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专业(保险精算方向)培养方案

保险专业(保险精算方向)培养方案

保险专业(保险精算方向)培养方案统计与数理学院 2011-04-22 15:37:22 浏览252次PROGRAMME OF INSURANCE(ACTUARIAL SCIENCE)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7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保险及保险精算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数理理论功底和深厚的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学、统计学、法学、灾害学及计算机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方法与技能,能在保险公司、投资公司、银行证券、社会保障、咨询评估等部门从事风险管理、精算分析、核保与理赔、保险定价、资产评估、预测分析、市场监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保险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法学、灾害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尤其要学习概率数理方法与各种精算软件、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理论,接受作为精算师、评估师等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的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对保险、银行、证券、投资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观察、计量、精算与预测的综合能力。

通过四年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当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掌握保险学(主要包括寿险和财产险)的理论与方法;3.掌握保费厘定、保险定价、准备金评估等多种保险精算方法;4、能够熟练使用和开发精算软件,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5.熟悉中外保险业的发展动态;6.掌握经济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7.熟悉中外经济学、保险学文献检索、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保险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置保险(精算方向)的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

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共同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所有课程的总学分为165,其中课内为144学分,实践环节21学分。

课程总体结构比例即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约为3:1,具体的比例结构是:通识教育必修课占课内总学时的31.25%,学科共同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占课内总学时的41.6%,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占课内总学时的27.7%.课程按内容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共同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与实践教学环节四大类。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学分60,占总学分的36.3%,学科共同基础课学分42,占总学分的25.4%,专业课学分38,占总学分的23%,实践教学环节学分21,占学分的12.7%。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是按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各专业均需修读的课程设置的,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等。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总学分为45学分,总学时803学时,其中,讲课739学时,上机64学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共51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共68学时,在第2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共51学时,在第2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共30学时,在第1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2学分,贯穿于大学的8个学期;大学英语16学分,在大一、大二前四个学期分别开设;大学语文3学分,共45学时,在第1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3学分,上课30学时,上机30学时,共60学时,第2学期开设;数据库应用基础4学分,上课51学时,上机34学时,共85学时,第3学期开设;体育4学分,分别在第1、2、3、4学期开设;就业指导1学分,在第7学期开设。

2.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强化素质。

通选课的特点是只对学生提出在若干最基本的学科领域的学分要求,至于选什么课,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决定,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钻研,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学科类和跨学科类四个领域,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分别选修2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5个学分。

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教育学分。

(二)学科共同基础课程设置保险(精算方向)的学科共同基础课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学科的核心课程为依据,同时结合山东财政学院的实际情况,按一级学科设置,与其它经济类专业的学科共同基础课一致,是每个学生应修读的课程,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

保险(精算方向)的学科共同基础课共有12门课程,共42学分,714学时,包括的课程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学,其中,统计学有8学时的上机实践教学环节。

(三)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险(精算方向)的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它既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又体现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保险(精算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共有六门,是经过专业教师反复研究,选择出的最能代表专业培养特色的课程,它分为保险理论课程和保险精算方法课程两大类,其中,保险理论又细分出财产保险学,保险精算方法类课程更为详细地分为寿险和非寿险,同时,又有利息理论课程方法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有关保险的专业知识,这五门专业必修课程分别安排在4-6学期开设。

本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1)保险学,4学分,总学时68,在第4学期开设;(2)保险精算学,4学分,总学时68,在第5学期开设;(3)财产保险学,3学分,在第5学期开设;(4)寿险精算实务,3学分,总学时51,在第6学期开设;(5)利息理论,3学分,总学时51,其中,在第4学期开设;2.专业选修课设置保险(精算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是专业深化类课程和专业方向类课程,是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设置课程模块。

各门专业选修课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选课范围和自主性,同时应注明学生应选读的课程学分数。

对于社会确有需要的某些特殊人才,尽量在宽口径基础上,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若干课程模块或专业方向课进行个性培养。

所以,保险(精算方向)的专业课基本上分为三个模块:一个是与数理基础联系比较密切的模块,第二个是与保险理论联系密切的模块,第三个是供学生拓展空间的相关模块。

本专业主要的专业课包括:风险理论、非寿险精算、生命表的构造理论、计量经济学、精算模型、金融工程学、数理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双语课)、精算管理、人身保险精算、海上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精算、保险会计、养老保险精算、保险市场营销精算、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精算、保险法、精算经济学、风险管理与保险、财险核保与理赔精算、管理信息系统、精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管理学、农业保险精算、保险经营管理精算。

专业选修课共25个学分,分别在第5、6 、7三个学期开设,带*课程为专业必选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其余由学生根据兴趣和学习方向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其中包含2学分的随课实验。

(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军训、读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共计21学分;另外,还包括随课程设置的课程实验,计4学分。

保险(精算方向)专业独立设置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1.军训:新生入学后,集中1-2周进行。

军训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学会军事操练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体验军队生活,培养其良好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计1学分。

2.读书活动:学生在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须完成“读书活动”,并各取得0.5学分,共计1.5学分。

学生可在100部经典著作推荐书目中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著作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好读书笔记,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 000字的读书心得。

学生须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12月底和第二学期的5月底,分别将当学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以班级为单位,交班主任(或辅导员)评判,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计分。

其中,优秀读书心得由学院选送至学校,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校级“优秀读书心得”的评选。

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能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计2学分。

4.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包括社会服务类、社会调查类、劳务类、重大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方面。

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

计1.5分。

5.实验:独立开设的实验包括精算实验I、II和经济计量试验,是单独设立的,分别是学科综合实验和跨学科综合实验,分别为4个学分(精算实验I、II各2个学分)和2个学分。

6.学年论文:第六学期由教研室主任和各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论文写作。

计1学分。

7.专业实习: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安排在校内实验室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保险(精算方向)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业综合实习或多门课程综合教学实习。

主要在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完成。

8.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开设,结合专业要求,定于第八学期完成毕业实习的鉴定工作,原则上毕业实习的时间不少于4周,计2学分。

9.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专题研究,培养他们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计6学分。

(五)第二课堂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当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开辟多方面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建立本科生客座教授制度,将“财、税、银、企”等部门和行业的兼职教师请进课堂,扩大第二课堂教学规模。

保险(精算方向)开设的第二课堂主要包括保险代理讲座,在第七学期开设,保险市场发展,安排在第八学期开设。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第二课堂取得的创新学分可抵通识教育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学分。

四、学分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165学分。

1.通识教育课程60学分,占总学分的36%,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45学分,选修课15学分。

2.学科共同基础课程42学分,占总学分的25%。

3.专业课程42学分,占总学分的26%,其中,专业必修课17学分,专业选修课25学分。

4.实践教学环节25学分,占总学分的15%,其中,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2 1学分,随课程设置的实践4学分。

五、修业年限四年。

六、授予学位修完规定学分,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见附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