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率与节能 (2)
(4)资金的利率 资金的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资金增值(利息)与资金本身的比例,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使用高利率的资金,就应该产生较高的经济
效益,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还有能源价格等因素。
2.节能经济评价的常用方法 (1)投资回收年限法 如某节能措施的一次技资为K元,每年节能获得的收益为S元,则投 资回收的年限为: T=K/ S
2、国家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 国家大力发展下列通用节能技术: ①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 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 高热能综合利用率; ②逐步实现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发展电机 调速节电和电力电子节电技术,开发、生产、推广质优廉价的节能 器材,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③发展和推广适合国内煤种的流化床燃烧、无烟燃烧和气化、液化 等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④发展和推广其他在节能工作中证明技术成熟、效益显著的通用节 能技术。
E 0 —基准年的能源消耗;
1—对比年的能源有效利用率;
E —节能量; E ' —能源消费增量。
0 —基准年的能源有效利用率;
E1 —对比年的能源消耗;
E1 E 0 E '
)1 1 ( ' E 0 E 1E
若基准年到对比年的计算期为n年,每一年的节能量为 约的总节能量为: ,则n年节 Ei
过程,分别计算出每个过程的能源利用率,然后相乘求得总的能源
利用率 i
t i
i 1
n
5.能源消费系数 除了用上述能源利用效率来衡量能量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外, 通常还用所谓“能源消费系数”来评价能源利用的优劣。能源消费 系数是指某一年或某一时期,为实现国民经济产值,平均消耗的能源 量,其表达式为: 能源消费系数=E/M 式中: E——能源消费量,kg标准煤; M——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元或美元(与国外比较)。
能源与节能
第-节 节能概述
由于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已经成为解决当代能源问
题的一个公认的重要途径。有科学家把“节能”称为开发“第五
大能源”,与煤、石油和天然气、水能、核能四大能源相并列,可 见节能的重要意义。 一、节能含义 1、节能,顾名思义,就是节约能源消费,即从能源生产开始,一
直到最终消费为止,在开采、运输、加工、转换、使用等各环节
②在热力学原则的指导下,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分析,计
算能量的需求量和评价能源使用方案,按能量的品质合理使用能 源,尽可能避免高品质能量降级使用。
③按系统工程的原理,实现整个企业或地区用能系统的热能、机 械能、电能、余热和余压的全面综合利用,使能源利用最优化。 ④大力开发、研究节能新技术,如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高温 燃气透平、高温磁流体发电、高效小温差换热设备、热泵技术、 热管技术及低品质能源动力转换系统等。 ⑤作为节约高质量化石燃料的一个有效途径,把太阳能、地热 能、海洋能等低品质、低密度替代能源纳入节能技术,因地制宜 地开发和利用。
四、节能潜力
在经济结构、生产布局及资源等因素均不改变的情况下,依
靠改进技术装备和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可以进一步挖掘能源开采、
加工、输送、转换、使用等过程中的节能潜力。节能潜力可以用 节能量予以评估,考虑到能源消费量和所需要的有效能量随经济 发展而增长,将节能量 E 定义为:
1 E1 1 E E1 E1 ( 1) 0 0
⑤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管理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
⑥在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动政府机构带头节能,降低政府机构 自身能耗,减少公共财政支出;
⑦要加大节能信息传播、节能宣传和培训力度。
三、能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的利用效率是衡量能量利用技术水平和经济性的一项综合性
全国或地区的总能量利用效率 t
t
部门有效利用能量 100 % 部门有效利用能量 部门损失能量
3.按能量使用用途计算法 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除了少数作为原料外,绝大部
分是作为燃料使用。其中一类是直接燃烧,如各种炉窑、内燃机、
炊事和采暖等;另一类转换为二次能源后再使用,如电、蒸汽、 煤气等。因此,可按发电、锅炉、炉窑、蒸汽动力、内燃动力、
3、节能工作重点
节能工作的重点将放在以下几方面: ①继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能法配套法规; ②制定和完善主要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建立和实施能源效率标 识制度; ③组织实施节油、洁净煤等重大节能技术示范,推动高耗能行业节 能降耗技术改造; ④依法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快节能管理监督体系建 设,大力发展节能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
六、结构和管理节能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各种工业的耗能量是不同的,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可以适当
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钢铁工业耗能大,但产值较低;而纺织、仪表、 电子等轻工业能耗较少,且产值较高。因此有条件的话,适当降低冶
金工业的比重,发展高新技术的电子产业和生物工程将会降低能源消
费系数。 2.合理布局工业
0
E t E i
i 0
n
广义上讲,节能就是要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费系数,使实现
