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席财务官制度问题
第 2012 年第 9 期 (总第 406 期)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2)09-01029,2012 Total No.406
我国首席财务官制度问题研究
刘昕妍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当前,我国首席财务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定位不准确,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国外的首席财务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及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使企业 之间各部门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信息技术的应用在 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知识并不能满 足新时代的需求。除了首席执行官以外,企业还需要首席 财务官。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指的是 对企业财务全面负责、并监督与管理会计活动的高级管 理人员。在企业全球化战略下,为了企业自身健康发展, 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首席财务官制度,充分发挥 首席财务官的职能和功能是毋容置疑的,同时这也能使 现代企业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
刘昕妍:我国首席财务官制度问题研究
建中国首席财务官制度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防止首席 财务官失职的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1.建立资格认证制度。为了能更好地考察首席财务 官在企业工作中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知识、职业操守和职 业道德,完备资格认证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促使首席财务 官更加了解进行工作时应具备的能力,对工作内容也有 所了解和掌握,对于进行首席财务官的工作,这是基础和 前提条件。从事首席财务官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首席财 务官资格认证的考试。
官制度发展的比较成熟,这对于经济全球化,实现国内企业的跨境贸易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向性。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
制度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求。应从加强法律环境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完善财务总监制度入手,建立有效的避免首席财
务官失职的机制,加快首席财务官行业建设,从而充分发挥首席财务官的职能和功能。
[关键词] 首席财务官;制度;问题;对策
2.加强监管。为了防止首席财务官与首席执行官相 互勾结,侵吞企业资产,应出台法规等方式,对首席财务 官的作为来进行约束和治理。可以采取由产权所有者来 指定首席财务官从而保障监管的独立性,其中要明确首 席财务官的职责,其次要以法律形式来规范首席财务官 的行为。对于比较敏感的行为要明确规定惩罚措施,要其 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此外,为了使首席财务官工作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所规定的法律中不仅 要明确“罚则”,对于奖励条款也要明确,激励机制也要从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个方面中体现。
3.完善奖惩制度。有关单位在取得对首席财务官的 评价结果后,要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评价结果为良 好的首席财务官,可以继续从事其工作或者获得更好的 职业前景。对于进行舞弊行为的首席财务官应该从给予 重罚,吊销其以后从事首席财务官工作的资格。倘若首席 财务官工作中发生了重大过失或一般过失,在短期内限 制其从事的工作,及时对其进行约束、教育以及培训。根 据其过失的程度和改过的情况考虑是否能继续原有的首 席财务官工作。上述三种情况都应该有完善奖惩制度。
一、我国首席财务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准确 在企业的发展中首席财务官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但实际在企业中,投资者并没有对财务总监有正确的概 念,把其当做是“体现所有者意志对企业财务全面负责、 并监督与管理会计活动的高级管理人员”,只把他们看作 “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摆设,或是参与企业大小事务的 “万金油”;这种对不能正确的认识财务总监的事实,直接 影响到其发挥财务总监真正的作用。 (二)制度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在首席财务官方面的制度几乎是空白的, 没有相关制度要求出台,在我国企业中很多出现这种状况: 还没有上市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有总会计师的职位;上市 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一般也设有总会计师;一部分民营企业 和其他类型的公司设立财务总监; 但部分上市的民营公司 只设立财务部经理;还有一些公司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都 设立。当然,也有一人兼任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的情况。 大型企业通常有单独设立首席财务官,而中小企业的首席 财务官往往由副总兼任,更有些企业仅仅设立财务主管 (经理)而不设立高层财务管理人员。首席财务官也很少能 进入董事会。首席财务官也只有少部分人拥有公司股票, 这都不利于首席财务官制度的建立、推广以及完善。 (三)管理不到位
二、完善我国首席财务官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总监制度 一是明确建立规章制度对权责进行规范,对财务总 监依法进行的监督给予支持和保障;二是为了规范和约 束财务总监的行为应该出台类似于《总会计师条例》那样 不仅有特殊针对性而且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规条例;三 是为了使财务总监和经营者都有章可循,应根据实际制 订完整的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四是对财务总监 工作业绩考评奖惩制度进行落实和完善。根据财务总监 的述职报告、任职企业评价、年度审计报告等综合考评其 履行职责的情况,惩罚和奖励都由考核结果进行决定。 (二)建立有效的避免首席财务官失职的机制 首席财务官不仅承担着战略决策者的角色,同时也 扮演着经理层监督者的角色,所以权利巨大的同时责任 巨大、任务复杂。然而,近几年在跨国大型公司中屡屡发 生的的财务丑闻就有多名首席财务官涉嫌参与其中,这 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转型及构
2.考核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财务总监的工作没 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考核衡量,在企业中是否恪尽职守、 是否犯规越权、是否滥用职权等工作状况以及工作业绩 都无法准确判断。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后,原企业中的财务 负责人或财务主管摇身变成财务总监,但他们的工作方 式、思维方式并未完成转换角度,还是原有的老一套,知 识更新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收稿日期] 2012-08-27
- 102 -
1.监督管理制度不到位。在我国,信息的准确、真实披 露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许多的公司丑闻都是会计欺诈,首 席财务官对此应负主要责任。首席财务官应该对公司的生 产经营状况有个全方位了解,生产每个环节的成本和支 出,进行市场预算的管理,披露真实的信息,保证投资者对 公司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了能很好的完成这一 职责,应当给予首席财务官与此职责相适应的权利,甚至 可以要求公司成立专属委员会进行信息披露,并亲任负责 人,保证自己所披露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