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发表时间:2020-04-09T07:35:21.892Z 来源:《建设者》2019年24期作者:曾立斌
[导读] 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也有助于科学勘查合理开发和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203
摘要:伴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经济体化进程逐渐加快。

在当前时期,对于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业的需求也在扩大,所以,需要探究有色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找矿特点和发展前景,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来说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有色金属;从矿地质特征;找矿特点;成矿规律
有色金属主要指的是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有关矿产,其包含了铜、铅、锌等相关的重金属。

有色金属矿产作为基础性宏观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有色金属在城市建筑、工业制造以及航天等方面创作了极大的社会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欠缺,工业用铜大多数依靠从国外进口,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也有助于科学勘查合理开发和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1、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研究
在我国的四川地区,包含有很多的金属矿,其中九龙县久祝地区位于四川的南西部,横跨整个九龙县内康定沙德 - 九龙子杠坪 Be-Li-Pb-Zn-Cu-W-Sn-Au 矿。

在最近的几年以来,在该项区域内也发现了一些稀有金属矿床,例如,南东部的打枪沟锂铍矿,当前阶段,正处于勘探中。

四川的久祝地区呈现出南北向构造带,白台山向斜、久鲁祝向斜等,该区域的西部还受到雅江旋卷构造的相关影响。

其中,涵盖的断层有北北东向三岩龙断层以及八窝龙断层,这个区域是二次断裂构造,有南北向褶皱层。

另外,在这个区域内的版块构造活动对于侵入岩以及当地的矿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够为这个地区的成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背向斜则为岩体起到了封闭,有助于形成伟晶岩石脉。

2、成矿的规律研究
有色金属的成矿规律分析主要包括了控矿因素、找矿的标志和成矿模式。

其中控矿因素涉及到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岩浆与内生矿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内生矿的关系这几类。

2.1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
上地幔下地壳形成亲硫元素为主的地质圈层,以铜、锌、铅等元素为主,在二级中晚期火山地层构成当中,涵盖了铅、银等。

化学块在燕山晚期通过造山运动岩浆上侵,从而造成了有色金属元素,岩浆流动到地壳表层,形成矿区。

2.2岩浆与内生矿产之间的关系
在矿体的演变过程当中,利用岩浆的作用,在侵入岩体的接触带部分形成了铜、锌、银等相关有色金属。

内生矿产在侏罗纪时代,岩浆运动当中以绿帘石、硅化、铜矿等等多种矿产与火山运动的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2.3构造与内生矿产之间的关系
板块运动伴随岩浆与地下活动形成北东,北北东断裂带和长轴展现的火山地质构造。

从找矿标志的方面对有色矿产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岩浆隆起部位内部或者边缘地带多矿产分布,火山岩浆盆地等岩浆活动地区也具有一定的成矿条件,与此同时,中生代侵入岩体环形构造群以及地层隆起区域也是找矿的标志。

就成矿模式来说,分为构造岩浆演化构造、火山活动等等相关的模式,其中构造岩浆演化模式以岩浆侵入作为矿物元素迁移必备能量,同时伴随着结晶挥发等等相关形式,演变出亲硫成矿多金属矿产分布。

在中生代构造当中,岩浆演化分异引起易挥发矿浆与岩浆矿产热离析,同时在扩容构造过当中也逐渐的演化成矿床。

3、有色金属的找矿潜力分析
3.1案例说明
通过野外勘探的方式获取一些相应的工作成果以及原始的勘探资料,因此,需要对其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以及整理,经过详细的研究发现:我国四川地区久鲁祝稀有金属矿大以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为主要的金属矿,与此同时,还涵盖其他不同类型的金属元素。

久鲁祝 - 黑海子铍金属矿成矿地区:该项区域位于西部的九龙日鲁库 - 龙地洼上基拱多金属找矿区域。

在具体的地质构造方面位于西向的白台山以及久鲁的向斜,与此同时,在两个不同的褶皱之间的花岗岩、石英岩体边缘以及接触外带的三叠系板岩,云母岩中也存在着花岗伟晶脉,在这种情况下,给寻找花岗伟晶岩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环境以及岩矿构造,在该项区域内发现了许多的矿藏,地区内主要有花岗伟晶岩铍稀有金属矿、伴有其他的稀有元素等。

通过对稀有金属找矿研究可为后期的稀有金属勘察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也可以实现整个九龙区的稀有找矿突破。

3.2
无矿点综合异常潜力分布区
如果出露为火山岩地层与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其接触带分布有绿帘石、孔雀石等等。

某一个无矿点综合异常潜力分布区内含有北西向断裂处,在区域内,异常元素为铜、银相比于铅、锌分布则相对较少,其自身的矿产规模与强度为中度,并且区域内为弧形水系沉积物与土壤异常比较明显,并且矿化的规模属于中期。

4、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技术研究
4.1铅同位素地质找矿措施
对于铅同位素地质找矿主要是以铅同位素速初始的比值,铀同位素的衰变累计为相关的状况为依据,需要将铅同位素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找出。

同时还需要将地质找矿指导勘察这一目的难实现,有色金属成矿流体当中,针对围岩异常体等等来说,需要依据铅同位素的初始比值,铀同位素的衰变的情况来进行严格的区分。

4.2活动态离子地质找矿措施
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于地质矿信息相对较弱,可以使用活动态离子的这种方法来及时寻找有色金属当中的隐伏矿体。

这种方法可分为多种形式,例如,电吸附等。

电吸附是通过通电的方式或者相关的化学试剂等方式来处理一些特殊的样品,在其中提取一些同矿体信息。

4.3物化探测技术
物化探测技术要求所勘查的金属矿产的位置,在地表其下较为浅的部位,同时相关的找矿人员可以使用这种物理的形式,有利于科学地合理测量浅层地表下矿产资源的特征以及不同的矿产结构。

可以将地球物理方法分为:其一,地震勘测法,其二,地面瞬变电磁法。

以上所述的这两种方式应用于土壤或者岩石进行勘查工程。

其中的地面瞬变电磁法主要是通过对于含有金属矿的土壤来进行相关实验,从而可以有效测量土壤中的相关元素,科学合理判断金属资源。

而地震探测方法主要适用于矿产资源中的微量元素,有效分析进入矿产形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找矿人员在使用土壤化学地球方式进行勘测时,需要将土壤中的杂物进行分离,从而实现测量的目的。

5、有色金属成矿地质找矿的前景研究
5.1分阶段推进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可以有效地在预测当中科学合理的地段,选择良好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进行检查。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调查,可以登记岩石矿的含矿量,同时也方便做好金属矿产脉面的全面评估工作。

对于找矿人员来说,在进行浅部开采时,需要切实做好预测区域的地质勘查,同时,基于之前的经验以及相关的规律来有效的预测地区的矿产含量。

5.2需要切实做好综合性预测工作
对于找矿人员来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切实做好综合预测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选择相对好的地点切实做好化探工作。

如果在这个工作中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做好系统的开发工作。

在综合预测工作当中,运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以及科学化的技术进行分析,基于地质区域的成矿背景之上结合矿区的不同特征分析出现的矿点,通过这种全新的形式进行找矿,也可以更好地做好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

6、结语
在这篇文章当中,以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为例,在讲述有色金属概念、矿体成矿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对于矿点分布进行了区域划分。

同时详细研究了区域等级内的地质发展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潜力,同时也使用构造几何学以及构造演化史等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其具体的成矿原因,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分类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文东 .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探究 [J]. 世界有色金属,2019(05):71+73.
[2]钟春荣, 黄锦. 关于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8(22):100+102.
[3]罗美智 .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J]. 决策探索( 中),2018(05):22-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