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标准件与常见件第一节螺纹[教学目的]1.了解螺纹的基本参数和测绘方法2. 熟练掌握螺纹的画法规定3. 掌握螺纹标注的规定和标记的含义[教学重点]螺纹规定画法、标记含义和标注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螺纹标记中各符号、代号的含义[教学内容]一、螺纹的定义:螺纹是指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 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 一般将其称为牙。
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
在圆柱或圆锥内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
二、螺纹的形成:它是根据螺旋线原理加工而成的。
它取决于车刀刃的形状。
三、螺纹的要素螺纹的要素有: 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
当内、外螺纹连接时, 上述五要素必须相同。
1. 牙型:定义: 在经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 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牙型。
螺纹牙型不同, 用途不同:普通螺纹M: 牙型为60°的三角形,用于连接零件管螺纹G:牙型为55° ,用于连接管道梯形螺纹Tr:牙型为等腰三角形,传递动力锯齿形螺纹B:牙型为非等腰三角形腰三角形,用于单方向传递动力.2. 直径螺纹直径有大径、中径和小径, 螺纹的公称直径为大径。
外螺纹大径用d表示,内螺纹大径用D表示。
螺纹顶径: 外螺纹的大径、内螺纹的小径。
3. 线数n 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 以其尾部线头个数区分。
4. 螺距P 和导程S:螺距: 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导程: 在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S=nP5. 旋向左旋: 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右旋: 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判定方法: 将螺纹轴线垂直放置, 螺纹的可见部分右高左低为右旋螺纹; 反之为左旋螺纹。
螺纹要素的含义:牙型: 是选择刀具几何形状的依据外径: 表示螺纹制在多大的圆柱表面上(外螺纹大径)内径: 决定切削深度(外螺纹小径)螺距(或导程) : 供调配机床齿轮之用头数: 确定分不分度旋向: 确定走刀方向凡牙型、直径和螺距符合标准的螺纹称为标准螺纹; 牙型符合标准, 直径或螺距不符合标准的称为特殊螺纹; 牙型不符合标准的称为非标准螺纹。
四、螺纹的规定画法1. 外螺纹的画法:牙顶圆(大径)用粗实线表示, 牙底圆(小径)用细实线表示, 螺杆的倒角也应画出; 在其圆的投影中小径只画3/4 圈圆, 螺杆的倒角投影不应画出。
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剖视图中剖面线画至粗实线处。
2. 内螺纹的画法:在剖视图中: 牙顶圆(小径)用粗实线表示, 牙底圆(大径)用细实线表示; 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剖面线画至粗实线处; 在其圆的投影中大径只画3/4圈圆, 表示的倒角投影不应画出。
当内螺纹不可见时, 所有图线均用虚线表示。
3. 螺纹连接的画法:在剖视图中: 旋合部分应按外螺纹的规定画法绘制, 其余部分按各自的画法绘制, 但表示内、外螺纹的大、小径应分别对齐。
五、螺纹的种类与标注1. 种类: (按用途分)连接螺纹: 起连接作用的螺纹。
常见的有: 粗牙普通螺纹、细牙普通螺纹、管螺纹和锥管螺纹。
传动螺纹: 起传递动力作用的螺纹。
常见的有: 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2. 标注:由于各种不同螺纹的画法相同, 用图示无法表示螺纹的种类, 因此必须加以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 公称直径以毫米为单位, 其标记标注在大径或其延长线上; 管螺纹其标记一律标注在引出线上, 引出线应由大径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特殊螺纹在其牙型符号前应加”特”字。
非标准螺纹应画出牙形并标注所需尺寸。
各类螺纹标记:( 1)普通螺纹: 代号由螺纹代号、螺纹公差带代号和螺纹旋合长度三部分组成。
螺纹代号: 牙型代号公称直径螺距(粗牙螺纹省略)旋向( 右旋螺纹省略)公差带代号: 中径公差带代号、顶径公差带代号外螺纹用小写字母, 内螺纹用大写字母; 若两个公差带代号相同, 只标注一个即可。
旋合长度: 短旋合长度S中等旋合长度N( 可省略)长旋合长度L例:M20 x 2LH —5g6g—S( 2) 管螺纹: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G11/2A —LH螺纹特征代号、尺寸代号、公差等级代号、旋向其中公差等级代号内螺纹不加标记。
右旋省略不标。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R11/2螺纹特征代号、尺寸代号、旋向其中螺纹特征代号:圆锥内螺纹Rc,圆锥外螺纹R,圆柱内螺纹Rp; 尺寸代号不代表公称直径, 其参数须查表。
( 3) 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Tr40 x 14( P7) LH—8e—L牙型符号、公称直径、螺距或导程( 螺距) 、旋向、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六、螺纹的测绘:第二节螺纹连接件[教学目的]1.了解螺纹连接件的种类及比例画法2.掌握各种螺纹连接的画法规定和应用[教学重点]各种螺纹连接的特点和画法[教学难点]各种螺纹连接的画法[教学内容](用挂图说明)常见螺纹连接形式: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常见的连接件:螺栓、双头螺柱、螺钉、螺母、垫圈等这些零件均为标准件, 其结构型式的尺寸、比例画法、规定标记均可在相应的标准中查出。
