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训)指导书(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用)主编:袁聿德李深涛班级:学号:姓名:山东万杰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专业教研室编制2010年6月18日目录概论 (3)实验篇 (5)实训篇 (23)技能测试篇 (24)主要参考文献:《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张云亭袁聿德人民卫生出版社《X线摄影学》袁聿德人民卫生出版社概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议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精神”。

在教学中要“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集合的途径和方式”。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医学电子相关专业,《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要达此教学目的,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

它是高职高专教育赋予的重要教育功能。

实训教学主要包括实验篇、实训篇、技能测试篇三大部分。

一、实验篇实验篇包括学生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两部分内容。

1、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的活动过程。

高职高专的学生实验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区别是:它是为培养学生获得专业操作能力服务的。

全部实验内容都是规范的验证性的实验。

在学生实验操作之前,有关老师必须做好预示实验,这是因为老师的实验操作学生要多次模拟,所以必须准确。

学生实验要分组进行,每组学生不宜太多,其目的在于尽量给学生动手机会,为下一步实训教学打下基础。

2、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为进行探索性实验打基础的。

高职高专学生撰写报告,目的是服务于就业操作技能的。

对实验报告要判分,在总成绩中要占一定比例,并必须达到合格水平。

二、实训篇实验是学生分组集体活动过程,而实训是学生个体的操作过程,二者的区别不言而喻。

实训主要包括每个学生独立的在教师指导下操作训练和在开放实训场所内学生独立操作过程两部份。

它是培养和强化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本课程应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

1、教师指导下的实训在实验的基础上,将肢体检查位置按系统如四肢、头颅、脊柱等进行复习总结之后,由学生独立操作练习,教师进行辅助指导。

有大型贵重数字影像检查设备如CT、MRI等,一般很难让每个学生去练习,需视情况而定。

2、学生独立操作实训是指在开放实训场所条件下,由学生自己视情况进行操作训练。

教师或实验员按规定在实训场所进行巡视,处理学生遇到的困难。

实训的过程必须是以开放实训场所为先决条件的,因为学生参加本课程实训,有时需在课余时间完成。

另外,实训时宜采用3~4人在一起分组练习方法。

一方面相互帮助,另一方面防止因使用贵重设备的不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技能测试篇所谓技能测试是指实训结束后,对每个学生单独进行本课程所应掌握的临床技能操作测验。

显然,这是对实训效果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实习前在校学习总结性的技能测评。

这一过程对学生获得就业生存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能测试的方法应尽量接近临床实际操作状况。

可采用学生随机抽取医师根据患者需要开出的必要的肢体检查部位和要求的检查通知单进行操作,视操作准确程度给予成绩。

总之,实训是重要的教学过程,实训是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人才必需又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也是探索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术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实验篇一、预示实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实验内容不同于一般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它的最大特点是:人体正常的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及不同病灶的放射影像显示,是经过前人多年临床实践、实验总结出来的,非常规范,它是为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服务的,不同的检查手段,成像条件是有差异的。

因此,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做好预示实验,并做出记录,以便指导学生。

需说明一点的是,实验操作的对象是病人,使用的X线等对人有一定损害,不允许反复对一个病人进行检查。

这就要求老师的操作要规范、准确、无误,培养学生具有为病人负责的态度。

现代化影像设备都相当昂贵,不做好预示实验,一旦学生实验时出现问题是要负责任的。

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全是验证性的规范操作活动,实验结果要求准确显示被检查者的某个正常组织或病灶,要求学生操作要准确、科学,动作流畅合乎规范。

要达此目的,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成功之处及失误教训,强化学生的操作记忆、专业用语规范。

学生实验报告要评分,占期末成绩一定比例。

不合格者可以重写,尤其是开始的几个实验,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改正错误,最后达到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内容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如下16个学生实验内容。

实验1 暗室操作一、实验(训)目的1、熟悉暗室内的环境和设备。

2、掌握正确的暗室操作方法。

3、掌握测试暗室安全灯应用方法。

二、实验(训)内容1、学习铅箱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显影液和定影液的配制及注意事。

3、照片手工冲洗的步骤。

三、实验(训)仪器、设备及材料铅箱、安全灯、显影桶、定影桶等四、实验原理(略)五、实验(训)步骤1、在明灯状态下,熟悉认识安全灯、片架、显影桶、定影桶、铅箱等,及这些物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照片的手工冲洗:①在暗室内将胶片装入暗盒。

②把暗盒放在摄影床的床面上,再把摄影模型放在暗盒面上,放置铅字号码。

③选择合适的摄影条件曝光。

④暗室中将胶片从暗盒取出,并用胶片夹夹好。

⑤把胶片放入显影桶内,并上下活动几次,时间大约5min。

⑥定影10~15min。

⑦水洗15min。

⑧干燥处理。

六、实验(训)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记录,写出认识了哪些暗室内的器材及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禁止相互抄袭。

3、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实验总结(体会或收获)。

七、实验(训)注意事项1、实验前认真阅读各种仪器使用说明,严格按操作规程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2、各种测量设备轻拿轻放,防止损坏设备。

