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发展动态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发展动态


1、关键技术
辅助系统智能化
基于一体化监控系统的辅助 系统包括视频、安防、消防、 环境监测、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等。视频监控子系统主要用于 全站的视频监控。系统具备视 音频监控功能、通讯功能、智 能分析功能和智能视频联动等 功能。实现了与一体化监控系 统遥控操作的联动,提高操作 效率和操作的安全可靠性。
• IEC 61850-10
1、关键技术 智能设备——电子式互感器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分类
1、关键技术 智能设备——间隔层装置
(a) 常规站
(b) 智能站
常规站与智能站的保护、测控流程对比图
1、关键技术 智能设备——状态监测
Ø 在一次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及监测设 备,在线给出设备故障预警信号。 Ø 建立专家系统,根据监测信号给出 检修决策,辅助运行控制和检修维 护。
2、技术动态——四统一、四规范 进展情况
检验检测 四统一、四规范样机完成中国电科院集中检测。
企标发布 企标已发布征求意见稿。
试点应用
上海公司已有3座新建站进行全站试点。 浙江公司已召开会议安排各厂家申报基 建站试点工程计划。
2、技术动态——主子站一体化协同
满足智能电网不断发展
提高电网调度和 变电标准化水平 提高电网调度和 变电一体化水平
Ø 每个子机采集 7 个 间隔支路; Ø 过程层网络采用双 环网。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实施方案——主变保护
Ø 变压器各侧与中性点设 置一台子机; Ø 过程层网络采用双环网。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实施方案——保护智能管理单元
功能定位
Ø 为就地化设备提供集中式界面和配置功 能。
技术原则
2、技术动态——主子站一体化协同 主子站协同服务
采用SOA技术,构建调度主站与变电站之间电力实时监控环境的广域服 务总线。纵向贯通调度与变电站,实现各种纵向协同服务的灵活调用和信息 互联互通,为主子站应用协同、主站对子站的全景观测提供支撑。
2、技术动态——主子站一体化协同 主子站图模一体化建模
建立符合调度主站和变电站业务需求的一、二次设备模型,适应主子站各业 务对模型的不同需求,实现主子站设备模型统一描述,无需经过文件转换直接调阅 ,提高图模维护的方便性、可靠性。
<APP Type="XXX-XXXX-DA-1" Describe="间隔测控" Version="V1.01" Time="2016-07-27 14:14:25" CheckCode="AD12FD12"/> <ICD Version="V1.01" CheckCode="AD12FD12"/> <CID Version="V1.01" CheckCode="AD12FD12"/> </IedDesc>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实施方案——线路间隔
二次设备配置
Ø 线路保护 Ø 保护子机 Ø 测控单元 、扩展子机 Ø 操作箱
线路保护
Ø Ø Ø 采用无防护安装 采样、保护功能均在同一装置内实现 电缆直接采样、直接跳闸,断路器信息电 缆直接接入 Ø 与其它设备间通过GOOSE传送信息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实施方案——母线保护
零值死区和变化死区 • 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死区统一通过装置参数中的死区定值进行设 设置方法 置,不采用61850模型中每个值的死区设置。 断路器总位置 合成逻辑
• 三相均为分位,合并总位置为分位;三相均为合位,合并总位置为合位; 三相位置不一致,合并总位置为错误态。
断路器同期合闸方式 • 通过关联不同实例的CSWI(开关控制逻辑节点)实现,不采用软压板 切换方法 方式进行切换。
2018年8月
目录
一 二
关键技术 技术动态 标准动态

1、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定义
GB/T 3015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 采用可靠、经济、集成、节能、环保的设备与设计,以全站信息数字化、 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系统功能集成化、结构设计紧凑化、 高压设备智能化和运行状态可视化等为基本要求,能够支持电网实时在线 分析和控制决策,进而提高整个电网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变电站。
六统一标准支撑
保护、连接器厂家支持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5、维护远程化
二次设备采用无液晶设计,通过安装在控制室的就地化保护智能 管理单元,采用IEC61850统一建模技术,完成对全站不同厂家的就 地化二次设备的远程管理。实现界面集中展示、配置管理、备份管理、 保护设备在线监视与诊断等功能。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6、配置简单化
目录
一 二
