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城市建设史 第9讲

外国城市建设史 第9讲

(2) 强调城市结构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 共同的社会生活,不脱离自然。
(3)城市就象有生命的机体,不能任凭自然聚结;
12
2、具体内容:
(1) 将重工业、甚至轻工业疏散 出去,腾出的大片用地应改建 为绿地;
(2)城市中心设行政、事业及管 理机构,中心的供应部门和许 多家庭将疏散到新区去,降低 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
外国城市建设史 第9讲
现代城市 20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一)
1
第十五章 20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 建设
一. 20世纪初西方国家面临的城市机遇与挑战 l 社会秩序的变更,对城市的形式、结构、布局产生影
响; l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剧; l 20世纪初新技术的问世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的发展和建
l主张城市为大众服务,高层和大 运量交通工具是未来城市的重 要手段
北极度假
屋顶城市
17
六. 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
18
六. 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
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 部以首都山为中心,以政 府机构为主,北部以城市 广场为轴心,以生活居住 为主;
规划结合地形,构成多条 城市轴线,多角的几何形 和放射线路网把城市组成 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设提供有利的条件;
2
第一节 1900---1918年欧美城市
一. 20世纪初城市规划立法
1、 1909年英国第一次通过了城市规划法,制定了《住宅与城市 规划法》。
2。纽约区划法规 着重于土地保护,是公认的区划法规的开端。纽约区划条
例(New York Zoning Regulation)其目的在于对个人私有财产 进行限制,政府有权限制土地未来的使用,以保护现有地产价 值和保证空气和阳光。 3、1916年美国制订基地管理法。
• 研究城市必须着眼于城市的地域环境,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 划的基本构架。即城市规划应包括城市周围的若干城镇和它们 四周的影响范围。
规划方法强调“调查—分析—规划”。 预言城市集聚区的出现。
11
四.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主要观点:
(1) 趋向衰退的城市需要以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 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演变,以拥有良好的结构, 以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意义:成功地创造了“社会性综合社区”,为现代居住区规 划开创先河;并对疏散中心城市人口起到了一定作用。
5
田园城市实践
①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 翁温和帕克1903年设计,伦敦
以北64公里,规划用地1840 公顷,规划人口是35000人。 翁温和帕克提倡保留绿地以改 善居住环境,反田园城市韦林: 1919年建造,距伦敦27 公里,
用地970公顷,人口5万。 提倡用宽阔绿带环绕新城。
7
三. 盖迪斯对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学 科的贡献
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 社会的影响;
开展人类生态学研究,研 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决 定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 动力。
派特里克·盖迪斯
• 新建筑思想的教育基地:包豪斯
22
2.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
一些年轻的建筑师柯布西耶、赖特、 密斯等成为其中杰出代表,在城市 建设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
(3)城市中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 的内容可集中分区布置,而不 经常的“偶然活动”可分散布 置。
13
有机疏散目标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预定方案转移到合宜的地方 中;把腾空的地区按预定方案整顿,改作其他合宜的用 途;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有机疏散的基本方法两种:①日常性活动进行功能性相 对集中;②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疏散。
有机疏散后的城市:原有密集地区将分裂为一个个集镇, 彼此间有保护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14
3. 有机疏散理论的影响:
有机疏散理论对二战后欧美各
国城市建设有重要影响:如建

尔 顿
设新城、改建旧城,大城市向
· 凯
城郊疏散扩展等,采取疏散途

斯 新
径解决大城市日益沉重的人口

鸟 瞰
和产业压力。
米尔顿·凯恩斯新城鸟瞰
城市的最基本结构 是受到园林绿地和 文化设施的设计的 影响而形成的,工 业区、商业区和居 住区则是次重要的。
10
三. 盖迪斯对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学科的 贡献
• 盖迪斯的城市规划主张:
• 主张把城市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即城市的地域 环境,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城市布局和城市经济有影响;
3
1909年芝加哥规划
4 、 1909年在美国举行了全国第 一次城市规划会议,并成立了 芝加哥城市规划委员会,发表 了芝加哥规划。
• 世界上第一份覆盖城市范围的 总体规划;
1909年芝加哥用地布局规划
1909年芝加哥道路系统规划图
4
二、田园城市与城郊居住区的建设
城郊居住区建设
汉普斯特德田园式城郊住区(Hampstead Garden Suburb): 翁温和帕克设计,有各种住宅类型,设计精巧,富于变化; 它依赖于中心城市工作、学习、就业、娱乐等;并修建地下 铁路,以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联系。
15
五. 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l 是20世纪初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 艺术流派;
l 创始人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在“ 未来主义宣言”中提出了其观点, 赞美现代城市,主张创造全新的 未来艺术。
巴黎到北京的电动火车
飞翔的救火员 16
l 未来主义建筑家桑*伊利亚作了 未来城市构想:阶梯型高楼、 电梯、林立的楼房、不同高度 上行驶的汽车、火车……
19
堪培拉城市中心
中心区议会大厦
中心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
20
国会大厦
格里芬湖
21
第二节 1918---1945年的欧美城市
一.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迅速摆 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摸索着更新 的材料和结构,掀起了创新运动 。
• 新建筑运动注重建筑与城市的使 用功能,也称“功能主义”建筑 ,注意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 结构的特点,强调建筑经济、建 筑空间,主张创造新形式,反对 沿用陈旧形式。
8
盖迪斯的流域垂直分区图
分区图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海滨:最高为矿工工作地、次 高为森林(伐木工工作地)、再往下为猎人和牧羊人工 作地,靠近低处为农人和园艺耕地,最低的海岸附近为 渔民生活场所。
“不遵从人地关系或是失败,或是花费巨大,或是冒风 险”。
9
盖迪斯——“城市开发:园林绿地和文化设施研究” 中的规划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