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质量汇报

审计质量汇报

(二)完整记录审计过程,依法获取审计证据。审计人员采取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方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获取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评估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和审计证据质量的基础上,决定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保证其充分性。取得的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真实、可信,保证其适当性。同时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进行相关性和可靠性分析。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审计人员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审计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和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重要管理事项,以支持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报告、证明审计人员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便于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一是认真编制调查了解记录。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了解情况、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情况及确定的审计事项及其审计应对措施作出记录。二是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每一审计事项,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录审计项目名称、审计事项名称、实施审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取得的审计证据的名称和来源、审计认定的事实摘要、得出的审计结论及其相关标准、审计人员姓名及底稿编制日期、审核人员姓名、审核意见及审核日期并签名。有些审计事项还根据需要编制多份审计工作底稿。三是全面记载重要管理事项。以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机关内部审批文稿、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审理意见书或者其他书面形式,记录与审计项目相关并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及采取的措施、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征求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意见的情况、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反馈的意见及审计组的采纳情况、审计组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审计报告讨论的过程及结论、业务股室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的复核情况和意见、审理室对审计项目的审理情况和意见、审计局对审计报告的审定过程和结论、因外部因素使审计任务无法完成的原因及影响等重要管理事项。
(一)深入调查了解情况,科学编制审计方案。每个审计组在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编制审计工作及实施方案。一是审计人员采取书面或者口头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相关人员,检查有关文件、报告,观察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场所、设施,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等方法,从单位性质、组织结构、职责范围,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等方面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二是审计人员选择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预算、计划和合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及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等具有客观性、适用性、相关性、公认性的标准作为职业判断的依据,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衡量问题的重要性。三是审计组针对审计事项采取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工作要求,确定主要审计步骤、方法、审计时间、执行的审计人员等审计应对措施。四是审计实施方案经审计组组长审定,并及时报业务股室备案。五是当审计目标、重要审计事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审计组人员及其分工发生重大变化时,审计组及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并报经局主要负责人批准。
(三)认真执行复核审理制度,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一是审计组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审核,并从总体上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二是在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审计组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及审计组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审计实施方案、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证据等材料报送业务股室复核,业务股室在对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正确、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意见是否恰当,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等进行复核的基础上,提出书面复核意见。三是业务股室将复核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连同书面复核意见,报送审理室审理。审理室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主要审理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等内容,并根据情况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审理室审理后,出具审理意见书。四是审计组将审理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提交局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审定通过后产生审计局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二)县审计局积极督促审计整改工作。我们把审计整改落实工作作为“效能风暴”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盯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发生问题的原因找不准不放过,堵塞漏洞的制度不健全不放过,确保审计工作取得了实效。
(三)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一是各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报告所列问题逐一落实,确保整改工作不留死角。2012年,审计查出违规资金*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资金*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万元,已上缴财政*万元,已减少财政拨款*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万元,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篇,被批示采用*篇,发出审计决定*份,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条,被采纳的审计建议*条。2013年1至6月,审计查出违规资金*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资金*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万元,移动监察部门处理案件*件,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篇,发出审计决定*份,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条,提交审计信息*篇。2013年的审计项目正在进行整改中。二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及时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财务行为。如县财政局根据“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审计建议,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切实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针对“加大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建议,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限时拨付制度》,及时纠正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县教育局根据全县2011年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中提出的“加强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管理”的审计建议,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发放暂行办法》,规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评审和发放的对象、标准、办法和程序,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对今后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管理和发放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针对“加强财务管理,严格会计核算”的审计建议,修订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务集中核算实施办法》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堵塞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县民政局根据审计提出的建议,印发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暂行办法》和《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规范了救助程序,加强了相关救助资金的管理。
审计质量汇报
关于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的
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市审计局《关于开展审计质量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对去年10月份以来实施的所有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切实提高审计质量
在审计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把提高审计报告质量作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点,切实加强审计工作各环节控制,切实做到反映问题准确,审计评价科学,审计建议可行。
(四)严格规范文种格式,及时出具审计文书。我们严格执行审计署印发的10种审计文书和17种审计文本格式,确保审计案卷资料规范统一。同时,切实落实时限要求,及时出具各类审计文书。一是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在60日内向审计局提出审计报告。二是审计局自收到审计组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出具审计局的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的审计评价,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单位的意见,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工作的意见;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对依法应当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对依法应当由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处罚的,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并将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三是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并在90日内执行完毕。特殊情况下,审计决定执行完毕的时间需要适当延长的,都要报经审计局批准。
二、按落实审计整改,确保审计工作实效
(一)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对201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等有关专项资金审计查出的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2次政府常务会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深入研究和制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提出整改要求,并制定印发了《审计整改工作试行办法》,通过严格执行审计整改问责制度、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审计整改督查制度、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制度、审计整改目标考核制度、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及审计整改联动制度,使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