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细管理严格依法行政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而努力奋斗!——在2013年市容环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武功县城乡市容环境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宏民(2013年2月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13年度全县城管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
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再添措施,动员全局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崭新的姿态,创新的举措,全新的面貌,奋发努力,狠抓落实,为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打造和谐、宜居、美丽新武功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凝心聚力,真抓实干,2012年城管工作成效显著2012年是我县城乡市容环境管理局承前启后之年,大事多、难事多。
一年来,城管工作风雨征程,春华秋实,全局上下以事不避难、勇于面对、奋发进取的精神,力克体制性束缚、机制性障碍、保障性困扰,破冰解难,全力推动。
一年来,局党组和全局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下,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武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打造清新美丽新武功为发展目标,以巩固省卫成果为己任,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管理,下大力,举实措,求实效;全局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勤奋努力,无私奉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容市貌明显改善,环境卫生整洁靓丽,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断深化“四城联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了新提高。
从强化管理、提高服务入手,完善了环卫管理、清运作业等制度,规范了城区道路、商场超市、建筑工地出入口、城中村清扫保洁和公厕卫生标准;县城区域内,强化统一垃圾容器、统一清扫保洁、统一收集清运、统一规范化处置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模式;加强日常管理,推行绩效考核,环卫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去年以来,全局上下精诚团结,乘势而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
一是精细化服务。
在不断强化集中清扫与分散保洁的清扫保洁制度,做好日常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开展以大整治、大清运、大清扫、大清洗、大刷新为主题的“五大”治理活动,一年来,共清运县城各类垃圾45170余吨;不断延伸清扫保洁区域,及时给普小路、工业园区等新增路段招聘了清扫保洁人员,使清扫保洁面积由原来的85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96万平方米,同时加大对城中村清扫保洁工作的检查督导力度,努力推动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城市化的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对路面定期洒水压尘和清洗,形成了长效化、正常化的良好运行机制,全年共清洗路面5380万平方米,冲洗绿篱绿化带830万平方米,清理车站广场、人民路、北环路雨涝淤泥66吨;刷新县城各主次干道人行道沿40公里,刷白圈红行道树木9500余棵;刷涂和清理野广告2820余处,刷新临街墙面1100余平米。
二是精细化管理。
实行网络化管理模式,提升“四包”责任书的签订率和覆盖率。
年初和城区12条街道3000余门店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全局同志按照6个责任片区,48个责任路段将签约单位门店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结对网格式管理,确保了管理责任的落实;加强各商场、酒店的环境卫生管理,积极引导城区各商场、超市、酒店等自备封闭式垃圾收集容器,从源头上治理垃圾乱倒行为,确保城区干净整洁;强化城区建筑工地管理,要求各建设工地对出入口进行硬化并配备冲洗设施,严格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坚决杜绝车辆带泥上路;加强对过境城区易撒易漏车辆的管理,全年共纠违1170余起,处罚230余车(次);强化监督责任考核机制,不断健全管理人员和清扫清运岗位责任考核档案;适时召开环卫工人会议,合理划分清扫路段,调整作息时间,并与环卫工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加强清扫保洁影像督查工作力度,对保洁工作不到位和坐岗等现象进行公开曝光,有力促进了工作;积极开展示范岗位创建活动,全年共创建市容环卫示范街条(人民路、后稷中路、苏武大道),门前“四包”市容卫生责任先进示范店个。
三是精细化达标。
今年以来,我局以全力稳控省级卫生城市的各项指标为基础,为“四城联创”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坚持垃圾上门巡收,密闭运输,便民利民;垃圾清运,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化建设,认真贯彻和落实《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武功县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和《武功县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使我县的环境卫生各项指标都落到了实处。
——过去的一年,我们突出重点抓整治,市容市貌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市容市貌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坚持疏堵结合、管教并举的原则,实行错时工作制度,深入开展集贸专业市场,夜市市场,瓜果市场,年货市场,出店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活动。
加强了空班时段的轮班值守责任制度,执法大队继续坚持“5+2”模式(即:5个正常工作日,2个双休日)不动摇,强化夜间城区巡查及夜市管理,确保管理服务全天候,无空档,无盲区,无漏洞,使市容秩序的管理日趋常态化、正常化;开展夏季临街夜市市场整治活动12次,瓜果市场整治活动16次,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合理设置了后稷西路、兴庆路瓜果市场疏导点9个,规范设置了后稷西路年货市场一条街,缓解了市场容量小,管理压力大的矛盾,达到了市容和繁荣的和谐统一。
严格进行出店占道经营管制,开展出店占道经营专项治理活动56次,取缔出店占道经营现象1210余处,达到了常态化管理的目标,清理不规范户外横幅广告357条,城市空间容貌整肃有序。
全力组织参与城区撒漏车辆综合治理活动,会同交警、交通、公安、路政等部门查处纠违撒漏超限车辆360余辆,维持了良好的城区交通秩序,净化了城区的环境。
