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议

关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议

《关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议》摘要:澳大利亚从被欧洲探险者发现的那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它不一样的发展史。

各个国家的移民的到来使其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多元文化主义成为澳大利亚社会的主流思想。

但是对于多元文化主义,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对于其争议的研究将会对澳大利亚的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移民多元文化主义争议The Disputations about Multiculturalism of Australia Abstract:From the moment that it was discovered by Europeans, Australia has began is its special history. Immigran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made Australia more and more multicultural, and multiculturalism the main ideology of Australia. There are still disputations about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study of the disputation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Key Words:Immigrants Multiculturalism Disputations《关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议》引言:澳大利亚从开始的一个与世界其他地方隔绝的南方大陆到欧洲人发现澳大利亚并把其作为殖民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实可能第一批非土著人可能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到达了澳大利亚,但是一连串的以外和误解使这块大陆在数个世纪以来几乎无人知晓1。

随着英国把第一批囚犯送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便开始了它不一样的历史。

越来越多的自由移民的进入,给澳大利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多种多样的文化汇聚在一起。

在很长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政府实施具有种族歧视的“白澳政策”,然而这种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在澳大利亚这个移民大国来说根本不可能长久地存在。

于是为了解决其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和国家的统一性问题,从1978年,澳联邦政府采纳了多元文化政策,积极主张各族移民和睦共处,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又鼓励各民族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色。

联邦政府的这一举措,得到了移民的赞同与喜爱,全国上下一片祥和,大大增强了各族移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虽然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主义对澳大利亚经济社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利于其经济发展和繁荣,改善澳大利亚的国际形象和促进国际交往还促进了澳大利亚社会的稳定。

但是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政府的政策一开始就引起了敌视和批评,尽管“白澳政策”已经消亡,但是其残余还在,并且有些还公开地反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2多元文化主义在实施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矛盾和问题,有的人认为在澳大利亚还是大不列颠占主导地位,还有的的人则认为多元文化主义会对社会统一构成威胁以及对导致社会分裂等等。

本文将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主义形成以及多元文化政策开始讲起,重点讲述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议,主要是以20世纪80年代地杰弗里·布莱尼和90年代地鲍林·汉森为代表的右派和以批判多元文化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的左派为主。

多元文化主义是澳大利亚国家发展的一个长期发展趋势,所以对其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并希望通过对其争议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多元文化主义的未来发展。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形成和政策的实施总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大国,从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大陆之后英国开始向澳大利亚移民开始,澳大利亚的移民就开始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涌来。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移民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所以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主义的一些情况。

在过去的五十年间,澳大利亚人口翻了两番,且人种也呈现出多样化。

移民并不常感到能容易融合为为一体,但今天多民族混合已被看成是澳大利亚的一份财产。

如加拿大和阿根廷因因19世纪90年代移民而转变一样,战后涌入的人口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澳大利亚社会结构和习俗。

你若乘坐曼利号渡轮,很可能就坐在雅典建筑工的女儿旁边或是在从那不勒斯来的新闻记者身旁,或是坐在从泰国来的汽车推销员或是从黎巴嫩来的医生身旁。

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指导原则,以及社会总的指导原则,已变成“多元文化主义”,即对所有文化和种族都一样宽容和尊重。

虽然多元文化社会已既成事实,可如何权衡这种不同种族组成的人口需求会很棘手。

各种族的忠诚都是受到鼓励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忠于澳大利亚的法律制度和议会制度。

多元化语言得到鼓励,但英语仍为官方语言。

任何强制性文化习俗都是非法的,例如包办婚姻之类的习俗。

3同时在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的之前实施的具有种族歧视性质的“白澳政策”不符合世界统一发展的趋势,而且国际社会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运动蓬勃兴起,联合国成为反种族歧视,保障人权的核心机构。

同时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澳洲黑人的命运以及排斥有色人种的“白澳”政策。

到20世纪70年代,澳政府声明土著人有权保留自己的文化,有权决定自己的文化变更程度,澳政府开始试图公正平等地对待土著居民。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松动移民政策,开始允许亚洲移民来澳大利亚定居。

种族主义的继续存在使澳大利亚得不到亚洲国家的信任,不利于开展国际交往,有违自由民主开放平等的世界潮流,不利于各种文化交流和互补,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对付少数民族拒绝把澳大利亚生活方式就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历史当中。

