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案文档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案文档

青岛科技大学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性质:必修授课教师:吴汝林教师职称:高级工程师授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授课时数:32学时教学日期:2010/2011学年第2学期采用教材:化学制药工艺学授课方式:课堂辅助多媒体教学第一章绪论本章说明:1、本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内容;熟悉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了解化学制药工业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2、本章授课的主要内容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化学制药工业与其它化学行业的区别,对目前化学制药的世界发展动向保证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建立化学合成药物研究及生产的方法和途径。

以典型案例讲解,明确化学合成药物工业化生产的知识,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章重点: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及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

本章难点:新药研发的步骤和程序。

4、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5、参考教材:陈建茹主编,化学制药工艺学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王效山王建主编,制药工艺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第一节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什么是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化学合成药物的合成路线,工艺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

涉及学科: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化工过程及设备,它与其它化工学科及医学、生物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内容1 制定出药物及其工艺路线(包括仿制药物和创新药物) 研究方案依据遴选药物周密的调查研究如药理作用临床疗效药物特性已有的合成路线等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信息搜集工作,创造性的设计及选择出工艺路线。

2 开展实验室工艺研究对单元反应操作方法工艺技术条件设备要求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三废”防治等进行考察,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最后形成实验室工作报告3 中试放大确定生产工艺的工业化生产线4 试生产稳定后制定出该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三、合成药物生产特点1 品种多、更新快2 生产工艺复杂3 需要的原辅材料多4 产量一般不大,基本上采用间歇生产方式5 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基本上与其它化学工业有相似的生产特点,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许多原辅材料、中间体又常常是易燃易爆有毒,因此对防火、防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及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常有特殊要求,常常是数吨、数十吨原辅材料才出一吨成品,因此“三废”处理量大,如何降低“三废”也是工艺研究的内容四、本课程学习应掌握的内容掌握:1有关化学制药工业中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改革及其评价方法2 掌握中试放大、生产工艺规程及安全生产技术的专业知识3 了解化学合成药物的生产特点、工艺研究技术、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的考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分析和解决医药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 熟悉药厂“三废”防治的知识5 做到因地制宜,选择和设计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及最佳工艺条件,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如新华制药的PPA生产线,因技术水平高控制全国市场。

并熟悉工艺流程和车间工艺设计的知识。

第二节化学制药工业具备的特点一、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1、化学制药工业是一个以新药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的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其它工业。

新药研究和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制新颖的化学结构类型的新化学本体(NCEs)(突破性新药开发研究);(2)、模仿性新药创制,记载不侵犯别人的专利权的情况下对成功的突破性新药进行较大的化学结构修饰,获得新化学本体;(3)、对已知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延伸性研究开发);(4)、应用生物技术开发新的生化药品;(5)、现有药物的药剂学开发(新辅料、新剂型、新的给药系统和复方制剂);(6)、新技术路线和新工艺的开发。

在审批新药时-------原料药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都是重要的内容。

2、化学制药工业是利润比较高、专利保护周密,竞争激烈的工业。

国际上保护新药的专利法是一种很全面的专利保护,在专利期内别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或生产工艺都不可以进行仿制,也不允许在此专利的基础上创制新剂型或新的复方制剂。

1993年1月,我国开始实行新的专利法,对药品实施专利保护。

熟悉各国的专利制度,掌握药品的专利保护方法,就可运用专利法为新药研究开发服务。

新药的开发研究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高投入、高风险和长周期10-15年时间,投入3-5亿美元,从10000种化合物中产生。

1990-1996年------日本新药上市98个,美国62个,中国2个。

(2)通用性强,利润年回报率高(3)仿制比较容易二、化学制药工业在化学工业中地位1、化学制药工业发展历史三十年代磺胺药物问世四十年代抗菌素出现,五十年代激素类药物应用,六十年代半合成抗菌素发展起来七十年代新有机合成试剂、新技术、新反应的应用,促进了复杂的天然药物的合成,使合成药物的品种和产量迅速增长。

近年来医药工业发展更快,高效、特效、速效、低毒药物品种不断增长,适应医药治疗的需要,品种更新速度加快,但研究开发的费用也成倍增长。

受专利保护的新药越来越多。

2、占有的地位化学制药工业发展速度不仅高于整个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速度,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产业,也是最具有经济活力的产业之一。

