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里尔克诗选《严重的时刻》《秋日》《豹》详解

里尔克诗选《严重的时刻》《秋日》《豹》详解

于无穷而言就是虚无,对于虚无而言 就是全体,是无和全之间的一个中项。 他距离理解这两个极端都是无穷之远, 事物的归宿以及它们的起源对他来说, 都是无可逾越地隐藏在一个无从渗透 的神秘里面;他所由之而出的那种虚无 以及他所被吞没于其中的那种无限, 这二者都同等得是无法窥测的。"这就 是我们人类的真实状态。于是敏感的 诗人生出了无穷的感慨,于是也就有 了这首神秘的诗篇--《严重的时刻》
这是一首完美到几乎无懈可击的诗 作。从整体上看,每段递增一句的 阶梯式的结构是刻意营造的,逐步 推向最后的高潮。复杂音调的变换 成为动力,使主题层层展开。
2、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开篇显然与上帝有某种共谋关系, 同时带有胁迫意味。
ohne Grund lacht in der Nacht,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lacht mich aus. 在笑我
Wer jetzt stirbt irgendwo in der Welt,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ohne Grund stirbt in der Welt: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sieht mich an. 望着我
gieb ihnen noch zwei südlichere Tage,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drä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催它们成熟, die letzte Süße in den schweren Wein.
weint über mich. 在哭我
Wer jetzt geht irgendwo in der Welt,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ohne Grund geht in der Welt,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geht zu mir. 走向我
Wer jetzt lacht irgendwo in der Nacht,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笑
全篇没有一个形容词,但为什么在题目却要用一个形容词"严重或沉重 "来修饰时刻呢?时刻又怎么会"严重"或"沉重"呢?
"此刻":指向了所有 的"此刻",也就是指向了 永恒。永恒,也就等于时 间。
"某处":――指向了所 有生命的存在空间,或者 说,它本身就等于空间。
"我":是每一颗心灵, 是所有 的自我--是你的 自我,也是我的自我, 更是他的自我。
哲理性很强的诗歌,充满了存在主
义的荒诞感和疏离感,一种精神的焦 灼和对终极意义的追问。写生命的孤 独、无奈,生命的疼痛和恐惧。
《秋日》《Herbstta》
“秋日”是1902年9月21日在 巴黎写的,那年里尔克年仅27
岁。诗歌以第一人称的方式 叙述了在作者心中,上帝— —人——世界三者之间的关 系,颇具劝诫含义。
1、Herr: es ist Zeit. Der Sommer war sehr groß. 主啊,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und auf den Fluren laß die Winde los. 让风吹过牧场。
作品评价:
著名诗人北岛评价说:“有 时我琢磨,一首好诗如同天 赐,恐怕连诗人也不知它来 自何处。正是《秋日》这首 诗,使里尔克成为二十世纪 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翻译家冯至:“诗歌所能带来的情趣就是从一颗心走进另一颗心, 并且随之跳跃与感动。显然,里尔克的这首《秋日》做到了,并 在百年的岁月里越发显得隽秀而光辉四溅。”
对诗歌的感受和认识,是独特而鲜明的。他说:“诗并不像一般人 所说的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因此他在创作 中着重表现的不是情感,而是他对客观事物的冷静观察,和经由这种冷 静观察所得到的、迥异常人的全新经验。当然,里尔克并不完全排除情 感,只是不那么重视而已。
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独特的体验和积累,又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 “雕塑”的效果。通过对其诗歌语言内涵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关于 经验的雕塑,而且可以看到经验表达者,即诗人里尔克自身的雕塑。这 无疑是受了罗丹的影响。因为他曾作过前者的私人秘书,并且写出了感 人至深的《罗丹论》。
"谁":是指与"我"对 应的他人,即就是是指 自我以外的他人。自我我=?
→ →










不仅是指他自己,也不仅是指你的或我的,而是在这
宇宙里所有苍生共同的命运,而在这所有苍生里面,只有人 类不但被命运支配着,而且还能够感觉出了这种被支配!
性了凄惧刻人地宿生无一茫
呢生凉,,。罩命生缘种的
自 我 和 他 人 。
?命 和 倍 如 所 着 又 死 无 神 宇 我 悲无增何以每象死故秘宙们 剧奈了不,一天,地巨时所 的,人让这个罗这哭手空有 深从生人恒有地个哭所里的 刻而多心久知网普笑掌面人
严觉少生的觉一遍笑控,类
重出的恐时的样的、,被在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说: "人在自然界中到底是个什么呢?对
神秘, 梦幻, 哀伤,孤寂, 以及世纪末情绪,再配以布拉格的地 方色彩和波希米亚的民间音调是诗人里尔克诗歌的主要特征。
瑞士瓦莱拉容的里尔克墓
Ernste Stunde
《严重的时刻》(陈敬容 译)
Wer jetzt weint irgendwo in der Welt,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ohne Grund weint in der Welt,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里尔克
“Rose, oh reiner Widerspruch, Lust, Niemandes Schlaf zu sein unter soviel Lidern.”(玫 瑰,哦纯 粹的矛盾,喜悦,在如此多的眼睑下
作着无人曾有过的梦。)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 最伟大的德语诗人,后象征主义代表。 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 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 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 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 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 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 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