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pptx

一、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pptx

应优先考虑什么?
古巴导弹危机
决策会议的参加者们提出了如下五种应对方案:
(1)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对策:“什么也不做” (2)总统特别助理邦迪的对策:“采用外交手段” (3)肯尼迪司法部长罗伯特的对策:“海上封锁” (4)国务卿腊斯克和前国务卿艾奇逊的对策:“外科手 术式的轰炸” (5)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对策:“武装进攻,并乘机打倒 卡斯特罗”
政策研究的价值分析
本专题课件选自: 厦门大学2003级研究生 孙丽梅
杜恩(Dunn)说过:“政策分析的目标包括那 些超出事实的内容;政策分析也探求产生关 于价值方面的信息及通过反射行为获得价值 方面的信息。
劳恩格也指出,政策是价值的具体表达,其 中包括资源和权力的分配。
一、什么是价值分析
二、价值分析的标准
我们现在所描述的社会财富分配失衡与政府宏观公共政策的价 值选择有直接关系,这也造成目前中国社会财富分配失衡的一 个方面的原因 :
第一,我们一直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现实情况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变形为以GDP为中心甚至以项目为中心。
第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成某些人通过不正当行为攫取社会不正当的 财富,由此形成了社会的富豪群体,与此同时形成了贫困群体。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 》郑国玺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2 《价值判断 》[英] W D 拉蒙特 著 人大出版社 《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 王宏维 人民出版社 《行政伦理学》 [美]特里L库珀 人大出版社 2001.11 《伦理学新编》 骆祖望 黄勇 莫家柱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9 《利益论 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王玉堂 武大出版社 2001.10 《伦理学与社会公正》 程立显著 北大出版社 2002.8 《政策科学研究- 第二卷 -政策研究方法》 刘家顺 王永青等 著 人民出版社 《政策分析和规划的方法》 卡尔·帕顿 大卫·沙维奇著 华夏出版社 2001.12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社科出版社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美]威廉·N·邓恩 著 人大出版社 2002.6 《政策科学》 陈振明 人大出版社 1998.9
所以,我们认为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指某种 事物或现象(客体)能满足主体(人)的某种 需要的属性。它本质上反映的是效用关系。
我们这里探讨的“价值”不同于价值工程理论 及经济学中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指的是一个系 统存在的目的,是人们倾向的事物和原则。
价值观
1. 价值观是认识主体对客体事件的意义、重要性所持有 的相对稳定的总的评价和基本观点,包括价值认定、 价值判断、价值评价等。
•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0.8.58.5.202011:0311:03:10Aug-2011:03
第三,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价值观在某些方面变形为市场规则至上,以至 于几乎一切都具有可以量化的交换价值,都可以用来交换。由此,国家的主 导意识形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实践中变形为目的高于一切。
另外,当然还存在深刻的历史性原因。
(二)公共政策价值重塑
政府如何应对这一结构性的失衡?
我们需要调整国家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进 而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价值选择: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效率与 公平并重”。
2. 价值观表明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理中的偏好排列次序, 如金钱、权力、奉献、工作等。价值观作为较深层次 的心理结构,决定人们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
政策价值观
政策价值观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模式。公共政策 的价值取向就是政策系统行为的选择,即对社会资 源的提取和分配以及对行为管制的选择。
客体
基础
主体
政策价值观 价值观 价值
实行海上封锁
二、价值分析的标准
义务论标准:义务论关注过程。它们认为判断一个行动或行为是正 确的还是错误的要根据这一行动的性质,而不管其结果如何。例如, 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公正和负责任的原则。
目的论标准(效果论、功利论):它是一种结果主义的哲学,它 关注产出的利益。它看重行为的目的和效果,而不是行动本身。

三、“失衡”的价值分析:重塑公共政策价值基 点(关于效率与公平的重新思考)
(一)社会财富分配失衡
据调查,人们认为已经富起来的前五位人群是: 1. 个体经营者 2. 三资企业经营者 3. 运动员和演员 4. 乡镇企业经营者 5. 国有和集体企业经营者
在被问及先富起来的人主要靠什么手段致富时,人 们认为: 1. 社会的偶然因素(权力+关系+机会)占39.58% 2. 最大中性的智力精神因素(知识+经验+冒险, 29.42%) 3. 道德的因素(劳动+人品 ,17.56%) 4. 不道德的因素(欺骗+钻营,13.44%)
混合义务论标准:美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弗兰克纳提出,它从总 体上否定义务论,但又接受义务论的部分正确性,而正确的义务论 必须考虑功利原则。它本质上属于义务论,同时又容纳了功利目的。
本质论标准:根据政策行为内在的良好或内在价值来评价政策行 为,就是把良好或价值作为正确的标准。
品德论标准:将道德观念看作是主要的,强调个人行动中所蕴涵 的道德。
(二)什么是价值分析
道德规则
描述
A
问题

界分 B

可供 C
问 题
选择 的方 D
定义 法
E
问题
F
伦理准则
法律制度


考虑 公众利益

各种 因素
自身评价
能 的
经济效益

社会影响

…………
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公众的偏好与渴望(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的变动

出 一

种策


价值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
喜欢什么? 因为什么? 为了什么目的? 为谁? 多大风险?
三、失衡的价值分析:重塑公共政 策价值基点
一、什么是价值分析
(一)相关概念
价值 价值观 政策价值观
价值
1. 《辞海》:价值是事物的用途和积极作用。 2. 周树志《公共政策学》:价值是事物重要的意义和
作用,是实然中的应然。 3.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
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又说: “价值表示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 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