第三节国内外化学制药工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向一、国外化学制药工业发展特征和趋向当今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可以概括为:高技术、高要求、高速度、高集中,其中主要特征是--------高技术。

1、新药研究开发竞争激烈(1)、新药层出不穷,品种更新加快。

如奎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程序:①临床前研究与IND(申请作为临床研究用新药)主要任务是---系统评价新的候选药物,确定其是否符合进入人体临床实验的要求。

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

包括药学研究和病理毒理研究。

药学研究---包括新的候选药物的分析鉴定、质量规格和标准的制订,剂型的研究,放大实验及稳定性研究。

病理毒理研究---包括药效学研究,病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的研究。

一般药理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和特殊毒性的研究。

如药学研究中,药物的分析鉴定,包括化学结构分析(UV、IR、核磁共振---1HNMR、12CNMR)、质谱(HS)等。

②临床研究与NDA(申请作为注册新药)一般分四期进行,我国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正常健康人身上进行,应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制定出安全给药方案。

第二期------对照治疗实验及扩大对象实验。

第三期------新药试产后的安全性观察期。

(2)、阿新药创制难度越来越大,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开发投资和风险性加大。

(3)、制药工业作为一个高技术行业,需要高知识含量。

研究人员的的学历越来越高。

2、巨型企业增多3、重视科技信息,开展预测及新药评价工作国外制药工业企业的发展更多的依靠发明创造和专利保护。

为了研究开发出新品种或先进的生产工艺,信息成为制药工业企业的中心环节,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新药评价,确保药品生产的规范化发展。

二、国内化学制药工业发展特征和趋向1、我国的化学制药工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从生产、经营、科研、教育、设计、质检等比较配套的工业体系。

2、从仿制国外的合成药物开始,我国的化学制药工业已开始向创新化学合成药发展,但目前仍处于仿制性开发为主的阶段,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产品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

3、企业的发展正向大型化和规范化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了一定的位置。

4、传统药品(中药)与现代药品(西药或化学合成药)竞争加剧,走中西药结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合成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新药研究和开发主要包括那些方面?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程序?什么叫模仿性及突破性新药研制?3、阐述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第二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本章说明1、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及评价方法;熟悉光学异构药物拆分的基本方法;了解功能团的引入、转化及不对称合成的基本原理。

2、本章授课的主要内容(1)药物工艺路线的定义,理想药物的工艺路线,开发合成药物应做的准备工作。

(2)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已开发药物对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几种方法进行讲解,如类型反应法、分子对称法、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等。

(3)光学立体异构药物进行拆分的基本方法。

(4)如何评价已选择药物的工艺路线,结合实际,从合成反应的类型、步骤、原辅材料供应几个方面尽心综合分析。

同时分析“平顶型”和“尖顶型”的优缺点,如何利用“一勺烩”反应。

药物合成总收率的计算方法。

3、本章重点:掌握化学合成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及评价方法;光学异构药物拆分的基本方法。

本章难点:化学工艺路线的设计方法。

4、采用多媒体辅助课件教学5、参考教材陈建茹主编,化学制药工艺学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王效山王建主编,制药工艺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韩长日宋小平,药物制造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第一节概述1、什么是药物的工艺路线一个合成药物往往可有多种合成路线,在化学制药工艺上,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路线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全合成:由结构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过程制得的化学合成药物半合成: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结构改造而合成制得的化学合成药物2 、设计和选择药物工艺路线的依据在生产上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路线选择依据两方面: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只有这样,合成途径才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最后所得产品质量、收率、成本才是最合适的。

理想的药物工艺路线是:(1)、化学合成途径简易,合成路线短;(2)、需用的原辅料少且易得,并有足够数量的供应;(3)、中间体容易分离出来,质量符合标准,多步反应能够实现连续操作;(4)、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制备,如安全、无毒;(5)、设备条件要求不苛刻;(6)、“三废”少,并且容易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对于老药:要革新、改造原有路线和方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和成本对于新药:经过药理实验、临床试用,则需设计或选择一条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新药创制与生产研究的区别新药创制:通过筛选,首先发现先导化合物,然后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

合成化合物需要的数量不多,只需数克,以供药理筛选,合成速度是主要矛盾。

开始进入临床试用阶段(研究性新药,IND),需要数量也不多。

它只考虑实验室合成的难易、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药效高低等。

生产研究:疗效已通过药理、临床等一系列研究所肯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掌握一定规模的生产技术,它不仅要考虑化学合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