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全ppt课件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全ppt课件


2.1 水资源
2.1.1水资源的含义与特性 1、水资源的含义 广义:地球上所有的水。 狭义: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可被人类直接开发
利用的水。
技术上可行,经济 上合理,不影响地 球生态,水质达到
一定的标准
自然界的水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时才被称为水资 源
1、可使用性 2、可获得性 3、天然性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
第1章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水工业
“给水排水工程”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关系 水的循环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水的社会循环的工程设施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 21世纪的朝阳产业——水工业
1.1 “给水排水工程”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关系
2.1.2、地球上的水资源
1、地球上的总水量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km2,其中海洋面积
为3.61亿km2,严格地讲,地球是一个水球。 海洋、咸水湖等咸水为14.21亿km3 ,占
97.3%。 淡水0.39 亿km3 ,占2.7%。其中有77.2%储
存在极地和冰川中。
2、淡水资源
1.2 水的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
1.2.1 水的自然循环






雨雪

太阳 蒸腾

地表径流 河湖

蒸发 蒸腾
植被

地下渗流
冰雪
1.2.2 水的社会循环
水体
给水




城市
工业
农业






新陈代谢
生活商业 产品用水、
灌溉
用水工艺、
冷却用水等
废水
收集
处理
河湖
地下渗流
冰雪
2)水循环的基本特点
a、从全球角度看,水循环过程中的总水量是平衡的。 总蒸发量=总降水量;
b、海洋上的总蒸发量>海洋上的总降水量。 c、水循环不仅维持着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水量的平衡,
而且使水体水质不断更新。 d、对全球环境的结构和环境的演变有着深刻的作用
0.7甚至0.8 工业用水: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30%~40%,甚至更
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 2、用水大量浪费 生活用水:跑、冒、滴、漏严重,15%~25%
1.3.2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1、节水:

提高用水效率
节水农业

节水工业
节水的优点:
杜绝浪费
可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获得 的、并可作为人类生产资料的天然资源
陆地上可供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沼 以及部分储存在地下的淡水资源,即“可利用 的水资源。
水资源:一定区域内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淡水 量。
2、水资源的特征性
1)、流动性与溶解性 2)、再生性与有限性 3)、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4)、社会性与商品性
减少供水和给水处理费用
减少排水和污、废水的处理费用
节水、提高用水效率、杜绝浪费,是缓解水资源危 机的首要任务。
2、多渠道开源 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 推行高效节水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大量发展海水利用 充分利用雨水
远距离调水
1.4 水的社会循环的工程设施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取水工程 水泵站 给水处理厂 调贮构筑物 输配水系统 建筑水工程 工业水工程
1.6 21世纪的朝阳产业——水工业
水工业的概念: 水经采集、生产、加工、供应、销售、回收、
再生,最后回归自然。 城市水工程学科是水工业的主干学科。
水工业的组成
运营业 工程建设业 设备制造业 知识产业
第二章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 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厂 雨水排水系统 城区防洪 农业水工程
1.5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
水源 取水构筑物 给水处理厂 输配水系统
一级泵站 二级泵站

建筑给水管网 建筑排水管网
用水设备
城市污水管网 污水泵站 污水处理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
处置
水的社会循环: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由天然水体取水,经适当处理后,供人们生活 和生产使用,用过的水又排回天然水体。
1.2.3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水体的自净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
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会造成污染,从而实 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特点:污染治理滞后,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水 排水工程学科依旧发展缓慢。
4、80年代后期,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达到危机 的程度,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特点: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不仅在水量方面有了相应 发展。解决水质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给水排水工程 学科有了质的飞跃。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 新命名
液态淡水 固态淡水:占全球淡水资源量的70%。 气态淡水
3、径流资源
世界水资源量指全球河流入海径流量。
4、海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洋水占地球上总 水量的97%。
2.2水的循环
1、水的自然循环 1)水循环

太阳
云 雨雪
蒸腾
蒸发 蒸腾
地表径流 植被
水体
给水




城市
工业
农业






新陈代谢
生活商业 产品用水、
灌溉
用水工艺、
冷却用水等
废水
收集
处理
处置
1.3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用水存在的问题。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水的社会循环的工程设施。
1.3.1 目前,我国用水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不高。 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约为0.45,发达国家为
我国给水排水学科发展的几个历史过程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给水排水工程学科。 特点:主要解决城市用水量问题与排水量问题 2、建国后的前30年,我国实行“先生产、后生活”
的方针,给水排水被纳入生活类。 特点:发展缓慢,大大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 们对水的需求成倍的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