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宏纹第四版有机化学-第三章 环烷烃(上下)

胡宏纹第四版有机化学-第三章 环烷烃(上下)


大环,排列于方括号中,放在“螺”后。
若遇到重键时,使之尽可能小。
c:编号从小环中与螺原子相邻的C开始,经螺原子到大环。
7 6 5 4 3
9 1 2 8
10
1 2 5 3
7 CH3
6
4
螺[2, 4]庚烷
7-甲基螺[4, 5]癸烷
6 7 8 9 1 CH3 5 4 3 2
母体为:螺[3,4]辛烷 5-甲基螺[3,4]辛烷
+ H2 40 C Ni 110 C Pt 330 C以上
0 0 0
CH3CH2CH3
+ H2
CH3CH2CH2CH3
+ H2
CH3(CH2)3CH3
B:与卤素加成
三元环与X2, HX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开环反应, X2, HX于常温下不 使四,五员环开环,但加热后,可发生取代反应。
CH2CH2CH2 Br Br + HBr Br + Br2 3000C Br + HBr + Br2 rt FeBr3 + Br2 光照
23kJ· mol-1
半椅式构象:
H H H H H H H
H H H HH
5个碳在同一平面上;
C-C键角接近120º ,有角张力;
平面碳上的C-H键为重叠式构象,有较大的扭转张力。
扭船式构象:
4 3 6 2
1
4
3
6 1
H H H H H H
H H H H H
5
4
5
2
H
1 5 2
4
5
2 1
3
桥:两个桥头碳间的碳链或键。
全部环上碳原子数
8 7 1 2 5 3 4
[3.2.1] 辛烷bicyclo[3.2.1]octane 母体为 二环
全名:2,8,8-三甲基二环[3.2.1]辛烷 2,8,8-trimethylbicyclo[3.2.1]octane
命名规则:
6
a:用“双环”“三环”作词头,按所含碳原子总数称某烃。 b:方括号中,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注明各桥环的碳原子数。 两个桥头碳原子除外。 c:编号从桥头碳开始,沿最长的桥编号至另一桥头碳,再 沿次长桥编号到开始的桥头碳,最短的桥最后编。 d:可能的情况下给取代基以尽可能小的编号
环己烷分子中6个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之间的
键角为109º 28',分子中没有张力。
椅式构象
船式构象
大环原子在不同的平面内,键角接近正常的键角,为
无张力环。
环三十烷
脂环烃的稳定性顺序(由小到大):
三元环 < 四元环 < 五元环~六元环及以上的脂环烃
环己烷的构象
1890年,H. Sachse 对拜尔张力学说提出异议。
二、化学性质
结构分析:C-C,C-H σ键牢固,化性稳定,似烷烃;
但C3—C4环易破,环可以加成,似烯烃。
1、取代反应
+ Cl2 光照 Cl 加热 3000C + HCl Br + Br2 + HBr
反应条件加强, 反应程度减弱
2、加成反应
小环烷烃,特别是环丙烷,和一些试剂作用时易发生开环。 A: 加氢(随碳原子数增加,环的稳定性增加;加氢反应 条件也愈苛刻) Ni
环丙烷 cyclopropane 环丁烷 cyclobutane 环戊烷 cyclopentane
CH3 CH3
CH2CH2CH2CH2CH3
A:Isopropylcyclopentane B:1-Cyclobutylpentane
1-甲基-2-异丙基环戊烷
C3
2
4
D
1
5 4 3 2
E
CH3
CH3 CH CH3
螺环烃
桥环烃
稠环烃
二、异构
构造异构:
CH3 CH2CH3
立体异构(顺反异构):相同的基团在环的同侧为顺,异侧
CH3
为反。 CH3 CH
3
CH3
(顺)
CH3 CH3
(反)
CH3 CH3 (反)
(顺)
三、命名
a:与相应的开链烃基相同,名称前加一“环”字。 b:编号使取代基位置最小,有取代基及不饱和键时,不饱 和键以最小的号数表示(用较小的数字表示较小的取代基) c:取代基为较长的碳链,则将环当作取代基,作为烷烃的衍 生物命名. d:顺反异构体的命名是假定环中碳原子在一个平面上,以 此为参考,两个取代基在同侧的为顺式(cis-),反之 为反式(trans-).