多元文化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同化阶段、一体化阶段、多元文化主义阶段。

终于在1973年开始被引入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发展多元文化主义,下面就让我们来用其一系列事件来论证,1972年,党上台后,总理戈夫·惠特拉姆表示,澳大利亚将成为一个反对种族歧视的国家;1973年,移民部长埃尔·格拉斯比宣布澳大利亚将推行全球一致无人种肤色和国籍之歧视的移民政策,是白澳政策正式废除澳大利亚社会转折的重要标志,也是迈向多元文化政策的重要一步;1977年,政府建立澳大利亚民族事务理事会,在其主席朱伯勒斯基的主持下,制定了《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澳大利亚》的报告;1989年,根据社区调查并且听取了多元文化事务咨询理事会建议,澳联邦提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的国家议事日程》;1999年,全国多元文化事务咨询委员会作了《新世纪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走向包容》,同年,《一个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的国家新议程》产生,并且公布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原则。

4澳大利亚在推行多元文化方面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民族电台和电视台广播各民族语言的节目,现在大部分移民和民族地区都能收听和收看到各民族的节目。

还有就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让澳大利亚的新一代更清楚地了解多元文化主义并为其做贡献。

二、来自左派的争议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避免不了收到人们的批判和异议,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澳大利亚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年来,也经受了很多波折。

多元文化主义虽然有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但是其弊端也难免会引起一些非议,一个国家肯定是希望统一和谐,多元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会走向另外的极端,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对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议的缘由。

虽然多元文化的发展在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它的争议也不是完全无道理,所以正确地看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定会使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增光添彩。

在澳大利亚,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议主要存在着两个派别,左派和右派。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观点就可以看出更多有意义之处。

澳大利亚在实施多元文化主义的过程也确实存在着些问题和矛盾,虽然多元文化已经被社会所认可,但是澳大利亚社会制度与权力机构仍是单一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不列颠传统的势力仍很强大,而且还在以各种方式维护和扩张其阵地,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澳大利亚社会体制、权力结构和价值观念还不能完全体现其多元的人口结构和文化民族的构成现状,离真正的民族平等还有距离,偏见其实在某些场合仍很活跃。

这是左派主要针对的地方,他们也明确地指出了其具体表现:第一,权力结构与多元文化的人口结构不相符合。

多元文化可被接受为生活实际,但多元文化在主导的权力机构中并没有地位,少数民族在社会的精英代表极少,或者说总体上缺少代表。

非英语背景的人在澳大利亚政治系统的所有层次上代表有限,从总体上讲,公职人员中缺少民族社区的代表,文化多样性在决策机构里没有得到体现,这是澳大利亚政治结构的最大真实。

第二,社会偏见仍然存在,族群性仍是澳大利亚社会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澳大利亚社会一直把移民分为英语背景的人和非英语背景的人,1983年才废除不列颠移民与其他移民之间的区别。

非英语背景的人被称为多元文化的或族群的,至多是归化了的澳大利亚人。

正是由于民族文化上偏见的存在,移民的教育和职业技术资格长期得不到承认,少数民族在就业上,经济领域中仍然未得到公正待遇,在下层民众中,由于种族,民族不同而产生的对立和歧视仍引人注目。

5他们觉得这一切都说明,在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社会里,真正平等的,文明的族际关系还没有最终形成,传统的盎格鲁-澳大利亚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想根基还很深厚,对外国人的种种偏见还未从人们心中彻底根除。

从这些种种现象中,我们也许是会觉得多元文化并没有真正地形成,我们不能否认多元文化存在的不足,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完全否定多元文化主义。

澳大利亚的发展有其固定的历史特殊性,从一开始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到现在,要想彻底地摆脱大不列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像人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父母的遗传一样。

但是着对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来说以后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方向,逐步地向一个真正平等,对所有文化和种族都一样宽容的多元文化。

三、来自右派的争议相对与左派的争议来说,右派更加注重的是社会的整体性,他们当心多元文化毕竟是鼓励多样性的,但是一个国家太多样化的话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分裂。

在这方面主要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对澳大利亚不列颠传统的背叛,是对民族统一的威胁和盎格鲁—澳大利亚人的歧视。

他们还是主张坚持对大不列颠忠诚。

右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20世纪80年代地杰Blainey和90年代Pauline Hanson,澳大利亚事实上的汉森主义就是由此而来。

Blainey认为,多元文化政策影响了移民对澳大利亚的忠诚,是对澳大利亚人的不公平,他还用“亚洲化”来描述政府新改革的移民方案,反对继续从亚洲移民,认为如果政府不改变移民方向,澳大利亚将成为真正“亚洲化”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