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维护与养修》题库一、单选题1、采用25m长辅助轨过渡桥上无砟轨道和路基上有砟轨道时,长度分别为(A)A 5m、20mB 10m、15mC 12.5m、12.5mD 20m、5m2、受钢轨、接头夹板及螺栓尺寸限制,在构造上能实现的轨端最大缝隙值为(F)A 8mmB 9mmC 12mmD 15mmE 16mmF 18mm3、某地区铺设25m标准轨线路前,从气象部门调查得到当地历史最高气温为40℃,历史最低气温为-20℃,则该地区允许铺轨的轨温范围为(B)A "-20℃~+40℃B -10℃~+50℃C 0℃~+60℃D -20℃~+60℃"4、在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之间的轨道过渡段中,无砟轨道的下部基础从过渡点开始向有砟轨道至少延伸(C)A 5mB 10mC 15mD 20m5、无缝线路丧失稳定的根本原因是(A)A 较大的温度压力B 存在轨道初始弯曲C 轨温较高D 长轨太长D6、某无缝线路缓冲区采用25m标准轨,长轨的伸缩区计算长度为55m,则应取值为A 25mB 50mC 62.5mD 75mB7、无缝线路丧失稳定的直接原因是A 较大的温度压力B 存在初始弯曲C 轨温较高D 长轨太长B8、某地区铺设无缝线路某长轨长1000m,设计锁定轨温为23±5℃,锁定前测得其平均轨温为12℃,锁定时拉伸量应为多少?A 70.8mmB 129.8mmC 141.6mmD 188.8mmD9、检查三角坑时的基长为()。
A 4mB 4.5mC 6mD 6.25mB10、无论作业中或作业后,发现线路轨向不良,用()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
A 5B 10C 15D 20B11、轨道水平偏差分为()。
A 水平差,光带B 水平差,三角坑C 暗坑,水平差D 暗坑,光带C12、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以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
下列关于光带和轨底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合适B 如果光带偏向外侧,说明轨底坡不足C 如果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D 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A13、轨距分为三种:标准轨距、()。
A 宽轨距和窄轨距B 长轨距和短轨距C 大轨距和小轨距D 粗轨距和细轨距D14.对轨道水平、高低不平顺调整要采用()的办法。
A 捣固拨道B 捣固改道C 拨道改道D 捣垫结合D15.水平差和三角坑是()。
A 同一性质钢轨水平误差B 水平差是钢轨水平误差,三角坑不是钢轨水平误差C 三角坑是钢轨水平误差,水平差不是钢轨水平误差D 两种性质不同的钢轨水平误差B16.高低,它是衡量轨道()平顺性的尺度。
A 横向B 纵向C 垂直D 起伏C17.直线轨向在轨头内侧项面下()处测取最大矢度。
A 12mmB 14mmC 16mmD 18mmA18.沿轨道纵向两股钢轨的水平变化,使轨道出现超过规定的扭曲情况称为()A 三角坑B 水平差C 高低不平顺D 轨向不平顺E 轨底坡偏差B19.下列水平测量值每5m测量一点,连续3点,属于三角坑的是()。
A -2,-6,-1B -3,+2,-2C +3,+2,-4D -2,-1,+3C20.我国曲线轨距加宽最大值是()。
A 5mmB 10mmC 15mmD 20mmC2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基床表层厚度通常为()m。
A 0.5B 0.6C 0.7D 0.8D22.普速铁路路堤基床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mm。
A 120B 130C 140D 150D23.下列示意图中表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半路堑的是:E24.下列示意图中表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半路堤半路堑的是:F25.下列示意图中表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不挖不填路基的是:A. B. C.D. E. F.C27.下列示意图中表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半路堤的是:B28.下列示意图中表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路堑的是:A29.下列示意图中表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路堤的是:B26.如图所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A 路堤B 路堑C 半路堤D 半路堑A30.如图所示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 26题图A 路堤B 路堑C 半路堤D 半路堑A31.高速铁路桥台与路堤过渡段表层以下施工中,分层填筑的填料应采用A 级配碎石掺入适量水泥B 级配碎石C 掺水料D 粉煤灰B32.在软土路基加固技术中,生石灰桩的加固机理主要是A 生石灰桩的承载作用B 挤密作用C 吸水作用D 加热土层的作用30题图D33.下列路基冲刷防护中,不属于直接防护的有A 植物防护B 干砌片石护坡C 抛石防护D 挑水坝C34.挡土墙和护墙的本质区别是A 挡土墙墙体厚,而护墙墙体薄B 挡土墙可以竖直设置,而护墙只能倾斜设置C 挡土墙承受土压力的作用,而护墙则不受土压力作用D 挡土墙高度小,而护墙高度大二、判断题35.超高是按平均速度计算的,它对最高速度Vmax则不足,对最低速度Vmin则过量,此不足与过量即为未被平衡的超高。
X36.无缝线路没有轨缝,所有的轨缝均已焊接消除。
37.某长轨锁定轨温为25℃,接头夹板ΔtH=15℃,锁定后轨温下降至12℃时,接头夹板因缺陷而更换,拆换作业无钢轨拉伸器夹持长轨以阻止长轨缩短,则拆下夹板后,轨缝会扩大X38.无缝线路一旦铺设完成,在铁路运营过程中,其锁定轨温是不会变化的。
