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步骤
•向角膜内深入解剖1-2毫米。
•像采用巩膜通道切口一样进入前房 –使人工晶体的移植更容易 –具有更高的感染机会
白内障手术
5. 撕囊
•利用一只钳子或改良的针头将前囊打开,掀起皮瓣,在前囊创造一个持续 的圆形开口。
CCC = 持续的 圆形的 囊膜开口 •手术过程的关键是保持囊膜的完整。 •直径大约是5.0毫米
白内障手术
局部麻醉 将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注射到眼睛周围,易产生麻醉效果, 抑制眼睑和眼睛的运动。 两种最常见的阻滞是: • 球后阻滞 • 球旁阻滞
白内障手术
局部麻醉 球后阻滞 在进行球后阻滞时,需要使用一支3到3.5毫米的针头,将其直接插入到眼球 后方。 •有出血或穿孔的风险 球旁阻滞 将一支较短的针头从下方插入以减少穿孔的风险 •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产生麻醉效果
• 感谢聆听!
手术的替代选择
•病人应被告知白内障手术的替代选择(保持“现状”)
病人评估
病人教育
•关于白内障知识的教育 •原先存在的眼疾及其他和系统疾病对手术的影响 •手术方式和手术风险 •病人需要在知情同意书签字
二、白内障手术
1. 术前用药
•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术前用药主要是为了保证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情 绪稳定和合作。
白内障手术
表面麻醉 现在非常流行。将丁卡因或利多卡因滴入眼睛并渗透进入眼睛内部。 •没有出血的风险 •发生炎症的风险也降低 病人眼球活动度正常,术后能立即视物,但是要求病人的完全合作。
白内障手术
4. 切口
当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选择切口时,外科医师可以选择: •巩膜隧道切口 •角膜缘切口 •透明角膜切口
–每次使用较低的超声能量 –保持足够的吸出
•在晶体核物质被摘除后,通常还有一薄层皮质粘附在囊膜上。 •利用灌注/抽吸(I/A)系统将这些物质清除。 •在这里有多种技术可供选用。
三、人工晶体植入
四、吸出粘弹剂以及闭合切口 完成手术
ThThan感谢聆谢nk you!
–使用止痛药以保持镇静 –使用镇静剂以减轻忧虑 –使用散瞳剂以扩大瞳孔 –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防止炎症 –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白内障手术
2. 病人准备
•用消毒液对病人的眼睑、睫毛和眼前皮肤进行清洁。 •固定病人的头部和颈部,使病人获得最大的舒适度。
白内障手术
3. 麻醉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在白内障手术时,大多数外科医师喜欢局部麻醉多于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一 般用于不适合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的儿科病人或不能合作的成人。
白内障手术
巩膜隧道切口 •伤口能自愈合,不会导致散光。 •长度:3-3.5毫米
• 形状:可以是直线状 —, 微笑状 或蹙眉状
•开始时用钢制或钻石刀在巩膜表面切开一 个达到一半巩膜深度的切口,然后进行解 剖直到角膜缘或角膜以形成一条通道,再 使用钢制或钻石刀以进入前房。
白内障手术
透明角膜切口 •开始时在透明角膜上切开一条长度不一(根据人工晶体的类型)大约3-4毫 米的直线切口。
白内障手术
6. 水分离
•水分离术是通过在前囊下注射BSS溶液将皮质与晶状体其他部分分开,使得 晶状体核能自由转动。 • 层间分离术是通过在晶状体核周围注射BSS溶液使得致密核和软性的核周 物质分开.
白内障手术
7. 超声乳化
•手术中最重要的一步 •几种技术:共同目的是将晶状体核分裂成更小的碎片以便乳化。 •要求:
病人评估
物理检查
•视野检测以记录病人术前视野缺失的程度。 •泪膜检测,因为干眼症能够引起术后并发症 •对角膜和晶体的裂隙灯检查,检查角膜的透明度、厚度和内皮细胞层,检 查白内障的分型和进行核分级。 •对黄斑部的检查。 •检查视神经。
病人评估
屈光度检查
•为了获得最佳的术后效果,术前病人必须进行仔细的屈光度检查以计算人 工晶体的屈光度。 •外科医师有权为病人选择人工晶体的类型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