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日本、北欧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日本、北欧


美国工业设计 美国基本从来没有出现过政府积极 支持设计的情况,设计在美国完全是 一个私人化企业行为和单纯的市场经 济行为。美国现代设计的最辉煌时期 应该说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通常称为两次大战中间阶段。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美国促进工业设计和其他设计活动发展的唯一动力是—— 经济的活力, 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增加——设计发展; 反过来, 经济衰退——市场萎缩——设计退步。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二战后日本设计
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
背景: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 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
后来居上的原因: (1)寻求“日本风格”得到政府和业界的重视; (2)国际间设计交流频繁; (3)建立了完善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2)现代设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本现代设计——日本的现代设 计是完全基于从外国,特别是从美国和欧洲学习的经验发展而成的。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日本设计风格和特点
紧凑性 轻便性和便携性 直线性形式 选择性 减少主义特征 模数体系和标准化特点 从内向外的设计模式 从细节到整体的设计模式
二战后日本设计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二战后日本设计
日本文化中出现这种双重性,或者折衷性的原因比较复杂,大约可以归纳为几个因 素:
1)因为日本总体文化中的模式和类型众多,日本人珍惜他们辛辛苦苦学习和发展出 来的每一个文化体系、每一个文化模式、每一个文化类型,不希望、也努力做到不会 出现以某一个文化类型、体系压倒另外一个的情况,尽量做到兼收并蓄,尽量做到文 化的多元化,所以他们使每一个模式与类型都得到发挥。
美国工业设计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二战后日本设计的发展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前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设计活动。日本从1868年的明治 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运动,逐渐进人工业化时代,19世纪末叶已经把国 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甲午战争以后占领台湾,日俄战争以后开始进入辽东半岛 ,1910年兼并朝鲜,直到1931年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基 本没有进人过真正的和平经济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因而 ,虽然有过一些零碎的设计探索,但始终没有能够进人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日本的 真正的设计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1953年结束的朝鲜战争之后的事。
2)另外一个因素,是日本人的哲学观念影响。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二战后日本设计 2.发展状况:
日本用了很短的时间,从1953年前后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到80年代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不但日用品设计、包装设计、耐用消费 产品设计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连汽车设计、电子产品设计这类需要高度技术背景 和长期人材培养的复杂设计类别,也达到国际水平,使世界各国对日本设计另眼 看。
点,熟悉二战后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掌握二战后各国的设 计风格。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中国大学MOOC平台 ——人人爱设计——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雷蒙德·罗维
美国工业设计 巨大的消费市场带来了各厂商间的竞争,制造商自觉重视产品的艺术形象 ,要求艺术家给商品一个漂亮的外貌以促进销售。因此,美国在20年代便走上 “艺术的商业化与商业的艺术化”的道路。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不少日本产品在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一些日本厂商将新技术作为市场 竞争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仅靠技术上的新奇就无法生存。
例如:外壳上直露的螺钉,使人觉得细节上欠考虑。这就迫使日本的生产厂家重视设计 ,改善产品的形象。这大大促进了日本高技术产业中设计的发展。
第七讲 二战后的设计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二战后的设计
主要内容:
国际主义风格
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波普”设计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重点 国际主义风格、“波普”设计和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难点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及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熟悉国际主义风格、高科技风格和波普设计的特
日本风格: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低廉的价格、无微不至的细节。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二战后日本设计
综观日本的设计总体,可以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 传统的、温煦的、历史的;另外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可以把这两种 设计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1)传统设计:这是基本基于日本传统的民族美学的、宗教的、讲究信仰的、与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美国工业设计
德雷夫斯 人机工学(“人类尺度学”理论),赋予产品合理的造型。 雷蒙德·罗维 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周刊的设计师 中国大学MOOC平台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这些美国制作的产品把美国的通俗、大众文化 以非常具有侵略性的方式带到全世界,它们展 示了一种新的面貌― 美国生活方式,也就是消 费文化的方式,把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消费社 会以华丽的光彩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影响了 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各国的设计。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美国工业设计
——美国的设计概念不同于欧洲——
“我们没有贵族血统,因此我们不可避免 地形成这样一种性格:我们将自己塑造成 金钱贵族,我们的财富便是君主国家的纹 章。”相当准确地道出了美国设计商业化 道路的特征。
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 日本、北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