X39.我国铁路轨道的钢轨接头阻力考虑了钢轨夹板提供的摩擦力和螺栓提供的抗剪力。
X40.铺轨前测量得到的钢轨平均温度就是施工锁定轨温。
41.若钢轨在完全自由状态被联结上接头夹板,联结夹板过程中轨温无变化,则只要轨温变化读数不超过ΔtH,轨缝值就不会变化。
42.某长轨长1000m,锁定后,一列车运行过程中因遇特殊原因在500m处进行了紧急制动,制动力为70kN,列车随后开走,则该处会产生道床纵向阻力。
43.无缝线路的实际锁定轨温不断变化,且锁定轨温必定衰减,但衰减多少不明。
X44.在我国无缝线路上,为了防止轨道框架的纵向移动,扣件阻力小于道床纵向阻力。
45.从理论上讲,完全松开夹板和中间扣件后,无缝线路长轨的接头阻力和道床纵向阻力均消失。
X46.某长轨锁定轨温为25℃,接头夹板ΔtH=15℃,锁定后轨温下先降至0℃再回升为25℃,这时道床纵向阻力消失。
X47.无缝线路长轨的应力调整会改变原平均锁定轨温。
48.无缝线路长轨伸缩量与钢轨截面积无关。
49.某长轨锁定轨温为25℃,接头夹板ΔtH=15℃,锁定后轨温一直升至38℃,然后一直下降至12℃,在此过程中轨缝会扩大。
X50.某无缝线路长轨锁定轨温为25℃,锁定后轨温开始下降,这时会产生道床纵向阻力以阻止钢轨缩短。
51.现行的无缝线路技术资料登记表中存入的施工锁定轨温档案,除非进行了应力放散和调整,改变了线路应力状态以外,是不允许随意改变的。
52.无缝线路温度应力的滚筒放散法实际上属于温度控制法。
53.锁定轨温影响着钢轨内部的温度应力。
X54.被完全固定的钢轨,其长度越长,温度应力越大。
55.无缝线路温度应力放散方法中,列车碾压放散法、拉伸器放散法和综合应力放散法均属于长度控制法。
X56.降低无缝线路长轨内部温度应力的关键,在于控制轨温。
57.跨区间无缝线路中,道岔与长轨是焊接在一起的。
58.某地区历史最高气温为42.1℃,则无缝线路设计时最高轨温取62.1℃。
X59.某长轨的设计锁定轨温为25℃。
60.我国无缝线路大部分都是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61.某长轨锁定轨温为25℃,接头夹板ΔtH=15℃,锁定后轨温一直上升到45℃,此时轨缝会缩小。
X62.钢轨温度测量应使用气温计,而不是体温计。
63.某钢轨处于完全自由状态,轨温为23℃,此时工人将其完全固定,作业过程中轨温没有变化,则其锁定轨温为23℃。
X64.某长轨锁定后,轨缝一旦变化,接头阻力就消失。
65.无缝线路长钢轨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应变的纵向分布规律完全由接头阻力和道床纵向阻力确定。
66.轨底坡是指钢轨中心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倾斜度。
67.轨道高低是指钢轨顶面沿钢轨方向的竖向凹凸不平顺。
68.轨距是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69.沿线路方向的水平变化率不得超过0.1%。
X70.轨距通常每12.5m检查1处。
71.轨向偏向轨道外侧时计为“+”,轨道偏向道心时记为“—”。
72.三角坑可引起列车脱轨等行车事故。
X73.我国直线轨道的轨底坡标准值是1:20。
X74.经测量,我国某干线铁路某处的轨距为1433mm,则该线路采用的是窄轨距。
X75.轨检车检查三角坑时,检测基长为18m。
76.火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点头或蛇形运动等情况。
X77.轨道几何测量检查仪是检测轨道动态几何状态的工具,可用于轨道的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78.在混凝土枕铁路轨道上,通过将混凝土枕的承轨台设置成1:40 的斜坡来实现轨底坡。
79.轨距加宽是以车辆的斜接通过条件进行确定的。
X80.经测量,我国某干线铁路某处轨距为1437mm,则该线路为宽轨距。
81.车辆摇摆的起因,大部分是由轨道和车辆的走行装置的变形引起。
X82.三角坑是指在一段规定的距离内,先是左股钢轨高于右股,后是右股高于左股,高差值超过容许偏差值,而且两个最大水平误差点之间的距离不足16m。
X83.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如果光带偏向外侧,则说明轨底坡不足;如果光带居中,则说明轨底坡合适。
84.轨检车检测中出现轨距不良,则至少存在一股轨向不良。
X85.轨底坡是指钢轨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底坡度。
X86.轨道水平差超过3mm就成为三角坑。
87.直线轨道检测的项目主要有:轨距、水平、方向及高低。
X88.为了减小机车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横向摆动幅度,游间越小越好。
X89.铁路路基边坡设计时,所有边坡坡度均应直接按照规范进行标准设计。
X90.路肩是路基顶面两侧无道床覆盖的部分,所以路肩可有可无。
X91.对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必须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改良。
X92.列车静荷载是造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93.路基顶面两侧无道床覆盖的部分称为路肩。
94.路基基床为路基上部受列车动荷载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土层。
95.路堑基底为路堑边坡土体内和堑底路基面以下的地基内产生应力变化的部分。
X96.滨河、河滩路堤的路肩高程应高处设计水位加雍水高加波浪侵袭高。
97.排水沟、侧沟、天沟、边坡平台截水沟等各类排水沟的出口,应将水引排至远离路基以外,以防止水流冲刷路基。
98.天沟不应向路堑侧沟排水, 受地形限制需排入侧沟时,必须设置急流槽, 并根据流量调整下游侧沟截面尺寸。
99.侧沟、天沟、排水沟应采用混凝土浇筑或预制拼装, 不得采用浆砌片石。
100.天沟、排水沟靠山侧沟壁不应高出地面,沟顶与地面必须顺接,沟底纵坡不应小于设计坡度,严禁出现反坡。
X101.路基排水设施设计降雨的重现期为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