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2012年―201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教职成[2012]1153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12.07
【实施日期】2012.12.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2012年-201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
(教职成〔2012〕1153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各省属职业院校: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2〕49号)精神,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豫政〔2012〕70号,以下简称《通
知》)要求,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发展改革委决定启动2012年-201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建设项目规划工作。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加快建设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项目规划,将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规划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使其作为今后职业教育的支撑予以重点支持,从而在全省建设一批服务能力强、校企合作成效突出、办学效益好、办学质量高的职业院校,使其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产业结构、区域特色、市场需求等,进行科学论证,统筹规划,省属职业院校主管部门要以服务职业院校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编制项目规划。

2.统筹兼顾,合理布局。

各地要统筹城乡、区域以及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高职院校的协调发展,把建设项目规划工作作为调整职业院校布局、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3.服务产业,培育品牌。

围绕我省重点发展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充满活力、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院校。

三、具体要求
1.各地、各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攻坚目标任务及现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规划,要与国家改革发展示范院校建设、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相衔接,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要一视同仁,具有一定前瞻性和稳定
性。

各地在制定规划时,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要按1:2的比例进行规划。

2.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和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要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2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2012〕743号,以下简称“743号文”,可在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站下载,网站地址http:
///)规定的遴选条件在所属职业院校中开展初步遴选工作(含市属高等职业院校,下同)。

在遴选的基础上上报《市(县)关于编制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的规划报告》及按学校规范名称填报的《市(县)编制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规划汇总表》(见附件)。

省属职业院校主管部门比照市县做法直接提交《厅局关于编制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的规划报告》及按学校规范名称填报的《编制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规划汇总表》(见附件)。

各市(县)、各单位上报的汇总表名单要包含2012年首批申报的省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

《规划报告》要对本地(本行业)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入选院校办学基本条件等规划的合理性因素进行论证。

3.各市县、各单位提交的所有规划内职业院校要填写《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和《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