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摘要类型化电台在国外早已是一种成熟的广播模式,最早出现的类型化电台是在1959年的音乐台,美国人戈登.麦克兰顿创办的《流行40首》。
而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类型化电台出现在2002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音乐之声”。
过去的广播都是版块模式,在特定的时间内为特定的群众设计一些特设的栏目,但是类型化电台却完全打破版块模式,从市场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类型化是媒体时代细分市场、细分受众的结果,以听众人群为出发点,只要打开广播,随时随地可以听到想要听到所需要的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针对类型化电台节目的受众不同,主持人可能会变化自己的主持风格,并对具体的音乐类节目进行了分析。
指出当前类型化电台节目的误区以及解决办法,提出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类型化电台;音乐节目;主持风格;受众目录摘要 (I)一、类型化音乐电台概述 (1)(一)何为类型化电台 (1)(二)类型化电台音乐主持人的发展背景 (2)二、类型化音乐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研究 (2)(一)受众需求对主持风格的影响 (3)(二)现今类型化音乐节目误区和解决方法 (4)三、案例分析 (5)(一)江苏音乐台魅力897《城市乐游》(陆莹) (5)(二)经典975邓煌《阳光倾城》 (6)四、结论 (7)参考文献 (9)一、类型化音乐电台概述(一)何为类型化电台类型化电台是指针对特定地域、特定的人口学特征、听众的信息爱好,编排播出内容定位、风格特征专一的节目,以广播频率为单位而不是以节目为单位树立频率的整体形象,让听众想听什么内容,就打开什么频率,而不必在频率之间跳动寻找自己喜爱的节目。
从广播市场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类型化是媒体时代细分市场、细分受众的结果,这一改革思路将使频率更为小型化、精干化。
不同于专业化的是,类型化是以听众人群为出发点对市场进行细分,按照类型人群的需求、收听时间、接受方式进行多频率的交叉覆盖。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台已经在类型化之路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有了比较成熟的经营理念和具体做法。
在美国,最早出现的类型化电台是音乐台,当前的主要电台类型有新闻台(News), 谈话台(Talk)、体育台(Sports)、音乐台(Music)、民族台(Ethnic)等几个大类。
类型化新闻台自70年代起被引入我国的台湾,至今也已经有了较长时期的成熟运作,新闻、体育、音乐、交通、儿童、宗教等类型电台划分清晰、针对性强,以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形态作区隔成为相对固定的受众群,是当前台湾广播发展的主导趋势。
类型化电台作为一种成熟的广播模式在2002年被引入中国大陆地区,它淡化单个节目,凸现整个频率的面貌;听众不需要节目表,打开收音机随时可以收听品质相当的内容。
在当前国内现有的电台中,较为知名的类型化广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之声,经济之声等频道,其频率覆盖全国,实现了类型化广播对收听人群的区隔作用。
其首先打破各类型广播以板块形式播出的形态,对类型化广播内容实现全天的统一风格呈现,针对不同的收听群体选择最适合的播放内容。
从某种角度来说,类型化的实质是广播节目内容一定程度上的专业化和运作上的格式化。
它以特定内容、特定类型的节目形成电台的特色,抓住特定的目标听众,以格式化的运作大大节约了电台的经营成本;而且,恰当的节目类型聚合有利于听众群人口特征和广告主诉求目标的契合, 有利于广告的销售。
它是广播行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广播频率数量达到相当的程度,综合性的定位造成众多传播服务内容过度挤压和重叠的一种矫正。
以类型化音乐电台为例说明: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音乐对受众的吸引程度,类型化音乐台就成为了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电台形式。
类型化电台与传统电台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类型化电台的所有节目都是围绕某一个受众群体的进行的,带有鲜明的类型特征,而这种鲜明的类型是由受众的需求决定的;从内容上说,类型化电台节目全部围绕类型受众进行设计,以满足其需求;在形式和风格上,所有节目都以统一的格式运作,节目与节目之间的区别不大,没有明显的节目个性,因此类型化电台作为一种鲜明的、对象性明确的电台模式被大众喜欢。
(二)类型化电台音乐主持人的发展背景相较之于专业化电台中的局部思想,类型化广播更注重全局观,主持人的个性和个别栏目要让位于整个频率的形象规划。
因此,类型化电台的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往往都与节目的形式相匹配。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主持人的风格往往也会成为影响类型化电台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
类型化音乐节目针对受众的不同,主持人的风格在整体方向的把握上可能会有相似的地方,但是要想形成类型化电台的一种鲜明的特色,对于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养成同样有要求。
这一点可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的发展看出。
在成立之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打出“伴随性”收听的口号,并且开播不久即赢得了满堂喝彩,致使有些听众把音乐之声夸张地称为是“播歌的那个台”。
