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友情提示:1.全卷分卷Ⅰ和卷Ⅱ,共4大题,35小题,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Mn-55 Fe-56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A.臭氧B.二氧化硫C.PM2.5D.二氧化碳2. 仔细观察下列四副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 B. C. D.3.2019年1月4日,“玉兔二号”登录月球背面。

月球表面绝大部分月壤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

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

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A.空气B. 矿物质C.腐殖质D. 水4.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5.图示分析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6.小科在课外兴趣活动课中将数枚一元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B.“硬币桥”中间磁性最强C.“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D.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7.科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 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 2: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C.2H :2个氢元素D.O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8.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措施中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A. 给温室内农作物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B. 适时给温室内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C.白天温室内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光合作用D.温室内尽量保持一定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9.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

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据图回答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生成了单质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D. 参加反应的“” 与“” 的分子个数比为2:310.地质学家在浙江的西北部发现了稀土矿,其中含有一种元素钪,钪呈银白色,质软,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

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

下列有关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产量少 B. 稀土矿是一种混合物 C. 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 D. 钪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1.下列关于图片中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磁石的南极B. 图乙:将变阻器滑片右移,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会增加C. 图丙:使用测电笔时,用指尖按住上端的金属帽,会发生触电事故D. 图丁:条形磁体的a 端为N 极,b 端为S 极12.对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探究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将实验用的土壤充分干燥。

21 Sc 钪 44.96B.乙图: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某生物叶的下表皮时,观察到表皮细胞a中含有叶绿素。

C.丙图: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发现叶片表面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丁图:放大镜观察椴树枝条的横切面,c处为质地坚硬的木质部。

13.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14.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神奇转框”,金属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磁性金属柱形物两侧。

金属柱形物与电池负极相连,金属框就可以绕电池自由转动。

“神奇转框”与四个选项中对应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15.如图是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B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B.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D.断开开关S后,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一定不会触电16.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A.64gB.80gC.18gD.9g卷Ⅱ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17.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如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

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请回答:(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18.如图所示,将一根金属棒ab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让金属棒在磁场中做▲(填“左右”或“上下”)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如果让金属棒反方向运动时,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刚才▲,说明▲。

19.2019年3月30日18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1)消防员开辟防火带(如图),是为了▲(填字母);A.隔绝空气B.隔绝可燃物C.降低温度D.便于运水(2)山林中遇火灾且被火势包围时,要选择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填“顺风”或“逆风”)冲过火线。

20.小金同学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①—⑦是所进行的各个步骤的示意图(顺序打乱了)(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金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2)请按照实验步骤先后将图片重新排序▲。

⑦脱色21.请深深地吸一口气,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

(2)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哪个生理过程?▲。

22.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图1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2)图2实验中,▲(填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3)图3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填序号)。

A.试管内液体上升 B.试管变瘪C.试管内液体变红 D.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3.将质量均为6克的新鲜萝卜条(形状大小相同)6块,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

3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其质量,数据如下表:(1)该实验中使用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不同。

(选填“土壤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2)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细胞液浓度最接近▲。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4分)2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和研究气体的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G(1)如果采用F装置试验氧气的性质,收集氧气时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填序号及理由)。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3)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选用G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

收集时气体应从G装置的▲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25.如图为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1)实验组 1、4或2、5或3、6想要探究的影响因素是▲;(2)在进行实验组 5 的实验之后,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组6的实验,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断开开关 S;②闭合开关 S,▲;③用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并记录数目;(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用到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书本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乙)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50厘米2、高20厘米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操作过程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厘米处。

③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④通电加热红磷,充分反应后,待冷却到原来的状态,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相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写出该实验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操作④结束时,与装置A中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填整数)。

(3)操作④中,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27.已知水生植物能直接吸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在20℃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随着浓度和温度升高,分解速度会加快。

【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体积和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的关系”。

【实验仪器】100ml量筒、漏斗、5只剪掉上部的可乐瓶,具体组装见图甲。

【实验步骤】步骤①取5只剪掉上部的可乐瓶分别编号1、2、3、4、5;步骤②将每个可乐瓶内分别装入1.4千克浓度不同的碳酸氢钠溶液;步骤③每个可乐瓶中放入10.0克生长旺盛的金鱼藻;步骤④将装置都在置于20℃阳光下光照1.5小时并收集气体。

【实验结果】如图乙(1)要收集氧气,下列对量筒操作正确的是(▲)。

A.直接使用空量筒罩在漏斗上方B.装满碳酸氢钠溶液罩在漏斗上方C.装满清水罩在漏斗上方(2)根据图乙中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和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发现:随着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量_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该实验成果,使金鱼藻放出氧气量达到最佳,应采取的合理措施为___▲____。

28.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科研人员为弄清到底是缺哪种元素诱发苹果小叶病,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洗净根部的苹果幼苗分成三组。

②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培养缸A,在培养缸BC 中分别加入相应的培养液③将三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培养缸中。

④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分析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