积极组织开展“环卫体验日”活动,号召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走上街头清扫保洁,整治卫生死角,全民关心支持环卫工作,参与市容环卫事业的良好风气蔚然形成。
——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迎检求创新,城市管理在重大活动中保障有力。
以迎接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迎检预案》,形成了多科室、多层次的紧急联动机制。
精心组织,靠前工作,贴近式服务,认真组织迎检活动。
仅去年,我们成功迎接了国家、省、市各类检查、会议、活动190余次,使过去的突击式整治工作日趋正常化、长效化,特别是在全省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现场会、市委“六届二次”全委观摩会等重大活动中,我们全员参与,精心准备,树精品意识,创迎检精品,以高规格迎检活动促进日常工作的提升,以高品质的日常工作保障迎检活动的成功顺利开展。
创新思路,在品质提升中求突破。
群众满意就是工作标准,是应对和解决新形势、新问题的自我挑战,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谋求新方法新措施。
去年春节、国庆、中秋等重要节假日期间,我们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对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治理;年底,又积极组织了为期60天的冬季城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迅速掀起冬季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热潮,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面貌,其间,共清扫路面850万平方米,出动车辆70台次,出动人力660余人次,清运各类垃圾120余吨,做到了主次干道,公共场所,背街小巷,立交涵洞,市内城郊全覆盖,显示了我局超强的战斗力和饱满富有激情的精神状态,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过去的一年,我们狠抓舆论引导,强化对外宣传,大力营造城管工作快速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加快城管信息化建设步伐,安排专人参加网站建设维护培训,适时对局网站进行及时维护,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传、更新;积极应对社会各界的监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传阅、整改和回复;注重舆论导向,及时上报信息,对我局工作中的新做法、新进展、新成就及时上报进行宣传报道,去年以来,我们向县委信息科上报各类信息17篇,采用17篇;向《陕西农村报》、《咸阳日报》、《咸阳调研》报送专题信息5篇,均被采用,为上级领导及时掌握我局的工作动态、全方位准确宣传我局的工作业绩和展现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咸阳电视台、武功电视台对我县对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进行考察报道、制作了题为《环卫工人的一天》电视专题片,在环卫工人中树立了典型,为凝造全县上下理解环卫、支持环卫、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全局上下齐心协力促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风貌得以充分展现,赢得了甘肃、安徽、榆林等省内外同行业兄弟单位的热切关注,武功城管工作的名片效应不断凸显。
——过去的一年,我们注重民生抓建设,垃圾中转站项目全面启动。
计划投资1850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通过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已经市发改委审批立项,今年将全力予以实施建设。
该项目是我县生活垃圾处理场的配套工程,项目的建设,旨在全面推进我县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缓解城乡垃圾转运压力,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项目计划占地面积5000 m2,分为设备安装和土建两部分,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中转量200吨,土建部分主要包括压缩厂房、综合办公楼、高架桥等,总建筑面积1745m2,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卸料平台、垃圾集装箱及运输车辆等。
项目建成后,可缓解我县城垃圾清运车辆少、运距长、成本高、运输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改善县城周边环境卫生,提升我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过去的一年,我们加大投入促民生,不断提升环卫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为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我局通过多方争取,一是投资4万余元,在城区人民路东段改建了标准化环卫工人休息室1所,室内设洗手间、换衣间、休息室,配备了饮水机、坐椅、风扇等,旨在为一线环卫工人提供方便,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县环卫工人没有临休、遮风避雨场所的历史。
二是投资近70万元新购置的集“冲、吸、扫、收”为一体的多功能洗扫车已正式投入运营,极大地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改善了我县清扫保洁工作条件,提高了环卫作业质量,减少了二次扬尘污染和可吸入颗粒物,实现了我县环卫机械化清扫率零突破。
三是投资15万余元为城区人民路、后稷路、邰青路、邰城路等主要路段添置果皮箱、果皮桶150个,封闭式垃圾箱6个,方便了群众,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去的一年,我们不断完善公厕管理机制,日趋优化便民设施。
2011年12月7日,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指导下,我县部分公厕移交我局进行管理。
我局接管公厕后,及时对公厕进行了修缮、刷新,对室内外及公厕周边环境卫生进行了及时清理,特别是对木材公司半坡公厕进行了粉饰,门头进行了刷新;积极走访调研,认真探索公厕管理工作思路,制定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公厕管理制度;加大对公厕管护的力度,安排专人对公厕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按时开关门,并及时做好公厕环境卫生和灭菌消杀工作;对公厕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安排专人对公厕运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检查中发现的服务质量不到位、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公厕责令整改,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并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公厕内外干净整洁,市民如厕舒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