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集群
组成; ④依赖国家力量的产业区。
第二,以市场导向和协作基础来分类,可将 产业集群分为四类:
①手工艺/传统工业产业群(如意大利的制鞋业); ②组装的生产网络 (如韩国的消费电子装配); ③高技术综合体(或园区); ④基于大企业的工业中心。
第三,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分类
①纵向集群,由产业的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 群,即由产业链条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第一,外部经济理论。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的
企业享受更多的外部经济。 外部性亦称外部效应(Externality) 或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科斯于1937年在《企业 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
(1)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
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是马歇尔从合 作的角度来论述,并首次提出了“产业空间聚集” 问题开始的。马歇尔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一 书中首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 的地域集中和发展的情况,并形成产业区理论。
马歇尔指出,大量具有专业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聚 集在一定的区域内,他们之间的合作是柔性的、 动态的,新思想、新信息、新技术在区域内的各 企业之间快速流动和传播,这些新知识和信息流 动的渠道,主要依赖于本地拥有共同社会文化背 景的当地居民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活动。
②横向集群,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即同类企业的聚集的集群;
③区位指向集群,由区位优势指向形成的产业集 群。
④政府规划的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1.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第一,集群产生的生产条件。 产品技术特点 产品的运输成本 产品差异化机会 第二,集群产生的市场条件。 集群产品的消费特点:替代性强、变化程度大; 集群产品的营销特点:非正规化、量大而价值
案例:玉环汽摩配产业集聚区
从拆仿制造到自主创新,形成上千家汽车零部件 企业。并与捷达、奥迪、红旗、大众、东汽、重 汽等众多主机厂配套,形成门类齐全、品类繁多 的产品结构,目前,玉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强强 联合,组建企业联合体,利用世界汽车零部件产 业正加紧向中国转移的时机,依靠园区强大的集 聚效应,和玉环完整的产业链带来的社会化大生 产优势和成本组合优势,进行大规模的战略集聚, 将玉环汽配产业功能区打造成国内先进的制造业 基地。
低。
第三,集群产生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 共同的文化传统、 行为规则 价值观。 集群内部相互依赖关系, 减少了交易费用 企业家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2.产业集群形成途径
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形成: (1)关键性企业的衍生。 产业链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关键性企业,通过
2.产业集群理论
主要概念 集群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共生关系生活
在同一栖所的不同族群。 一些产业或部门在参与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资源
的过程中,选择了某些特定的地域来集聚和发展, 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的产业区或产业集群。 在这些新产业区内,产业内部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区内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 不断提高,进而使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并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核心:创新和竞争优势
(3)政府规划引导
地方政府积极参与,通过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 产业政策的扶持,对本地产业集聚区的跃升起助 推作用;政府规划引导成立的产业集聚区,都比 较重视产业链条的打造,希望形成一个产业链条 完整的产业集群。
该关键性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 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如福建的闽东地区的电机产业,是在原国营的 闽东电机厂的衍生下形成的集聚区;北京顺义、 密云、昌平,河北的三河等形成的汽车配件产 业区,是在北京现代汽车的带动下形成的。
例如,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入驻各 类企业479家,基本确定了以食品产业为主导产 业,高新技术、轻工机械、商贸物流竞相发展的 产业格局。2009年,计划总投资105亿元,实际 完成投资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6亿元, 实现税收收入15.04亿元。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不是 别的地方形成食品产业集聚区?双汇的关键企业 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产业集聚与集群
一、聚集经济与产业集群
1.聚集经济的特点 (1)区域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聚集经济 第一,产业的空间联系和产业分布关系密切;从规模经济
的角度讲,联系密切的产业分布在一起,可以实现规模报 酬的递增。 第二,聚集外部性对于产业区位的影响意义重大。外部性 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 观者的福利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聚集外部性 使企业具有相互靠近的愿望。 第三,一个企业布局在靠近相关联企业和供应商或需求方 的地方可能具有增进效率或减少成本。 因此,产业分布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体之一,产业聚集 是产业分布的重要趋势。
第三,竞争理论。波特于1998年出版了《产业 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书,从竞争优势的角 度系统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
(2)产业集群的分类
第一,Markusen(1996)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种类型: ①马歇尔式产业区,意大利式产业区为其变体形式; ②轮轴式产业区,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
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 ③卫星平台式产业区,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
(2)中小企业的集中 由于某种共同的低成本和某种特定的地域条件,使得某
种类型的中小企业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从而 形成了具有共生性的中小企业群体。 浙江省的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这类性质的集聚区,是典 型的意大利式的产业集群。 比较著名的产业集群,如大唐袜业、嵊州领带、龙港印 刷、永康五金等,都是这样的情况。 山东临清,有一个轴承产业的集聚区,也是这样的情况。
9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 业的空间聚集。
迈克尔·波特从战略管理和竞争的角度描述和分 析了集群,提出了地区竞争力著名的“钻石”模 型,他特别强调产业集群对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 争力的作用。这标志着产业聚集理论研究的第三 次高潮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