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2、《化工分离过程》陈洪钫、刘家祺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萃取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传质设备的选择。
第六章分离过程的节能
基本要求:
1了解分离的最小功和热力学效率;
2掌握精馏的节能技术;
3掌握分离顺序的选择。
教学时数:2
基本内容:
1分离的最小功和热力学效率;
2精馏的节能技术;
3分离顺序的选择。
第七章其他分离技术及分离过程的选择
基本要求:
1了解分离用膜和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超滤、电渗透、气体膜分离技术、液膜分离;2了解吸附原理和吸附剂、建立吸附平衡、吸附速率方程,掌握吸附生产工艺;
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分离科学与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分离科学与技术
2、课程英文名称: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课程类别:选修
4、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5、总时数:36
6、总学分:2
二、本课程性质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本课程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化工分离过程中一些主要分离单元操作和分离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它利用前期课程中介绍的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共聚集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4了解吸收和蒸出过程流程,多组分吸收和蒸出过程分析,掌握多组分吸收和蒸出简捷计算法,了解化学吸收计算;
5了解萃取过程及计算。
教学时数:16
基本内容:
1设计变量;
2多组分精馏过程;
3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
4吸收和蒸出过程;
5萃取过程。
第四章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基本要求:
1掌握平衡极的理论建立模型;
2掌握逐板计算法;
教学时数:6
基本内容:
1相平衡;
2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
3闪蒸计算。
第三章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基本要求:
1掌握单元的设计变量Nie、装置的设计变量Niu;
2了解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掌握最小回流比、最少理论板数和组分分配、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
3掌握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过程分析与计算;掌握共沸物的特性和共沸组成的计算,二元非ຫໍສະໝຸດ 相共沸物的精馏;了解多元共沸精馏过程;
3掌握三对角线矩阵方程的托玛斯法、泡点法。
教学时数:4
基本内容:
1平衡极的理论模型;
2逐板计算法;
3三对角线矩阵法。
第五章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基本要求:
1掌握汽液传质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2了解萃取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了解传质设备的选择。
教学时数:4
基本内容:
1汽液传质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三、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学时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6
第三章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的分析及简捷计算法16
第四章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的严格计算4
第五章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4
第六章分离过程的节能2
第七章其它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的选择2
四、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1了解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3了解反应精馏过程分析;数学模拟方法,了解工艺生产情况;
4了解分离过程的选择。
教学时数:2
基本内容:
1膜分离技术;
2吸附分离;
3反应精馏;
4分离过程的选择。
五、建议教材与参考书目
建议教材:
1、《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丁明玉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现代分离技术》尹芳华、种璟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分离过程》刘家棋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掌握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3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1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3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
基本要求:
1掌握相平衡各种关系式及计算;
2掌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3掌握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