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标准电压等级如下中压10KV低压380/220V10KV系统接地方式:以架空线路为主的10KV中压配电网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10KV系统母线接地电容电流大于等于10安培时,应采用经消弧线圈、小电阻接地方式或两种并联方式。
380V/220V系统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低压线路主干线的末端和各分支线的末端,零线应重复接地。
三相四线制接户线在入户支架处,零线也应重复接地。
配电网的保护设置应以能实现上下级保护配合为基本原则。
在客户与变电站之间装设断路器保护时,应能与变电站出口断路器保护相配合。
客户接入公用配电网时在客户侧必须装设一级保护;315KVA以下客户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315~1250KVA的客户采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或断路器保护;1250KVA及以上客户必须采用断路器保护,断路器保护宜同时具有单相接地跳闸功能。
中压配电网线路的正常供电半径,在满足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的前提下,城区不宜超过3KM,市郊不宜超过5KM。
农村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00m。
不满足要求时应考虑增加电源点。
中压配电网分段原则中压主干线一般应根据负荷大小分为三段。
中压线路的主干线应装设分段开关,相邻变电站及同一变电站馈出的相邻线路之间应装设联络开关,分段点的设置应随网络接线及负荷的变动作相应调整。
较大的支线应装设分支开关。
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宜采用以柱上变压器或箱式变压器为中心的树枝放射式结构。
相邻变压器低压干线之间可装设联络开关,正常情况下各变压器独立运行,事故或检修时经倒闸操作后继续向客户供电。
中压架空线路:城区中压架空线路的档距一般为40~50m;市区线路禁止采用预应力砼杆,线路直线杆一般采用15m或12m普通砼杆;砼杆应带有3m 线标志;线路的承力杆应采用大弯距砼电杆,特殊情况下采用窄基角钢塔,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特殊设计方案可采用钢管杆(塔)。
架空绝缘线路应在下列地方设置绝缘接地挂环。
1:开关两侧2:主干线每500m或一个耐张段两端的直线杆塔上3:超过200m分支线的首端4:双电源分支处导线排列中压架空线路改造建设时导线的排列方式、线间距离确定、设备选择及引线连接,应考虑便于开展带电作业,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推荐采用垂直排列方式。
不同变电站出线的中压架空线路不宜同杆架设;单回线路不同电源的中低压线路禁止同杆架设JKLGYJ钢芯铝绞线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可用于树线矛盾突出的较大使用档距需求的情况,但未列入现行国家标准,同时其线张力和架线弧垂均较大,故不作为绝缘导线的主要类型推荐使用。
JKLHYJ/Q铝合金芯轻型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在少部分地区可用于跨林区等的较大线路档距,但考虑到其他使用范围和生产厂家较少,其结构参数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水泥单杆杆长:10、12、15、18m钢管杆杆长:10、13、16、19、22m12m水泥单杆和10m钢管杆、15m水泥单杆和13m钢管杆、18m水泥单杆和16m钢管杆构成一系列使用。
宅基塔适用于单回线路及双回线路,不考虑同杆架设380v/220v线路。
直线宅基塔按塔高分别为13、15、18,耐张转角宅基塔按塔高分为13、15m。
与10KV同杆架设的380v/220v线路对电杆受力的影响非常大,对直线杆将直接影响其主杆型号的选取,对转角杆将影响其使用角度,选用电杆时要根据有无低压线的实际情况选取。
杆型分段原则:10kv直线水泥单杆中10m杆均与整根杆,不考虑分段;12m杆分为整根杆和法兰组装杆,应根据施工条件选择使用;15m杆分为整根杆、法兰组装杆和焊接组装杆,宜优先选用整根杆或法兰组装杆;18m杆均为法兰组装杆。
组装杆分段长度应根据标准制造长度按需选择。
稍径为190mm的水泥杆基础一般采用原状土掏挖直埋式的基础型式,当水泥杆的倾覆力矩大于基础原状土抗倾覆力矩时应加装卡盘基础,若装卡盘还不能满足要求,可适当加大埋深或按大弯距水泥杆基础型式处理。
根部下压力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时应加装底盘基础。
大弯距水泥杆基础,列出套筒无筋式、套筒式、和台阶式三种常用基础型式。
套筒无筋式基础采用人工开挖方式,基础开挖后先用混凝土浇制套筒基础,待基础养护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0/100后,将水泥杆插入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使水泥杆和基础连接牢固。
套筒式基础类似于灌注桩基础,施工方式采用人工开挖或机械钻孔,成孔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并按水泥杆埋深预留好水泥杆埋设孔,将水泥杆插入后浇注混凝土使水泥杆和基础连接牢固。
台阶式基础主柱配置钢筋,台阶宽高比在满足刚性角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底板不配筋,必要时采用基础垫层。
基础施工时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注完成,回填土应分层务实。
10kv无拉线转角水泥单杆10kv多回路直线转角水泥单杆上下横担距离按0.9m计算负荷;在同杆架设380v/220v低压线时,按距最下层高压横担1.5m计算负载。
10KV金具、绝缘子选用及防雷与接地10kv金具类型包括悬垂线夹、耐张线夹、接续金具、连接金具和防护金具。
(1)悬垂线夹用于架空线路直线杆塔上导地线的安装固定及非直线杆塔上跳线的固定。
根据回转轴中心与导线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悬垂线夹可分为中心回转式、下垂式、及上杆式;根据悬垂线夹对导线握力值要求可分为固定型、滑动型及有限握力型等。
