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开停总结
激冷水通过激冷环及下降管后,从激冷室流至渣锁斗,再经渣锁斗
流入渣池】。
8
此次烘炉有别与原始烘炉:原始烘炉的目的是对新砌的 炉砖及耐火材料进行干燥,考研气化炉整体设备及耐火 材料在正常生产工艺要求的温度下能否达标,以防止在 正常生产中由于热膨胀而导致耐火砖出现裂纹、变形甚 至是脱落情况,影响装置的安全、长周期、高负荷稳定 运行。 此次烘炉是开车投料前的预热烘炉,其目的是:
③中控DCS具备烘炉条件:相关仪表(阀门、液位计、流量计、 真空表等)正常投用、相关升温联锁正常投用。 ④现场应具备烘炉条件:相关盲板、手阀及导淋处于正确位置。 ⑤相关公用物料:电、蒸汽、水、LPG、仪表气等已引至气化界区 且正常满足工况需求。 ⑥联系仪控人员准备好热电偶。
10
①液化气压力<0.2MP,不允许点火。 ②液化气压力超量程,不允许点火。 ③激冷水量<100m³ /h,不允许点火。 ④抽引负压<-0.3kp,不允许点火。(此联锁已取消)
降温:先缓慢逐步减小燃料气的量,再适当减小
抽引蒸汽的量调整气化炉系统负压直至满足所需
工况。
18
⑴原因:燃料气压力过高、过低或压力表指示异常 。
处理:查找原因,对标处理,控制燃料气压力在合理范围。
⑵原因:燃料气量突然增大。 处理:减小燃料气或开大抽引蒸汽量。
⑶原因:抽引蒸汽量小。
⑷原因:抽引蒸汽中断。
5
为保证短停后气化炉随时具备投
料条件,气化炉A、C炉需要换预热 烧嘴对系统进行预热烘炉操作。
6
7
烘炉是通过调节开工抽引器的蒸气流量保证气化炉系统为微负
压,吸入的空气作为助燃风,通过燃烧燃料气【使用液化石油气(
LPG)】对气化炉系统进行升温预热;预热水泵或激冷水泵提供的 激冷水对气化炉激冷环及下降管进行冷却保护;气化炉液位通过预 热水管线溢流至渣池,以维持液位在下降管以下一定位置以保证气 化炉内持续正常的抽引。【预热时是渣锁斗与气化炉及渣池联通,
20
【
】
①初步分析判断为抽引蒸汽带水影响抽负效果,气化
炉系统负压不稳,导致预热烧嘴出现回火甚至灭火现象
发生。
②当C炉预热烧嘴灭火后现场多次点火失败期间,中
控人员查看DCS画面:当时抽引蒸汽管网压力温度均显
示正常为1.0MP、184℃;液化气管网压力温度也正常;
但气化炉出口负压显示波动频繁。
21
抽引蒸汽DCS截图
【 】
①管理有漏洞,对检修项目的工艺隔离及恢复未做明确要求。 ②班组交接班不严谨,工作交接不清楚。 ③对现场存在的缺陷不够重视。 ④对预热点火准备不充分,未按规定确认工艺条件。
【
】
①加强管理,对检修项目的工艺隔离及检修完成后的工艺恢复要有明确的规定 ②班组要加强责任心,交班要交清楚,接班要接明白。
③建议在6楼抽引蒸汽总管末端加疏水管线,以解决蒸汽管线带水影响蒸汽品 质问题。
12
A炉预热水循环DSC截图
13
C炉预热水循环DCS截图
14
