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了解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熟悉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掌握前列腺增生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概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简称前列腺增生,又称为良性前列腺肥大。
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为主的下尿路症状。
3()、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
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
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
腺体间质有轻度增生组织,结构以增生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并有增大的腺囊、增生腺管上皮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形成间质腺样组织的混合性结节。
4(5)、一般35岁开始增生,50岁出现症状。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6)、病因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发病的基础。
随着年龄增长,睾酮、双氢睾酮及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和失去平衡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
6(7)、发病机制前列腺为雄激素依赖器官,它的成长、发育与功能的维持都需要睾丸供给适当水平的雄激素,双侧睾丸切除后前列腺萎缩,细胞凋亡,给予外源性睾酮后,前列腺又恢复正常。
雌激素与前列腺增生也有关系雌二醇可增加组织对双氢睾酮的吸收与转化,雌激素还能增加雄激素与受体的结合。
7、(8、9、10)病理生理总结前列腺增生→尿道梗阻(排尿困难)→逼尿肌增厚→膀胱扩张→输尿管返流→肾积水、肾功能受损8、(11)临床表现尿频: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夜尿次数增多。
进行性排尿困难:最重要的症状。
起尿缓慢、排尿费力,射尿无力,尿线细小,尿流滴沥,分段排尿及排尿不尽等。
尿潴留:受凉、饮酒、劳累等诱发腺体充血水肿发生急性尿潴留。
其他症状:血尿、并发感染或结石可有膀胱刺激症状、肾积水、肾功不全、痔、脱肛及疝等。
9、(12)辅助检查B超:可测量前列腺体积,正常2×3×4cm。
是否突入膀胱。
直肠超声准确,腹壁超声测残余尿。
尿流率学检查:可确定前列腺增生病人排尿的梗阻程度。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用以排除合并前列腺癌。
肛门指诊: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检查手段。
10、(13)治疗-药物治疗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哈乐、高特灵5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非那雄胺)、爱普列特激素:已烯雌酚、苯甲雌二醇、黄体酮。
降低胆固醇药物植物药:一类是植物类制剂,如保前列、护前列、通尿灵等;另一类是花粉类制剂,如舍尼通、塞尿通等。
11、(14)手术治疗12、(15)治疗-其他疗法包括:激光治疗——绿激光经尿道气囊高压扩张术经尿道高温治疗体外高强度聚焦超声前列腺尿道支架网等。
13、(16)护理诊断恐惧/焦虑:与角色地位受到威胁、担忧手术及预后有关。
疼痛:与手术、导管刺激引起膀胱痉挛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尿路梗阻、留臵导尿、伤口引流不畅、术后免疫力低下有关。
排尿型态异常:与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损害、留臵导管和手术刺激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与术后膀胱痉挛、尿液引流不畅、凝血功能不良、便秘有关。
14、(17)护理措施-非手术或术前护理一般护理引流尿液:残余尿量多或有尿潴留致肾功不良者,应留臵导尿持续引流。
心理护理: 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各种手术方法的特点检查心、肝、肺、肾功能防止感染:每天测体温4次,遵医嘱用抗生素。
疗效观察:一般药物治疗3个月可见效,应嘱病人坚持用药。
扩张尿道:电切术者尿道须通过F24探子。
15、(19)一般护理每日询问病人排尿情况。
嘱食用粗纤维、易消化、高营养食物。
忌饮酒及辛辣食物。
多饮水,严禁憋尿。
严重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应及时配合医生施行导尿或留臵导尿,必要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对留臵导尿或膀胱造瘘病人,每日膀胱冲洗1~2次。
冲洗原则:无菌、微温、低压、少量、多次。
16、(20)护理措施-术后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膀胱冲洗的护理:(术后护理的重点)膀胱痉挛的护理不同手术方式的护理预防感染:每日用消毒棉球擦拭外尿道口2次。
并发病的预防和护理17、(21)膀胱冲洗膀胱冲洗用于前列腺摘除术或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手术后,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及长期留臵导尿的病人。
经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内进行冲洗。
冲洗液一般选用0.02%呋喃西林液或灭菌等渗盐水。
手术后一般需要持续膀胱冲洗,每分钟>100滴,1~2日后根据尿色转淡,滴速可逐渐减慢。
