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实施方案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汇编

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实施方案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汇编

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案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汇编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案为切实巩固我县城市园林绿化成果,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城市管理规年活动实施案》(南办字[20**]42号)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县林业局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规管理年活动实施案如下:一、工作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三城同创”和“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林业园林绿化三年倍增计划和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目标,通过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规年活动,“树示、建亮点、创精品、提水平”,解决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精细化、规化、科学化,使我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貌有根本性改观,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有明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二、活动围本次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规管理年活动涵盖镇、开发区、新城(乡)、等四大片区的公共绿地。

三、工作容1、编制园林绿化规划。

深入开展调查摸底,聘请设计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编制年度园林绿化规划,确保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达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植物搭配合理的效果。

重点做好20**年度园林绿化补造、改造、新造工程的规划设计。

2、加快园林绿化工程建设。

制定年度绿化建设计划,制作工程推进流程,格把好苗木质量关和整地(种植土、地形造势、清杂)、打穴、种植、打撑、缠草绳等苗木栽植关,确保高质量要求推进20**年度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建设,主要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为:(1)补植补造工程。

主要包括城区条主次干道沿线的补植补造;(2)绿化提升工程。

(3)绿化新造工程。

3、加强园林绿化管护。

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绿地管护类型;明确管护项目和工作职责、责任人员,制定管护质量标准,加强管护作业监督检查、质量考核及技术指导;完善管护考核体系,定期巡查、检查、考评、考核;联合城建、城管等部门开展整治活动和执法活动,切实巩固绿化成果,达到树木保存率为100%、树形自然美观、杂草率≤5%、无垃圾杂物和无病虫害、新栽乔灌木整齐美观的效果。

具体管护绿地主要划分为三大块:(1)县园林所管护的城市公共绿地。

(2)历年履约期的城市公共绿地(3)20**年冬-20**年春新建的城市公共绿地。

四、活动安排自20**年6月下旬开始,到20**年5月31日结束,整个活动分三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年7月1日-20**年7月31日)。

制定实施案,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年8月1日-20**年3月31日)。

按照实施案,制定详细推进表,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分步骤分类型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提升管理规年活动。

3、总结评比阶段(20**年4月1日-20**年5月31日)。

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绿化建设进行竣工验收,对绿化管护进行考核评比,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局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对竣工验收、考核评比结果进行评估,并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绿化建设项目进行抽验。

抽验结果作为资金拨付的主要依据,考核评比结果既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管护等次评定主要依据,又作为干部奖惩、管护资金拨付的主要依据。

五、工作举措1、加强组织领导。

为有序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规管理年活动,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局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活动日常工作。

2、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格按照县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对新造城区园林绿化苗木采取公开招标采购式,栽植和管护由县园林所负责组织实施,费用按人工、机械等计算,由县财政据实拨付;二是对接管的镇、开发区、新城(乡)等区域公共绿地坚持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专业公司承包;三是夯实管护基础。

添置管护设备,加大管护经费投入,加强管护队伍建设,确保有一支具有较强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队伍,建立稳定的设备、经费保障,逐步实现园林绿化管护常态化、规化。

3、加强部门协作。

加强与县城建、城管、开发区、镇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道路余土倒放、种植土拖运、绿化带清理以及联合执法等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保障顺利推进。

4、格监督检查。

一是绿化建设过程中,格按照绿化建设程序和规定的标准,采取“定点、定人、定责任”的式,全程监督把关苗木、栽植的质量标准,做到“两个不栽、一个不验、两个确保”,即苗木规格、土球大小等不达标不栽,种植土质量和数量、清杂整地、地形造势、打穴、打撑等不到位不栽,修枝抹芽、施肥、浇水、防病虫害、防人为破坏等不到位不验收,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绿一片、成一片;二是绿化管护过程中,采取“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年终考核”的式,督促管护项目履行到位,做到精细化管护,全面提升城市绿地管理质量和水平。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本次人大常委会议报告我县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前段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县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经济不断增强。

全县城市化率达到39%,县城建成区面积逼近25k㎡,城区人口增至23万人以上,城市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

(一)以规划为龙头,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1.规划编制迎头赶上。

通过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一区四园”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生态县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城区道路排水绿化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与实施,明确了城市定位与发展向,拉开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功能。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发展的决定》,县城将发展成为老城区、东部新城、南岸旅游风景区,“一城两区、一水两岸”的格局,建成区面积近期达到35k㎡、远期达到50k㎡;根据道路专项规划,县城区确定为主干道“八横八纵”、次干道“十横十二纵”、支干道“十横十七纵”,推进了城市道路建设,大幅提升了城市道路的承载功能;根据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按照整个城市框架逼近100k㎡、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远景目标,对涵盖电力、电信、邮政、移动、供水、排污、供气七大类的市政公用设施,都分门别类的作了建设规划,对涵盖行政、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医疗、科教、保障八大类的公共设施也作了用地规划。