⑬中控再次确认去洗涤塔出口相关阀门关闭;去高闪、低闪相关 阀门关闭;抽引蒸汽正常且气化炉建立正常微负压;激冷水量正 常(120m³ /h)【注:激冷水流量低联锁已切除】;预热烧嘴安装 正常;液化气及仪表空气已正常引至气化框架8楼预热烧嘴前。 ⑭现场、中控按要求配合点火。华鹤中控点火控制器未正常投用 ,因此整个点火过程需现场与中控配合,点火过程:中控调整好 抽引蒸汽控制好气化炉系统负压→现场准备好长明灯枪管后联系 中控→中控启动“复位”按钮(DV03207打开,2秒后XSV03207 打开)→现场打开LPG手阀→(多人配合)点火→点燃后通过预 热烧嘴长明灯通道插入气化炉→现场调整手阀开度确保火焰长度 →中控火检信号反馈正常,现场判断长明灯燃烧正常→中控打开 FV03207→中控火检信号反馈正常同时现场判断主枪管燃烧正常 后→现场关闭去长明灯液化气手阀待长明灯熄火后将枪管拔出→ 中控现场配合调整抽引量及液化气量以保证火焰燃烧正常(华鹤 现场通过长明灯插入口观察火焰燃烧情况)。
36
开车过程
④关闭蒸汽抽引器大阀EV03201,倒抽引器“8”字盲板 为盲路。
⑤系统置换:现场打开低压氮气去氧管线上手阀(8楼) 、打开低压氮气去气化炉激冷室手阀(5楼)、打开去洗 涤塔低压氮气手阀(3楼)。 ⑥系统置换合格后关闭相关低压氮气手阀,打开中间导 淋,并倒“8”字盲板为盲路。【注:提前联系分析化验 人员,系统置换10-15分钟后取样分析两次(5楼),当 氧含量<0.5%置换合格】
22
液化石油气DCS截图
23
系统负压趋势截图
24
原因查找分析
③排除LPG及蒸汽源头的问题,现场查看抽 引蒸汽管网布局,发现在气化框架六楼抽引 蒸汽总管管网末端没有疏水设计,这样易导 致抽引蒸汽管线积水带液,严重影响抽引的 稳定性。
④同时现场排查发现渣锁斗循环泵部分导淋 开启,因白班更换流量计FT-03211时做了 相关隔离泄压排水工作,完成后未及时恢复
⑬气化炉出口温度不超过277℃。
⑭气化炉表面温度不超过270℃。
⑮渣池水温不超过80℃。
⑯激冷水量不低于100m³ /h。 ⑰600℃时联系现场检查启运捞渣机及破渣机。 ⑱800℃时联系仪表将烘炉热偶更换为高温热偶。
17
升温:先适当加大抽引蒸汽的量调整好气化炉系 统负压,再缓慢逐步加大燃料气的量直至满足所 需工况。
3
气化炉装置此次停车没有大的检修项,有一部
分小的检修项:如部分流量计、温度计、阀门等 需要更换的备件在计划停车之前已经准备充分, 在停炉后这些缺陷快速处理完成【6.30零点停车, 所有检修项基本在6.30白班18:00之前完成】。
4
因计划停车至开工时间短,在此次短停中公用物料系统仍保持 正常运行,气化界区在短停期间的运行工况为:①各路水(循环冷 却水、脱盐水、密封水、锅炉水、原水等)系统正常运行;②各用 电单元及设备送电正常;③事故氮气缓冲罐和事故氮气贮罐压力正 常;低/中压氮气、仪表气及工厂风、液化气、蒸汽等正常供应, 管网压力稳定;④各类药剂(添加剂、絮凝剂、分散剂)储备正常 ;⑤煤及石灰石储备正常;⑥大煤浆槽液位保持正常高位(不低于 80%),其它煤浆相关设备(棒磨机滚筒筛、小煤浆槽、高/低压 煤浆泵)及管线冲洗完成备用;⑦A/C炉渣池、真闪系统、沉清槽 、灰水槽、除氧器保持液位正常;渣池泵、沉清槽进料泵、低压灰 水泵、洗涤塔给水泵、激冷水泵(C炉预热水循环走大循环运行、 A炉预热水循环走小循环停运)正常运行。
②停预热烧嘴,更换工艺烧嘴并紧固好螺栓。【注:氧 管线法兰垫片必须脱脂合格才能回装】
③工艺烧嘴更换完成后,烧嘴冷却水软管切换为硬管。 切换完后联系中控确认在ESD进行“烧嘴冷却水复位” ,XV03215/XV03216打开,正常投用烧嘴冷却水(> 10m³ /h),现场检查法兰连接无漏点。