本次典型设计采用固定型中心回转式悬垂线夹。
(2)耐张线夹用于架空线路耐张杆塔上导地线终端的固定及杆塔拉线终端的固定。
耐张线夹按其结构和安装方式可分为压缩型、螺栓型和楔行等。
(3)接续金具用于导线与导线、导线与接地线等连接,包括预绞型接续条、接续管、并沟线夹、H型线夹、C型线夹、J型线夹、弹射楔形线夹、绝缘穿刺线夹及接地线夹等类型。
导线的承力型接续可采用压缩型或预绞式等形式。
(4)连接金具用于绝缘子与杆塔横担铁件、绝缘子与耐张线夹等连接,包括联塔金具、联板、球头挂环、碗头挂环、延长环、直角环及平行挂板等类型。
(5)防护金具用于导地线的机械防护,包括防震锤、重锤和护线条等。
本次典型设计采用防震锤和铝包带。
为了减少线路运行中产生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与导线直接接触的金具部件应采用铝制材料,其它部件可采用铁质材料。
楔形耐张线夹及螺栓型耐张线夹应选用节能型铝合金材料。
10KV裸导线线路防雷可采用带间隙避雷器或架空地线二种方式;10kv 绝缘导线线路防雷可采用多种方法,如防雷绝缘子、加装避雷器、限流消弧角、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增长闪络路径和架空地线保护等方式,本次典设推荐采用(1)防雷绝缘子(2)带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3)线路直连氧化锌避雷器(4)架空地线四种方式。
(1)防雷绝缘子。
防雷绝缘子根据用途可分为用于直线杆和用于耐张杆两种类型。
用于直线杆的防雷绝缘子在绝缘子两端安装放电金具和引弧金具组成固定放电间隙,放电金具内段绝缘导线剥皮处理,建议每3基左右电杆加1处接地,多雷区应逐基接地。
用于耐张杆的防雷绝缘子在绝缘子两端分别安装放电金具和引弧金具组成固定放电间隙,耐张线夹内段绝缘导线剥皮处理,建议每基电杆加1处接地。
中压电缆线路电力电缆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电缆主干线的导线截面宜按远期规划一次选定,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超过两种。
在电缆管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应采用阻燃型电缆。
电缆终端接头:选用专用的电缆终端,目前最常用的终端类型有热缩型、冷缩型、预制型。
电缆中间接头:三芯电缆中间接头应选用直通接头,目前最常用的有热缩型、冷缩型。
10KV电缆截面的选择:主干线:电缆截面铜芯300、400mm2(铝芯400mm2)次干线:电缆截面铜芯240、300mm2(铝芯240、300mm2)分支线:电缆截面铜芯95~185mm2(铝芯120~240mm2)(1)直埋敷设:适用于便于开挖的公园绿地及建筑间的边缘地带,直埋敷设电缆同路径条数不宜超过3条。
(2)电缆沟敷设:适用于不能直接埋入地下及地面有机动负载的地方。
电缆穿越道路、铁路时一般采用这种敷设方式。
埋管、顶管应采用与电缆外径相适用的耐高温、耐腐蚀的高强度管材,并应满足街面荷重的要求。
每40~50m至少修建检查井一个,交叉路口修建十字检查井一个。
主干线通道宜预埋通讯电缆的管孔。
(3)隧道敷设:电缆条数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电缆平行的地段。
电缆隧道在变电站选址及建设时统一考虑,并争取与城建工程同时建设。
一般敷设电缆条数以20条以上为宜。
(4)排管敷设电缆排管敷设的优点是受外力破坏影响少,占地小,能承受较大的负荷,电缆敷设无相互影响,电缆施工简单;其缺点是土建成本高,不能直接转弯,散热条件差。
管道起保护电缆和在发生故障后便与将电缆拉出更换的作用。
开挖排管用管道主要材料有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CPVC/UPVC管)、聚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PP管)、热侵塑钢管(N-HAP)、MPP聚丙烯塑料管等。
非开挖拉管一般采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MPP),顶管一般采用柔性接头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排管敷设中,在敷设路径起、终点及转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m 应设置一处标示桩,当电缆路径在绿化带、灌木丛等位置时可延至每隔50m设置一处标示桩。
拉管部分:排管的内径按不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的规定来选择非开挖拉管采用圆形单孔管材,管材间的连接采用热熔焊,管材内壁应光滑,无凸起的毛刺。
施工前对电缆路径两侧10m范围内进行详细地质和障碍物勘探。
拉管出入土角控制在8°~15°,管材任意点的弧度应不小于8°。
两端电缆井待拉管穿越完成后结合连接的电缆沟或排管断面尺寸和高差情况确定。
顶管部分:顶管的覆土厚度不宜小于3m。
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处不应采用高压隔离开关配电变压器柱上变压器:Z户外:A户内:B户外柱上变ZA,房屋式ZBZA-1(50~400KVA变压器)10kv侧采用电缆或架空绝缘线引下,低压综合配电箱采用悬挂式安装,进线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相应载流量电缆,出线可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电缆引出。
安装方式:等高安装低压综合配电箱:外形尺寸选用1350mm*700mm*1200mm,空间满足400kva及以下容量配电变压器的1回进线,3回馈线,计量,无功补偿、配电智能终端等功能,箱体外壳优先选用不锈钢材料,也可选用SMC(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
200kva以下变压器按200kva容量配置低压综合配电箱,200~400kva按400kva容量配置低压综合配电箱。
山区可选用10m等高秆,低压综合配电箱尺寸选用800*650*1200,空间满足200kva以下容量配电变压器的1回进线,2回馈线等智能终端安装要求。
10kv选用跌落式熔断器或封闭型熔断器。
断路器短路电流水平按8/12.5ka考虑,其他10kv设备短路电流水平均按20ka考虑。
低压综合配电箱采用悬挂式安装,下沿距离地面不低于2m,在农村、农牧区可降低至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