关键技术 技术动态 标准动态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解决思路
Ø 就地化 Ø 小型化 Ø 工厂化调试 Ø 更换式检修 Ø 即插即用
技术路线
功能 集成化 配置 简单化 安装 就地化
————————————————
尺寸 小型化 接口 标准化
维护 远程化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1、功能集成化
1
1 4 3
规范软件 版本管理
2 3
统一主站子 站通信服务
4
统一监控 画面图形
2
规范系统 应用功能
2、技术动态——四统一、四规范 设备及内容
2、技术动态——四统一、四规范 测控装置标准化——指示灯、液晶键盘、菜单参数
1. 指示灯数量简化为6个,便于运维巡视; 2. 指示灯颜色简化为2种:红、绿,便于快速区分状态,且与保护 六统一规范保持一致; 3. 正常运行模式下,只亮一个“运行”灯(绿色),其它灯不亮。 液晶分辨率应不小于320x240,尺寸不 小于4.5寸。键盘应至少具备向上、向下、向 左、向右、加、减、确认、取消功能按键。
国电南瑞
许继电气
互换。
长园深瑞
2、技术动态——四统一、四规范 测控装置标准化——应用功能
装置参数、配置文件 • 规范装置遥测、遥信、遥控、同期等运行相关参数的基础上,制定了统
一的装置参数配置文件,实现不同厂家参数配置文件的互换。
采样值处理原则 和电流、和功率 处理原则
• 对于DL/T 860.92采样值报文的接收同步、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进行了 细化。 • 细化了3/2接线方式下和电流、和功率的检修处理机制。
7
1、关键技术 监控系统及高级应用
1、关键技术
站控层:一体化监控系统及智能高级应用 一体化监控系统支持各种数据的接入、存储与快速高效的检索,主要采用统 一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将在线监测、保护、测控、通信、计量、直流辅助系统、 环境监测、视频、安防、环境参量等数据模型标准化。在保证基础数据的完整性 及一致性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全景数据处理平台,为各种智能应用提供标准化规 范化的信息访问接口。 自动化系统 状态监测 PMU 保信子站 …… 一体化 监控系统 调控一体化 生产管理系统
2、技术动态——四统一、四规范 测控装置标准化——信息模型
生成CID文件 工程实施添加私有信 息 不同厂家ICD文件统 一 • 获取相应型号的 ICD文件; • 增加点号映射短地 址等信息。 • 完成配置导出CID 文件供装置使用; • 实现文件的自动校 验和版本管理。
• 统一ICD文件,装 置能力和数据接口 相同; • 经中国电科院检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备案。 <IedDesc devName="XXX-XXXX" devDesc="测控装置">
取消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单间隔保护直接电缆采样、电缆跳闸, 通过功能的纵向集成: Ø 减少保护中间环节,提高保护动作快速性; Ø 减少装置类型及数量,整体降低设备缺陷率; Ø 单装置失效影响范围减小,提高系统可靠性。
智能终端 保护装置 合并单元 保护装置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2、安装就地化
二次设备安装地点从控制小室、户外柜移至开关场无防护安装, 改善装置散热条件,提高装置对环境适应能力,减少装置故障率。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3、尺寸小型化
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装置的小型 化提供了基础技术条件。通过大幅减少设备尺寸,方便现场就地安装, 减少占地面积。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一二设备间的融合。
SOC芯片技术
338*209*85
2、技术动态——就地化保护 4、接口标准化
规范连接器类型、连接方式、统一尺寸,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互 换和互联;规范装置对外接口定义。简化运维检修,减少调试及检修 复杂性,降低误碰、误接线可能性。利于实现二次设备更换式检修, 实现不同厂家同种类型设备的互换。
特征:
ØIEC 61850 Ø一次设备智能化 Ø一体化监控系统与高级应用
1、关键技术 IEC61850
标准的数据模型
• IEC 61850-7-3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 IEC 61850-7-2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 IEC 61850-8-1、-9-X
通用变电站配置语言
• IEC 61850-6
一致性测试
② 热设计技术
关键 技术
Ø Ø
④ 防腐蚀、防振动、防电磁干扰
无防护安装二次设备进行盐雾实验,试 验周期为96小时。 能抵御GB/T 11287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 级的振动要求。
寒冷
浸水
盐雾
高温
2、技术动态——四统一、四规范
统一装置外 观和接口 统一装置 使用界面
规范装置 参数管理 规范产品 质量控制
2、技术动态——四统一、四规范 测控装置标准化——版本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