长期留臵导尿管或臵膀胱造瘘管的病人,一般每天冲洗2~3次,每次200~300ml。
如果尿液混浊,血尿较明显,可增加冲洗次数。
18、(23)开放式前列腺切除后护理维持膀胱冲洗顺利:保持通畅,观察记录,适时拔管,提肛运动恢复习惯排尿需2月。
促进伤口愈合: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与干燥。
加强营养改善全身。
耻骨后引流管3-4天拔除;耻骨上前列腺切除后5-7天、耻骨后前列腺切除后7-9天拔出导尿管;术后10-14天拔除膀胱造瘘管。
拔除膀胱造瘘管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瘘口,排尿时用手指压迫瘘口敷料以防漏尿。
协助病人调适身心:术后有性功能障碍、逆行射精,排尿失去控制常尿湿衣裤。
19、(24)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用三腔气囊导尿管控制前列腺窝出血。
持续膀胱冲洗3天。
尿量的观和记录察:有无排尿不畅和血尿。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多饮水。
尿量=排出量-冲洗量。
TUR综合征:稀释性低钠血症。
应减慢输液,利尿脱水,给高渗盐水并对症。
防止感染: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尿道口护理早晚各1次。
20、(25)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护理补充液体: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疼痛的护理:一般止痛药无效,可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解痉镇痛,或静滴1%普鲁卡因,或在冲洗液中加入1%利多卡因,口服泌尿灵等。
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辅加纤维食物。
TUR-P术后3-5天尿色变浅可拔管,拔管后勤解小便,避免增加腹压,避免继发出血和心脏并发症,不要立即下床。
出院3个月内避免大运动量、酗酒、精神刺激,定期复查尿流率。
21、(26)前列腺术后并发症护理出血:手术后最初几天通常会出现血尿,术后第一天会有鲜血,以后逐渐清澈。
出血也可能出现在手术后6~10天,此时出血的原因可能是组织坏死,或是用力解大便及久坐所引起。
TUR —P术后3周因感冒、酗酒、刺激及活动量增加致电凝痂皮脱落出血。
①动脉出血:尿液呈鲜红、黏稠及多量的血块,易堵塞尿管。
病人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皮肤湿冷和苍白,通常需要紧急做外科手术。
术后1周下床,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内压,禁止灌肠或肛管排气。
血栓和栓塞:鼓励病人翻身和适当地施行腿部活动,当病情允许病人离床活动时,应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预防血栓形成。
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尿意频繁。
多因逼尿肌不稳定、导管刺激、血块堵塞冲洗管引起。
应维持导尿管通畅、术后留臵硬膜外麻醉导管给吗啡、给予解痉药物、离床活动、告诉病人勿做排尿动作。
严防术后反复插尿管致前列腺窝感染。
22、(27)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康复指导心理指导23、(28)生活指导应避免受凉、劳累、饮酒、便秘以防急性尿潴留。
避免久坐。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应及时、彻底治疗前列腺炎、膀胱炎与尿道结石症等。
术后加强营养,进食含纤维多、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性生活等,防止继发性出血。
24、(29)康复指导术后前列腺窝的修复需3~6个月,因此术后可能仍会有排尿异常现象,应多饮水,定期化验尿、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量。
指导病人有意识地经常锻炼提肛肌,以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功能,防止溢尿。
方法是:吸气时缩肛,呼气时放松肛门括约肌。
25(30)心理指导前列腺切除术后常会出现逆行射精,但不影响性交。
少数病人出现阳痿,可先采取心理治疗,同时查明原因,作针对性治疗。
26、(31)观察及防止手术后出血:是手术后护理的重点固定从尿道引出的三腔气囊导尿管的肢体应保持伸直外展15°,不得随意活动或坐起,维持牵引时间为8~10小时。
密切观察导尿管引流的血尿情况血尿明显时,应检查气囊内充液情况(一般应保留液体20~30ml)及牵引是否松脱,全身应用止血剂,必要时手术止血遵医嘱给病人口服缓泻剂预防便秘,手术后1周内禁止灌肠或肛管排气,以免刺激前列腺窝出血。
27、(33)膀胱冲洗护理要点:手术后立即将三腔气囊导尿管连接于密闭式膀胱冲洗装臵,进行持续的冲洗,防止凝血块形成和感染。
冲洗液常选用无菌等渗盐水早期出血较多,故冲洗速度要快,以后根据出血量多少随时调节冲洗速度冲洗不畅,可能为血块堵塞,可用无菌注射器适当冲击或抽吸血块,以保持冲洗通畅气囊导尿管一般在手术后10天左右拔除。
拔除尿管后,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注意询问病人排尿情况。
28、(34)TUR 综合征原因:由于电切不是在直视下进行,为保持手术野清晰和冲出切割下的组织,必须在电切过程中不断进行冲洗,大量的冲洗液被吸收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和水中毒。
症状:病人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抽搐、昏睡,严重者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
预防:术中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和冲洗液量治疗:应减慢输液,利尿脱水,给高渗盐水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