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论文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全文如下: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众所周知,施工项目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具有生产的一次性、关键环节多、原材料种类繁多、技术性强、制造周期长、外界干扰因
素多等特点。
实现成本目标的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
低成本,增加收入,以较小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使项目取
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项目成本控制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
①全员控制项目成本。
全员控制项目成本是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项目形成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班组,
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
因此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
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②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收交工,都要有成本控制
意识。
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
效手段控制好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中。
(2)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
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高项目成本的
管理水平。
(3)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
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P计
划→D实施→C检查→A处理的循环。
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
的设定应切实可行,具有明确性和可考核性;事后评价做到公正合理。
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良性循环中,成本目标才能实现。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5)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成本
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
进行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
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制止可能发生的
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率,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6)中间控制原则
对一次性的施工项目,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成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也不能再纠正。
因此,把成本控制的重心
放在基础、结构、装饰等主要施工阶段上,是十分必要的。
(7)例外管理原则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确保项目成
本目标的实现。
2.1工程投标阶段
2.2在施工准备阶段
应结合实际图纸的自审、会审和其他相关资料,倾听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依据工期和上级要求,根据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科学地编制强实施性
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合理、先
进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以最小的资金耗费满足预定的目标要求。
同时,此阶段还应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生产技术组织
实施,包括劳动工资津贴、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等作为编制依据,
同时还要以各种先进技术经济定额为参照,针对工程的具体特点而
制定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分解目标,划分责任和权利,保证目标的
实现。
2.3施工阶段
以项目经理的责任为中心,以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
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实施控制。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项目成本
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
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
手对工程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3.1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
(1)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
领料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坚持节约原则,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
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改进施工技术,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与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
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
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
损耗。
(2)材料价格控制包括:买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
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考虑资金时
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
料储备。
2.3.2人工费控制
2.3.3机械费控制
坚持中间控制,着重施工阶段的核算。
同时在施工阶段合理控制工期,组织均衡施工,用好激励机制,调动职工节约的积极性,落
实技术组织措施,及时做好工程变更,加强质量管理,坚持例外原则,尽量避免返工。
企业应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质量管理,控制不必要的浪费,以优质的工程质量赢得
市场。
2.4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阶段
应对竣工验收过程发生的费用和保修费用进行控制。
此时也是对项目全面的总结评价阶段,应汲取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决策水平,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并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关的用工制度和材料、机械使用计划,增强项目成员的责任心,提高管理水平。
3、结束语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为了缓解任务开发的难度,改变“只见干活不见效益”的状况,维持公司持续性快速发展,应坚持
成本核算制度,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增
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增效能力,最
终走上质量效益型企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