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人的护理查房
• 既往史:患儿家属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先天心脏病”行主动脉球囊扩张术。
• 现病史: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 最高38.5度,热型不规则,伴咳嗽,呈阵发性, 痰少不易咳出,在当地医院于抗炎治疗,效果欠 佳,仍发热,1天前家长发现患儿自头面部出现红 色皮疹,渐发展胸背部,伴声音嘶哑,进食呛咳, 双眼畏光,疑为麻疹,转至我院。
2.气管插管的护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使其位 于口腔中央,更换体位时避免其脱出,固定气 管插管的胶布要每日更换,痰多时随时更换。 3.发热的护理;予物理降温,多喂温开水,出汗 后及时更换衣物及床单,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4.皮肤护理:勤换纸尿裤,破损部位予碘伏消毒 并涂甲紫油,床上不能有硬物,渣屑,床单不 能有皱褶,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大 小便浸润皮肤。 5.基础护理:每天两次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勤 剪指甲。
• 检查:来时CT显示肺部感染重,血常规示白细胞
13.17*109。7月17日胸片示两肺感染较前吸收。7月19日 痰细菌培养示溶血葡萄球菌,不动杆菌耐多药。
• 治疗:入院后予心电监护、呼吸机应用(参数O2:40%, PEEP:5cmH2O,I:E 1:2,SIMV 12次/分),患者无法经 口进食予鼻饲,皮肤护理,遵医嘱抗病毒,抗感染,止咳 化痰,防出血,提高免疫功能治疗。
• 评价:患儿全身皮疹已渐退,部分色 素沉着,无发热,吸气“三凹征”不 明显,颜面部水肿,患儿持续呼吸机 应用中,无人机对抗,肺部无湿罗音, 口腔无柯氏斑,无感染,气囊4-6小时 放一次,每次10-15分钟。
谢谢!
患者基本情况
• • • • • • 床号:812床 姓名:周子轩 性别: 男 年龄: 5月 职业:散童 入院时间: 2013年07月13日 18:00因“咳嗽、咳喘8天, 发热5天,出疹1天”抱入ICU
入院时状况
患儿来时神情,精神萎,反应差,体温37.5℃,心 率150次╱分,SPO280%。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吸气现 “三 凹征”,呈阵发性咳嗽时憋喘明显,伴咳痰,痰液粘稠不易 咳出,全身分布红色斑丘疹,已出至小腿,患儿颈周,双侧 腋窝,双侧腹股沟及肛周皮肤发红伴破损。
麻疹的护理查房
查房的目的
了解麻疹的基本定义和流行病学; 了解查房患儿的基本情况和治疗; 大家共同讨论患儿的护理措施;
麻疹的定义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有:发烧、咳嗽、流涕、 眼结膜充血、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 和全身斑丘疹。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此病的唯一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的2—3天到出疹后的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 有合并症者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的10天。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时借飞沫传 播。(常见) 2、间接传播:通过衣物、被褥、玩具等传播。(少 见) 3、易感性 1、90%的易感者接触麻疹病毒后即可发病。 2、接种过疫苗的人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3、患过麻疹的人可获得终身免疫。 4、人群中有5%的人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 5、婴幼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生后6 个月内具有被动免疫力。 6、有人可患两次以上的麻疹—见于患有免疫 缺陷病的人。
科室讨论
张莉:我补充一点刚刚提到的口腔护理一日两次,现在我们应改善, 对于气管插管12 h以上者,每8小时做1次口腔护理。口腔清洗液 应根据口腔pH值选择,pH值高,选用2% ~3%硼酸液,pH值低 ,采用2%碳酸氢钠,pH值中性时,用1% ~3%双氧水或生理盐 水。必要时在口咽部使用非吸收性抗菌药膏涂擦,防止感染发生 刘雪:我补充一点,患儿的皮肤较嫩,电极片,指脉氧应每日更换, 出汗较多时应随时更换。 主持人张军玲护士长:谢谢大家为李方圆提供的意见,我们要更加的提 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通过此次查房希望大家对三级查房有更深的 认识,作为护士不仅要了解临床表现,治疗进展,我们更应该了解护理 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患者的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宣教,这此次护理 查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及踊跃言言 。
• • • • • • •
护理诊断: 窒息:痰液过多,脱管。 感染:肺部感染。 体温过高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腹泻有关。 预防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感染。 恐惧:患儿小,自己一人在陌生的环境。
• 护理措施
• 1.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翻身拍背,吸痰, 床头抬高30度,翻身时注意气管插管的位 置,刻度,防止脱管,拍背时严禁扣脊柱 按需吸痰,严格五无菌操作,吸痰前后予 纯氧吸入,防止细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心率, 血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