35
C炉烧嘴冷却水DCS截图
11
⑪预热烘炉应具备的相关条件确认完成,烘炉热偶已经安装好。 (800℃之前用烘炉热偶,800℃时更换高温热偶)
⑫系统预热烘炉水循环正常建立。可根据开工投料的时间选择循 环方式:①如果开工时间紧迫,水系统走大循环,即渣池→渣池 泵→真闪→沉清槽进料泵→沉清槽→(溢流至)灰水槽→低压灰 水泵→除氧器→洗涤塔给水泵→灰水加热器(高闪已停)→洗涤 塔→激冷水泵→激冷水过滤器→激冷环→下降管→激冷室→预热 管线溢流或渣锁斗→渣池(水温高时可补新鲜水置换,也可以用 低压灰水泵来的水);②如果不紧迫,可以选择走小循环,待确 定开工具体时间后依据实际工况在投料之前切至大循环即可,小 循环流程:渣池(水温高时可补新鲜水置换,也可以用低压灰水 泵来的水)→预热水泵→激冷水过滤器→激冷环→下降管→激冷 室→预热管线溢流或渣锁斗→渣池。此次华鹤A炉预热水循环先 走小循环;C炉因要先开车,预热水循环走大循环。
1.达到投料所需的工况要求,保证开工投料的顺利进行 2.防止投料前后因温差过大损伤耐火砖及气化炉内件, 进而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9
①气化装置停车后已泄压完成;激冷室降液位至下降管锯齿管口以 下;现场导通系统相关低压氮气及抽引蒸汽盲板;气化炉系统吹扫 、置换合格。
②在气化炉系统抽引正常的前提下,将工艺烧嘴更换为预热烧嘴并 安装完成。
处理:加大抽引。
处理:先停燃料气,查明原因,待蒸汽恢复正常后重新点火。
⑸原因:抽引蒸汽带液严重。
处理:联系调度协调公用保证蒸汽品质或在蒸汽总管末端排气疏水。 ⑹原因:系统漏气等。 处理: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如导淋未关,及时关闭导淋。
19
【
】
在此次烘炉预热中A/C炉出现多次回火现象,
其中C炉在6月30日晚20:25出现预热烧嘴灭火后 多次点火失败,经过近3个小时左右的现场原因查 找及处理,于23:17才再次点火成功,C炉预热 系统恢复正常预热。
25
现场抽引蒸汽总管图片
26
处理措施及结果
【 】
①及时关闭渣锁斗相关导淋。 ②打开现场七楼蒸汽管线导淋就地排放,蒸汽 总管排液。
【
】
经过近3个小时左右的现场处理C炉才再次点火
成功,系统继续恢复正常预热。
27
现场处置图片
28
点火成功趋势截图
29
C炉预热点火成功DCS截图
30
C炉预热异常工况分析
2
原因:此次华鹤整体停车是因为下游单元变换热能力,导致变换工 序不能维持正常工况运行,因此设备需要整体停车后把 预热器切出检修处理。 目的:①主要目的是要把变换入口原料预热器切出检修、 清理、冲洗干净,使其重新恢复良好的换热效果,以满 足或维持现阶段生产工况需求【计划对该换热器在9月 份停车更换】。 ②同时借此次短停之际,各界区抓紧对各自区域 内的缺陷进行集中消缺处理,以保证装置整体能够在9 月份计划检修之前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计划:装置整体从停车到开车前后预计三天左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