3、实验完成后及时整理实验器材并报告老师,待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八、思考练习1、在暗室中操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实验(训)2~3 上肢摄影位置一、实验(训)目的1、了解X照片影像显示的部位,并初步具有评价X线照片质量的能力。

2、熟悉X线机的操作及摄影条件的选择。

3、掌握手正位等上肢摄影位置的检查目的及摄影方法。

二、实验(训)内容1、手正侧位。

2、腕部尺偏位。

3、尺桡骨正侧位。

4、肘关节正侧位。

5、肩关节正位。

三、实验(训)仪器、设备及材料北京万东F99-ICT型、HF50-R型500mAX线机、日本柯尼卡110型CR系统、铅号码、胶布、LCD显示器以及日本柯尼卡DRYPRO832型干式打印机以及日本柯尼卡SD-Q型干式打印激光胶片四、实验原理(略)五、实验(训)步骤1、将铅号码、日期、左右号标记贴在IP板上,把IP板放在胸片架滤线栅托盘上;2、按摄影位置要求摆放体位3、FFD、照射野及中心线确定4、调节适当摄影条件5、与患者沟通及对患者的必要训练6、曝光并进行图像后处理7、照片处理:干式激光打印技术8、其他:签字并做好实验记录六、实验(训)报告要求1、据实验步骤和内容,每人至少要记录一组实验数据,格式如下摄影部位焦点尺寸管电压(KV)管电流(mA)曝光时间(S)FFD 滤线栅照片处理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记录,数据填在表格内)、实验总结(体会或收获)。

3、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禁止相互抄袭。

七、实验(训)注意事项1、实验之前认真复习课本中相关的内容,熟悉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

2、严格按照X线机操作规程、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操作摄影用X线机。

3、控制台操作要求准确、严谨,曝光条件需反复验证,在实验指导教师允许下方可曝光。

4、实验完成后及时整理实验器材并报告老师,待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八、思考练习1、分析X线照片影像的显示情况。

2、评价X线照片质量。

实验(训)4~5 下肢摄影位置一、实验(训)目的1、熟悉X线机的操作及摄影条件的选择。

2、掌握足正位、髋关节等摄影位置的检查目的及摄影方法。

3、观察X照片影像显示的部位,评价X线照片质量。

二、实验(训)内容1、足正侧位。

2、踝关节正侧位。

3、胫腓骨正侧位。

4、膝关节正侧位。

5、髋关节正位。

三、实验(训)仪器、设备及材料北京万东F99-ICT型、HF50-R型500mAX线机、日本柯尼卡110型CR系统、铅号码、胶布、LCD显示器以及日本柯尼卡DRYPRO832型干式打印机以及日本柯尼卡SD-Q型干式打印激光胶片四、实验原理(略)五、实验(训)步骤1、将铅号码、日期、左右号标记贴在IP板上,把IP板放在胸片架滤线栅托盘上;2、按摄影位置要求摆放体位3、FFD、照射野及中心线确定4、调节适当摄影条件5、与患者沟通及对患者的必要训练6、曝光并进行图像后处理7、照片处理:干式激光打印技术8、其他:签字并做好实验记录六、实验(训)报告要求1、据实验步骤和内容,每人至少要记录一组实验数据,格式如下摄影部位焦点尺寸管电压(KV)管电流(mA)曝光时间(S)FFD 滤线栅照片处理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记录,数据填在表格内)、实验总结(体会或收获)。

3、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禁止相互抄袭。

七、实验(训)注意事项1、实验之前认真复习课本中相关的内容,熟悉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

2、严格按照X线机操作规程、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操作摄影用X线机。

3、控制台操作要求准确、严谨,曝光条件需反复验证,在实验指导教师允许下方可曝光。

4、实验完成后及时整理实验器材并报告老师,待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八、思考练习1、分析X线照片影像的显示情况。

2、评价X线照片质量。

实验(训)6~8 头颅摄影位置一、实验(训)目的1、掌握颅骨正位、颅突等摄影位置的检查目的及摄影方法。

2、熟悉X线机的操作及摄影条件的选择。

3、观察X照片影像显示的部位,评价X线照片质量。

二、实验(训)内容1、颅骨正侧位。

2、鼻窦克氏位、瓦氏位。

3、乳突许氏位、梅氏位。

4、下颌骨侧位。

三、实验(训)仪器、设备及材料北京万东F99-ICT型、HF50-R型500mAX线机、日本柯尼卡110型CR系统、铅号码、胶布、LCD显示器以及日本柯尼卡DRYPRO832型干式打印机以及日本柯尼卡SD-Q型干式打印激光胶片四、实验原理(略)五、实验(训)步骤1、将铅号码、日期、左右号标记贴在IP板上,把IP板放在胸片架滤线栅托盘上;2、按摄影位置要求摆放体位3、FFD、照射野及中心线确定4、调节适当摄影条件5、与患者沟通及对患者的必要训练6、曝光并进行图像后处理7、照片处理:干式激光打印技术8、其他:签字并做好实验记录六、实验(训)报告要求1、据实验步骤和内容,每人至少要记录一组实验数据,格式如下摄影部位焦点尺寸管电压(KV)管电流(mA)曝光时间(S)FFD 滤线栅照片处理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记录,数据填在表格内)、实验总结(体会或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