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设计理念之绿色设计石坚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生产大量产品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人们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的责任,各国的环保战略相继拉开序幕,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这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产生少量化、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针对这种要求,设计师应该在绿色设计方面进行深刻探讨。
绿色设计则是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
关键词:理念;进化;关系;绿色设计当人类跨入信息时代,随着科技与经济结构的软化,人们的设计审美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
电子计算机的运用解放了机械化时代对产品形式的束缚,设计师可以更多地在形式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要求又鼓励了设计形式的变化,形色各异的设计成了商家占有市场的策略或设计师标新立异的观念体现。
发生在设计品内在的变化则是人们对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些问题的认真反思和严肃认识,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使设计师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的责任;对人本身的关怀使设计更多地体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设计体现了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在内的多层次需求的关照。
本论文研究的实质,即是对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一、工业设计理念进化与评析工业设计指工业生产领域内的设计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产品的活动。
它既区别于纯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又区别于手工艺品制作和生产中的设计过程,它是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对工业产品进行创新的社会实践形态。
因此,它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经过包豪斯时代的发扬,在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设计行为。
1、工艺美术运动——工业设计的萌芽“工艺美术运动”是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20 年代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以复兴手工艺为己任的设计运动。
它起源于英国,波及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
“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起因是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机械产品的丑陋,在产品装饰上大量借用手工艺的装饰手法,缺少一种合理的装饰形式,以与其内部结构相适应。
“工艺美术运动”对设计发展的最大贡献是发现机械产品的丑陋,并力图寻找一种解决方案,以解决机械生产中技术与艺术分离的问题。
这正是现代工业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我们把“工艺美术运动”称为“工业设计的萌芽”。
工艺美术运动是世界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设计运动,认为机械生产是产品丑陋之根源。
但是他们走的是一条回到中世纪手工业时代的设计老路。
他们的设计方法和风格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工业化之后,摆在设计和现代工业之间的矛盾。
他们的设计尽管十分精美,但仍然复杂,有时显得繁琐,那种充满繁复图案的画面还使观众在接受设计所要传达的信息时遇到障碍。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精致而合理化的设计追求、对于民族的和手工业的设计生产方式的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2、新艺术运动——工业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新艺术运动”是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大陆的设计艺术运动,影响整个欧洲和美国。
在 1900 年的法国巴黎博览会期间整个运动达到高潮。
“新艺术运动”在风格上各国之间有很大差异,但在设计上追求创新,探索和开拓新的艺术精神上是一致的。
在艺术形式上“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它承袭了“工艺美术运动”中流畅的自然曲线和简洁的造型,二者都希望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平衡。
“新艺术运动”也漠视机器生产,因而与“工艺美术运动”有着同样的悲剧色彩,无法真正构造起工业文明条件下技术与艺术、手工艺与机器生产之间联系的桥梁。
3、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现代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是 20 世纪初期到二战结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众多领域相对于传统的一场革命,涉及哲学、文学、心理学、美学、文化艺术、设计艺术等。
设计领域的现代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在穆特修斯倡导下于 1907 年成立的德国工业联盟,在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德国包豪斯等的发展和完善下,到 20 世纪 30 年代趋于成熟,50 年代趋于衰落的一种设计思潮。
由于其在设计艺术理念上注重理性思考、注重产品的功能,因此又称为“理性主义”或“功能主义”。
4、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因此有人把包豪斯看成是现代主义建筑、乃至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核心,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教育的集大成。
包豪斯设计大师的思想和设计实践代表着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主流和趋势。
就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而言,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功能主义原则。
设计的出发点是功能,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方便性和成本核算。
②“形式服从“功能”、“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是现代主义对设计形式的主要观点,追求形式简约和简单的几何造型。
③视设计对象的成本核算、经济问题成为设计考虑的因素之一,以使设计达到实用和经济的目的。
5、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衰落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兴起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从战争的困境中走了出来,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大量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领域,诸如哲学、艺术、文学等对主流文化的叛逆,影响到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艺术领域。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多元化的需要,特别是人们对“生活样式”和“自我意象”的追求,设计艺术也逐渐摆脱了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样式和统一的设计理念,走向多元化和多品味的发展方向。
随着消费者设计意识和个性消费意识的普遍提高,设计不再单纯是厂家和设计师的事情,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和审美追求已经成为左右设计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体工学原理成为设计师进行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产品设计以功能为前提,还要考虑人使用便利和舒适的指导思想,逐渐由产品本身扩展到由产品组成的人为环境。
这一切都决定了现代主义设计注重产品技术和功能、追求统一设计样式、忽略人的个性和心理需求的理念走到了尽头。
其实,设计领域对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反叛和批评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已经开始。
意大利的“反主流设计”、英国和美国的“波普设计”等激进的设计艺术思潮就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向“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挑战的前奏,它引发了一场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建立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艺术思潮,目的就是建立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设计原则、即“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而后发展到包括产品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设计组织。
“后现代主义设计”具有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反理性主义,关注人性;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等特点。
二、设计与人和社会的关系“设计”有两层含义:开拓创新,规划未来。
“设计”自古就有,而“工业设计”是以开拓创新思维方式来规划工业时代的未来社会。
1、设计与生活方式我们所使用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造型高雅、功能齐全、使用便利的产品让我们看起来赏心悦目,用起来得心应手。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会觉得生活很美好。
形状丑陋、做工粗糙、使用不便的产品则让我们感觉处处别扭,既降低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会让我们情绪低落。
优良的产品设计是我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设计师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疑,优良的设计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品质,营造美好、舒心的氛围,培育社会的和谐细胞。
2、设计与社会交流工业设计在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的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和自然交流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之间的交流一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交流,二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物的方式进行的,第二种方式是大量的,普遍的,如各种标志、广告、图形、各种工业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等等,普遍包含了交流的内容。
工业设计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的特点,用各种价值观念探索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时代,工业设计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设计思想也不同。
当今,工业设计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件。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设计,而和谐的设计需要工业设计在正确的理念指引下,放眼全局,释修内功,走向造福于民、服务社会、发展自身的良性循环。
三、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绿色设计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生产大量产品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化国家己开始尝到近十年工业高速发展所结的苦果——地球生态环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急剧恶化。
如今,种类繁多的日用消费品已进入千家万户,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出,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造成废弃的旧工业产品数量猛增。
每年全球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电视机、计算机设备、测量仪器和废旧汽车等工业废弃物被丢进垃圾场。
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人们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的责任,各国的环保战略相继拉开序幕,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这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产生少化、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绿色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下,形成的一股跨地域、跨时代的设计思潮。
资源、环境、人口是当今人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愈来愈重视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决非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资源、人口两大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内在联系。
其中资源问题不仅涉及人类世界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它还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
在此背景下,大多数设计师从深层次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一社会一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发展机制,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
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工业设计的主要趋势之一。
绿色设计着眼于全人类未来的总体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同时,绿色设计中还应考虑为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绿色设计提出了物尽其能 3R 原则,即减量()——“少量化设计原则”、回收()——“再利用设计原则”、和再生()——“资源再生设计原则”。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绿色产品的成本分析;绿色产品设计数据库与知识库等。
绿色产品是指采用绿色材料,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生产的一种节能、降耗、减污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1、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①绿色设计要求产品设计人员合理选材要改变传统选材程序和步骤,选材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而且应考虑环境约束准则,了解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选用无毒、无污染材料及易回收、可重用、易降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