵你的牛躲一躲。
”乙说“不怕”,继续牵牛过桥,甲也牵牛上桥。
结果二牛在桥上打架,乙的牛跌入桥下摔死。
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司考题)A.甲应负全部赔偿责任B.应由乙自负责任C.双方按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责任D.双方均无过错,按公平责任处理2.甲被生前工作单位申报为革命烈士,某报对甲的事迹进行了宣传。
乙四处散布言论贬损甲。
对乙的行为,谁可以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司考题)A.甲生前的工作单位B.甲的子女C.宣传甲事迹的某报社D.批准甲为烈士的某省政府3.文某在倒车时操作失误,撞上冯某新买的轿车,致其严重受损。
冯某因处理该事故而耽误了与女友的约会,并因此争吵分手。
文某同意赔偿全部的修车费用,但冯某认为自己的爱车受损并失去了女友,内心十分痛苦,要求文某赔一部新车并赔偿精神损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题)A.文某应当赔偿冯某一部新车B.文某应向冯某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C.文某应向冯某赔礼道歉D.法院不应当支持冯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三、多项选择题1.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以下哪些责任?()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消除危险D.恢复原状2.下列选项中,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停止侵害B.消除危险C.赔礼道歉D.恢复原状3.王某以5万元从甲商店购得标注为明代制品的瓷瓶一件,放置于家中客厅。
李某好奇把玩,不慎将瓷瓶摔坏。
经鉴定,瓷瓶为赝品,市场价值为100元,甲商店系知假卖假。
王某下列请求哪些是合法的:()(司考题)A.要求甲商店赔偿10万元B.要求甲商店赔偿5万元C.要求李某赔偿5万元D.要求李某赔偿100元4.周某将拍摄了其结婚仪式的彩色胶卷底片交给某彩扩店冲印,并预交了冲印费。
周某于约定日期去取相片,彩扩店告知:因失火,其相片连同底片均被焚毁。
周某非常痛苦,诉至法院请求彩扩店赔偿胶卷费、冲印费损失及精神损害。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题)A.彩扩店侵害了周某的财产权和肖像权B.彩扩店的行为构成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C.彩扩店应当赔偿胶卷费并返还冲洗费D.周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应当得到支持四、不定项选择题1.侵害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规则包括()。
A.全部赔偿原则B.过失相抵原则C.损益相抵原则D.权衡利益原则2.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包括()。
A.医疗费B.护理费C.交通费D.误工减少的收入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致人残疾的赔偿范围应包括()。
A.医疗费B.残疾赔偿金C.被扶养人生活费D.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4.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A.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获利情况B.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C.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D.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五、名词解释题1.全部赔偿原则2.损益相抵原则3.过失相抵原则六、判断题1.对于财产损害的赔偿应坚持全部赔偿的原则,因此在对受害人进行了实际损失的赔偿之后还要对可得利益损失负赔偿责任。
()√×2.法律对侵权赔偿的数额有所限制的,全部赔偿原则应在法律限制的数额内适用。
()√×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利遭受侵害的,也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4.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5.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
()√×七、简答题1.简述过失相抵原则适用的条件。
2.简述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条件。
3.简述一般伤害的赔偿范围。
八、论述题1.试述侵权责任的形式。
2.试述侵权赔偿责任的适用规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死亡赔偿金2.市场价格3. 适当补偿4.丧葬费二、单项选择题1.C2.B3.D三、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D4.BCD四、不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五、名词解释题1.全部赔偿原则是指侵害人对因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受害人的全部损失都应予以赔偿。
2.损益相抵原则是指受害人基于受损害的同一原因而受有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损害额中扣除,以确定侵害人的赔偿额。
3.过失相抵原则是指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减轻侵权人赔偿责任。
六、判断题1.√2.√3.×4.×5.√七、简答题1.答:过失相抵原则的适用须符合以下条件:(1)被侵权人的行为与侵权人的行为系损害发生的共同原因。
就是说,损害的发生是由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双方的行为所共同造成的。
(2)被侵权人的行为须有不当。
被侵权人的行为是否不当,应依社会一般观念确定。
(3)被侵权人须有过错。
如果被侵权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则应由侵权人承担责任,自无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
(4)须依侵权人和被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各方行为对损害发生的作用,确定各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并据此确定减轻侵权人赔偿责任的数额。
2.答: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应符合下列条件:(1)须侵权人造成被侵权人损害。
若没有损害的发生,当然也就不会有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
(2)须被侵权人受有利益。
被侵权人受到损害,但如果没有因此而受有利益,则没有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余地。
被侵权人所受利益既包括积极利益,也包括消极利益。
(3)被侵权人的损害与受有利益之间须有因果关系,即损害与利益须基于同一原因事实而发生。
3.答:一般伤害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费。
医疗费是为使受损害的人身物质机体得以复原,或为维持物质机体的正常功能与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诊断费、治疗费、化验费、手术费、检查费、医药费、住院费等。
(2)误工费。
误工费即误工减少的收入,是受害人潜在劳动力价值的丧失,是一种可得利益的损失。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
护理费是为使受害人恢复健康或者维持生命与生活而支出的“护理”费用。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其他必要费用。
除上述费用外,受害人因受损害而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也属于赔偿的范围。
八、论述题1.答:侵权责任的形式包括:(1)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是指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
停止侵害的适用前提,是侵权行为正在进行之中,对于已经停止的侵权行为不能适用这种责任形式。
(2)排除妨碍。
排除妨碍是指排除侵权行为给权利人正常行使权利所造成的妨碍。
排除妨碍的适用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给他人正常行使权利造成了妨碍。
(3)消除危险。
消除危险是指消除因行为人的行为而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或者扩大损害的危险。
消除危险的适用以存在损害他人财产或人身的危险性为前提,不以损害的现实存在为条件。
(4)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侵权行为人将非法侵占的财产返还给权利人。
当权利人的财产被侵害人非法侵占的,权利人就有权要求侵占人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是指将损坏的财产修复,即损坏他人的财产的,侵害人就应当将被损坏的财产修复。
(6)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指行为人支付一定的金钱或实物赔偿因其侵权行为给他人所造成的损害。
(7)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是指行为人因其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消除这种不良后果;恢复名誉是指行为人因其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而将受害人的名誉恢复至未受侵害时的状态。
(8)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是指侵权行为人向受害人公开承认错误,表示歉意,主要适用侵害人身权的场合。
2.答:侵权赔偿责任的适用规则包括:(1)全部赔偿规则。
全部赔偿是指侵权人对因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受害人的全部损失都应予以赔偿。
也就是说,侵权人的赔偿范围应当与受害人的损失范围相当,损失多少,赔偿多少。
(2)过失相抵规则。
过失相抵是指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
过失相抵规则是基于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而确立起来的,是被侵权人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3)损益相抵规则。
损益相抵是指被侵权人基于受损害的同一原因而受有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损害额中扣除,以确定侵权人的赔偿数额。
损益相抵是将侵权人所造成的损害,与被侵权人所受的利益相互抵销,故又称为损益同销,其实质仍为侵权人只对被侵权人的损失负赔偿责任,以免被侵权人得到不当的利益。
(4)权衡利益规则。
权衡利益是指应当考虑当事人的经济状况,从而确定侵权人的赔偿范围。
按照权衡利益规则,在确定赔偿范围时,应当从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出发,权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