1918年,E. Mohr 提出非平面、无张力环学说。指
出用碳的四面体模型可以组成两种环己 烷模型。
椅式构象
船式构象
环己烷的构象
椅式构象和船式构象 六个碳原子均为sp3杂化,在保持键角109º 28'不变的情
况下,能以两种不同的空间形式组成六员环。
透视式:
椅式
船式
纽曼投影式:
H H H H
H
H H H
香蕉键
环丙烷分子中 轨道部分重叠 开链或较大脂环化合物 中轨道可达到最大重叠
环丙烷分子相邻碳上的碳氢键都是重叠式构象。
扭转张力:试图恢复交叉式构象的力。
2 其他环烷烃
环丁烷四个碳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但仍存在角张力
和扭转张力。
环戊烷分子中,碳碳键的夹角为108º ,接近sp3杂化轨道
间夹角,角张力很小,是比较稳定的环。
CH2CH2Br + Br2 rt FeBr3 Br
C: 与卤化氢加成
+ HBr
CH3CH2CH2Br CH3CHCH2CH3 Br
+ HBr
规律:环丙烷衍生物与HX加成时,环的破裂处发生在 连接烷基最多的和最少的碳原子间,加成时产 物符合马氏规则,卤素加在含H较少的C上,H加 在含H较多的C上。
6
3
6
将船式构象扭动,使两个船头碳原子错开,当所有的扭 转角都达到30º 时,张力减小最大,就是扭船式构象。
9 8 7 6 4 10 5 3 1
2
1-甲基螺[3,5]-5-壬烯 螺[4,5]-1,6-癸二烯
2、桥环烷烃
(1)桥 (2)桥 桥(3) 桥头碳 母体名-几环[n1,n2,n3…]某烷 环的数目 各桥上碳数 由小到大排 桥头碳
两个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化合物称桥环化合物。
桥头碳:共用的C;
O + O3 + O
O
H + O3
OH
c)在强烈条件下,环也可破裂。
Co+ /P COOH COOH
第四节
环的张力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烷烃分子的形成 以甲烷为例: 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为sp3 杂化 ,四个 C-H 键都 是sp3 – s。当氢原子的 1s 轨道分别与 sp3 轨道的对 称轴的方向相接近,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平 衡时,轨道达到最大重叠,形成四个等同的C-H键, 。 ′ 其键长为109.1pm,键角为 。 109 28 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为 sp3 杂化 ,其 C-C 键平均键长为154 pm ,C-H 键平均键长为107 pm 。无论 C-C 单键,还是 C-H 键,我们均称为σ 键。
7 6 1 2
1,5-二甲基螺 [3,5]壬烷 CH3
1 2 5 6 7 3 4 9 8
5
4
3
2,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
2,8-二甲基-1-乙基二环[3,2,1]辛烷
1,8-二甲基-2-乙基-6-氯-双环[3,2,1]辛烷
8 1 7 2
8 7 1 2 4 3
9 6
8 7 5
1 2 10 3 4
构象异构的能量分析
船式(模型) 空间张力
183pm H 4 H H 透视式 H H
5 H 3 6
H
重叠式的H
1 6
H
H H H
2
H H
1
H H H
2 3
H
4 5
H
H H
H
H
H
H
Newman 投影式
重叠式(扭转张力)
椅式(模型)
1,3-二竖键的相互作用力
交叉式的 H
H H
5 4 3 6 2 1
H
1 6 5 4
H H HH
HH H H HH
船式
H
椅式
H
分子模型:
椅式构象
船式构象
椅式构象较稳定的原因:
船式构象中相邻碳上的碳氢键全部为重叠式构象,存在
扭转张力,而椅式构象中相邻碳上的碳氢键全部为交叉
式构象,没有扭转张力。
椅式构象
船式构象
船式构象中船头碳原子C1和C4上的氢原子距离较近, 斥力较大。而椅式构象中C1和C4上的氢原子距离较远, 斥力较小。
Enb> E1> Eθ > EΦ
1 环丙烷
环丙烷上的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
105.5° 114°
60°
H H
角张力:分子内部试图恢复正常键角的力。
由于几何形状上的限制,环丙烷分子虽是平面结构,但成 键的电子云并不沿轴向重叠, 而是形成一种弯曲键。 键 角 与 轨 道的正常夹角有偏差, 造成重叠程度小, 键能下降,产生角张力。
CH3 + HBr CH3CCH Br CH3 CH3
3、氧化反应
a)小环不被高锰酸钾,臭氧所氧化 +
+ KMnO4 + O3 H+
×
H
×
COOH H3C H3C O + H3C C CH3
应用:鉴别小环与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