2.规划实施规有序。

建成了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添置规划总平面图审查、复核、日照分析等五套软件,实现业务审批自动化、图文互访一体化、规划资料管理规化,使规划实施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

案会审到位。

以“一法一办法”(《城乡规划法》、《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为依据,以“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为蓝本,依法报建项目的“规划案”和“规划条件”确保所有城市建设在规划框架运作。

对“规划案”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初审,规划局局务会会审和县规委审定三审制,重大建设项目提交县政府常务会或县委常委会审定。

总建筑面积达30000㎡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商必须提供3个以上“规划案”供相关专家评审。

指标执行到位。

合理确定土地出让前的“规划条件”,格控制开发强度。

加强“六线”管理,即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红线”、基础设施通道“黄线”、生态绿地“绿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紫线”、河湖水体保护“蓝线”和地下管线“虚线”的管理。

出台《澧县建设项目容积率计算规则》,要求以居住为主的小区开发,规划条件中容积率一般不得超过2.2,绿化率一般不得低于35%,停车位一般保持在需求份额的90%以上。

澧州大道以北地区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格的雨污分流制。

批前公示到位。

始终坚持打造规划品牌,坚持项目批前公示。

单位和个人的报建项目,审批前统一制作公示牌在待建点进行公示,让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接受公众检验,让规划的运行以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支撑。

今年公示72个项目,62个无异议。

10个有异议的项目,其中4个重新审查,相关部门沟通后获得通过,2个调整案后再次公示获得通过,2个出具有关技术鉴定书、请示市规划局、请专家评估、召开听证会后获得通过。

1个被否决,1个被撤销。

④跟踪监管到位。

坚持放线与验线并重,常态巡查与竣工验收并重。

今年共发出停工通知、责令整改书22份,其中私房19份,项目建设3份,整改到位的5处已经复工。

注重城市夜景规划,要求县城主要街道临街项目和小区建设做好景观设计,必须设置好“三灯”(景观灯、射灯、轮廓灯)。

目前主要干道临街在建项目景观灯设置工作已与金都华府等13个项目约谈,并将通知发送到位,已有4处景观案报送审查。

注重配套设施到位,对物管用房、环卫、绿化、技防设施等格监督,做到在规划中明确,格按规划实施。

(二)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速度1.拉开城市骨架。

新建了墨池路、临江路、关心路、群星路、升级改造了澧州大道、工业大道北段,特别是绕城北线竣工并于5月1日起试通车,城市外成环线、呈格的框架已经形成。

加上过境国省道改造完成、g55高速路已具雏形,澧水大桥建设有序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分流承载功解将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安乡至慈利高速已经列为省XX年第一条开工项目。

绕城东线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进行预算、评审。

澧州大道东拓工程正进行规划设计。

桃花滩东路完成580m 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中段排水工程已完成雨水主管埋设1040米、污水主管埋设1400m(采用顶管工艺),桃花滩西路(解放路至绕城线)正进行施工设计,并着手准备预算、评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护城北路一期工程(澧州大道至桃花滩西路)1030m道路硬化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部完成,二期工程完成排水管道埋设和路基填筑,正进行水稳层施工;澧浦南路建设工程完成围堰、箱涵基础填筑及天桥拆除,正进行栗河段路基填筑。

香潭路440m、新河路1041m道路硬化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

2.完善城市功能。

升级改造了兰江公园和澧州广场两大休闲场地,建成群玉广场,启动墨池广场建设。

先后完成翊武影剧院、少年宫等文化场馆建设和改造。

新建了地表水厂,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改造供水管网,配套污水管网,发展管道燃气近2万户,启动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大型公益项目建设。

体育中心已开工建设,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正在桩基础施工招标,竹木铁铝市场完成征地拆迁,垃圾填埋场完成土建工程18万立。

建成垃圾中转站117座、垃圾围114个、公厕34座(其中水厕19座,旱厕15座),主要街道配套果皮箱700个。

新增和更新各类警告、指路、禁令、指示标牌200块,施划标线达30000㎡。

澧州大道、澧浦路全路段设立安全防护栏7700m。

在工业园、十二支运达路、澧浦路政务中心,绕城线黄桥路口、水产市场等六处安装红绿灯及高清电子警察系统和配套的悬臂式指路、指示标牌。

3.保障民生福祉。

县政府每年把小街小巷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改造小街小巷60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