讲求频率风格、频率气质、频率格调、频率样式,而不过分追求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虽然一度成为类型化音乐台标榜专业的特色,却也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因此,今后在培养类型化电台主持人风格方面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对于类型化电台主持人自身来说,培养自身独特的主持风格不仅可以在节目之外为节目赢得更多的受众,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风格的养成让受众在享受节目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感受主持人的幽默以及其独特的风格。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类型化音乐节目电台主持人自我风格的形成不仅需要符合节目的特色,同时更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形成具有自我独特风格主持特色,这不仅对于节目未来的发展具有好的影响,同时对于自身长远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类型化音乐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研究语言是主持人节目内容形式的重要载体,我们所接触的大量节目全都是以语言为主干,对于广播节目这种以传递声音为主的形式更是如此。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和风格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受欢迎度,而实际由于类型化节目的制约以及对于主持人风格的忽略,在我们接触的广播节目中听到更多的是程式化的声音。
对于一个好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应从口语化、意境美等多方面来形成属于自己的节目语言特色,乃至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声音这种唯一有力的表达方式中。
对于主持人来说,广播语言不同于电视语言可以更加直观的向观众传达一些内容和思想。
类型化音乐节目的广播语言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给受众需要的信息,因此,不仅需要广播节目单的良好策划更需要个人风格鲜明的主持人作为传播的桥梁,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更多的受众群体。
(一)受众需求对主持风格的影响站在类型化音乐节目的受众角度看待问题,要能够充分理解广播的伴随性特征,从功能本位出发主持节目。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85% 的听众表示在收听广播的同时还会做其他事情,包括开车、工作、学习以及其他休闲活动等。
信息时代时间是最珍贵的,听众难以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来使用媒体,而广播较之于其他媒体的优势就在于便携性与伴随性,听众更多注重广播音乐的欣赏性或消遣性。
在这里广播更类似于一部随时随地随意使用的随身听,而主持人的任务就是为受众提供能播放最合其品味的音乐。
作为类型化音乐节目的主持人要严格把握自己主持节目时说话的时间,以确保听众能够听完完整的音乐。
音乐的表现力之所以相较于其他的表现形式更具有感染力,是因为它是时间性的,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
同时,作为表现艺术的音乐,往往涵盖着情感,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调动听众的情绪来展开对于生活的想象。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主持人研严格控制自己的说话时间,保证受众对于音乐有足够的感性认识。
从这两个角度讲,对于类型化音乐节目的主持人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调整自己的主持风格,保证受众能够更好地对音乐索要传达的情感进行认知和解读。
类型化后的电台,主持人个性和节目特色不再鲜明,但频率特色加强。
受众市场在各种新老媒体竞争中不断细分,聚合并满足具有同类需求的受众群体,是广播媒体生存的重要出路。
对于主持人来说,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听众的特定需求聚合同类音乐。
相比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人,类型化音乐节目的主持人不能把节目仅仅当作个性展示的平台,要尽早走出高高在上的状态,主动接受迎合受众的需求,配合频率整体形象的塑造,从心态和行动上积极应对转变。
从受众的需求角度分析,类型化音乐节目的主持人在语言上最大的变化就是主持人语言量大大减少,以前在节目中所出现的音乐压播、混播现象基本消失。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受众对音乐的需求和音乐本身的特性。
从语言的质量上来说,类型化音乐节目的主持人由于说话时间上的限制,更需要抓住受众的心理以确保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受众所需要的信息。
主持人需要根据已有的听众数据,包括听众的人口特征、兴趣爱好、文化水平来决定音乐的解读角度与语言风格,从而契合特定听众群体的感受和喜好。
如:流行音乐吸引的往往是年轻、时尚、前卫的听众群体,主持人的语言相应地要时尚、通俗,贴合这一群体的情感诉求。
其次,对于音乐的介绍也不能仅仅从音乐的背景以及主持人的自我感受方面进行解读,它切入的角度必须是从音乐最具表现力、最具审美或社会价值的部分出发,以期精辟地引领受众领略到音乐的精华。
这就需要主持人对音乐有独特的情感认知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表达时间里拓展个性空间、展示自己。
(二)现今类型化音乐节目误区和解决方法在当前的类型化音乐节目中,不同于专业化电台中的局部思想,类型化广播更注重全局观,主持人的个性和个别栏目要让位于整个频率的形象规划。
类型化后的电台,现代化传媒工具和广播系统的软件操作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主持人的个性展示空间大为减小。
甚至有媒介专家认为,一个电台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开办。
由于我国类型化电台起步较晚,因此大部分的类型化电台发展并不成熟。
很多宣称是类型化电台的节目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的类型化,而且在当前的类型化电台中主要以新闻和音乐形式的类型化电台居多。
类型化电台不仅在数量上无法与其他形式的电台相匹敌而且在当前发展的类型化节目中在内容上也有很少能做到真正的类型化。
究其原因,虽然我国的类型化电台的工作者已经具有类型化的意识,但是由于从专业化到类型化不可避免的存在调整、过渡和适应。
这就容易导致在这个期间的类型化的电台存在节目类型化不彻底难以满足受众需求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在当前存在的类型化音乐电台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同样也成为影响类型化音乐节目的主要因素。
一般的观念认为,类型化后的电台主持人扮演的角色无关紧要,只需要负责将节目内容串联起来就可以了,这种误区就导致当前很多类型化音乐节目主持人存在主持风格单一,单纯的为了符合电台的特点而主持节目,没有考虑到主持风格在类型化后的音乐节目中同样重要,影响着受众的感受和节目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