同样的国民经济产值M所消艳的能源量E减至最少。
节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技术节能:提高用能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减小能耗和E/M值。
②工艺节能:采用新的工艺,降低某产品的有效能耗。
③结构节能:调整工业结构和产品构成,发展耗能少的产业,以降 低E/M值。
上都要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其有效利用程度。
2、从经济的角度,节能则是指通过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 进步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等途径,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 济效益。 3、节能时必须考虑环境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因此,我国节约能 源法给节能赋予了更科学的定义,即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 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 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 理地利用能源”。
案一定量供应一定额管理一奖罚的全程管理制度; 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⑤合理组织产品的生产过程;
⑥整治不合理的浪费,如跑、冒、滴、漏、管道与设备保温不良、 可燃气体和蒸汽的放空等。
七、节能经济评价
1.节能经济评价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为了使节能措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对节能措施进行经济评 价。节能经济评价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投资费 投资费用包括节能措施中的设备、器材购置费和安装建设费。投资 费用中的固定资金需要通过折旧逐年回收。 (2)成本费 成本费是指生产费用或运行费用,即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以货币 表现的人员工资、原料、燃料、材料、能量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费 用的总额。
二、节约能源法 1、节能法的通过 我国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 过,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首 次给节能赋予法律地位。 节约能源法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 含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 项目,依法审批机关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 和节能设计规范的,不予验收。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环 境保护、合理用能统一起来,将使国家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能源 利用得到协调发展。
(2)投资回收率法 某项节能措施投产后,在限定的使;则使总收益的现值等于一次 投资K时的相应利率r 就称为投资回收率。投资回收率r可通过下式 计算出来:
1 r 1 R K n r 1 r
n
由于投资回收率表示一项投资不受损失而获得的最高利率,所 以可以用它来表征节能措施的优劣,适用于比较不同使用年限的技 术方案。对某一项节能方案,如果计算出的投资回收率r大于投资的 利率,则该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当有几种不同的技术方案时,应选 取投资回收率最高且大于投资利率的方案。
④管理节能: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减少能掘与材料消耗,提高产
品质量。其中,技术节能和工艺节能统称为直接节能,结构节能和 管理节能统称为间接节能。据初步估计,我国节能潜力中,直接节
能潜力占1/3,间接节能潜力占2/3。
五、技术和工艺节能的途径 一切能源的利用过程本质上都是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过程,能 源有效利用的实质是在热力学原则的指导下提高能量传递和转换 的效率,宏观上说是使所有需要消耗能源的地方最充分地发挥能 源的利用效果,使能源得到最经济、最合理的利用。节约能源既 要重视提高用能设备的实效,也要加强整个用能系统的最优化。 从技术上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①提高能量传递和转换设备的效率,减少能量转换的次数和传递 的距离。
指标。通过对能源利用率的分析,有助于改进企业的工艺和设备,
挖掘节能的潜力,提高能量利用的经济效果。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能源中具有的能量被有效利用的程度,通常以η
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有效利用能量 损失能量 *100 % (1 ) *100 % 供给能量 供给能量
对不同的对象,计算能源利用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有以下
(3)设备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设备的耐用年限,即设 备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因严重损坏而无法修理被迫停用;另一种 是设备的限用年限,超过这一年限,即使设备完整,但因其老化、 工艺陈旧、性能和安全性下降而必须停用。从发挥效益的角度看,
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应选取上述两种使用年限中较小的一个。
几种计算方法。
1. 按产品能耗计算法 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可能生产多种产品,对主要的耗能产品,
如电力、化肥、水泥、钢铁、炼油、制碱等,按单位产品的有效利
用能量和综合供给能量加权平均,即可求得总的能源利用率 t :
t
Gi Ei
G E G E
i i
0i i
100 %
——某项产品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