其标记计要写在装配图的明细表中, 在装配图中无需标注。
(用标准讲解)一、螺栓连接:1.连接件: 螺栓、螺母、垫圈2.用法: 用螺栓、螺母、垫圈把两个被连接的零件连接在一起。
两被连接件较薄, 均制成通孔, 用螺栓连接3. 连接画法: 画图时须根据螺栓的型式、大径和被连接件的厚度计算出螺栓的长度l 后查表选取与之相近的标准值。
在装配图中, 以比例的画法近似画出。
作图时注意: ( 1)当剖切平面经过螺栓、螺母、垫圈等标准件的基本轴线时, 应按不剖绘制。
( 2) 两零件的接触面只画一条线, 凡不接触的表面, 不论间隙多小, 都必须画两条线。
( 3) 在剖视图中, 两邻接零件的剖面线方向相反。
但同一零件在各个剖视图中, 其剖面线方向和间距都应相同。
二、双头螺柱连接:1. 连接件: 双头螺柱、六角螺母、垫圈等2. 用法: 用双头螺柱、六角螺母、垫圈将被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其中一个被连接件较厚而不宜采用螺栓连接时, 一般将较薄的零件制成通孔, 较厚的零件制成不通的螺孔, 用双头螺柱连接。
3.连接画法: 与螺栓画法相同, 常采用近似画法。
作图时应注意:(1) 双头螺柱的旋入端应画成全部旋入螺孔内, 螺孔的螺纹深度就应大于旋入端的长度bm, 即为bm+0.5d; 而钻孔深度可取bm+d。
(2) 双头螺柱的长度依据零件厚度、垫圈厚度、螺母厚度、a( =0.2~0.3d) 计算出后须从相应的标准中选取标准值。
三、螺钉连接:1. 连接件: 螺钉2. 用法: 用以连接一个较薄、一个较厚的两个零件, 它不需与螺母配用, 常见在受力不大和不需拆卸的场合。
装配时, 将较薄的零件制成通孔, 较厚的零件制成不通的螺孔, 用螺钉连接。
3. 连接画法: 用近似画法作图。
螺钉的长度依据上部零件厚度、螺钉旋入螺孔的长度bm(具体尺寸见170 页)计算出后须从相应的标准中选取标准值。
4. 防松装置: 三角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 因此, 在一般静载荷下, 连接不会自行松脱。
螺纹之间的摩擦力等, 都起到阻止螺母松脱的作用。
但在振动、交变载荷或冲击载荷的作用下, 连接可能松动, 这不但会妨碍机器的正常工作, 而且还会造成严重事故。
因此要采用防松装置, 以防止连接面之间的相对转动。
其防松装置有: 紧定螺钉、双螺母锁紧、开口销锁紧等(见挂图)第三节齿轮[教学目的]1.了解各类齿轮各部分名称2.了解其主要参数及各部分尺寸关系3. 熟悉各类齿轮及其啮合画法的规定、[教学重点]齿轮及其啮合画法的规定[教学难点]主要参数及其尺寸关系[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 齿轮: 是传动零件, 它能将一根轴的动力及其旋转运动传递给另一根轴也能够改变转速和旋转方向。
2. 轮齿: 齿轮上每一个用于啮合的凸起部分。
3.齿轮副: 由两个啮合的齿轮组成的基本机构。
常见的齿轮副有: 圆柱齿轮: 用于平行两轴间的传动圆锥齿轮: 用于相交两轴间的传动蜗杆与蜗轮: 用于交错两轴间的传动二、圆柱齿轮外形组成: 轮齿、齿盘、辐板( 辐条) 、轮毂等部分, 轮齿类型有: 直齿、斜齿、人字齿等。
1. 直齿圆柱齿轮轮齿各部分的名称及代号:( 1) 顶圆( 齿顶圆) da: 在圆柱齿轮上, 其齿顶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 其直径用da 表示。
( 2) 根圆( 齿根圆) df: 在圆柱齿轮上, 其齿根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 其直径用da 表示。
(3) 分度圆和节圆d、d f:圆柱齿轮的分度曲面与端平面的交线其直径用d 表示; 平行轴齿轮副中的圆柱齿轮的节曲面与端平面的交线,其直径用d‘表示;在标准齿轮中,d=d o( 4) 齿顶高ha: 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5) 齿根高hf: 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6) 齿高h: 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7) 齿距p: 在齿轮上, 两个相邻而同侧的端面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也叫端面齿距。
它是齿厚s与齿宽e之和。
在标准齿轮中, s=e。
(8)啮合角a :标准齿轮的啮合角为20°。
( 9) 中心距a: 两轴之间的距离。
2. 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与轮齿各部分尺寸关系:基本参数: 模数、齿数、压力角模数m: 齿距除以圆周率所得的商齿数z: 齿轮上轮齿的个数。
轮齿各部分尺寸关系: ( 书第175 页)3.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1) 单个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在视图中: 齿顶圆用粗实线, 齿根圆用细实线, 分度圆用点划线表示;齿根线可省略不画。
在剖视图中: 齿顶线、齿根线均为粗实线, 分度线为点划线。
轮齿为斜齿或人字齿时, 其非圆面积视图可画成半剖视图, 以表示轮齿类型。
其它部分: 按投影关系绘制。
( 2) 圆柱齿轮啮合的规定画法:两齿轮啮合时: 模数相同, 压力角相同, 故其分度圆相切。
在视图中: 啮合区内齿顶圆均用粗实线绘制, 或省略不画; 在非圆视图中, 啮合区内的齿顶线不必画出, 此时分度线用粗实线绘制。
在剖视图中: 啮合区内有五根线, 三根粗实线, 一根点划线, 一根虚线, 虚线可省略不画; 齿顶线与齿根线间隙为0.25m。
4. 渐开线齿形的近似画法: ( 书第177页)5. 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根据实物, 经过测量和计算, 以确定确定参数并画出齿轮工作图的过程, 称为齿轮测绘。
其步骤如下:( 1) 测出轮齿齿数( 2) 测量顶圆直径:齿数为偶数时, 可直接测量对角两轮齿间的距离即为顶圆直径; 齿数为奇数时, 则需先测内孔直径, 再测其内孔孔壁至一齿顶间距离后乘以 2 加上孔径才是顶圆直径。
( 3) 确定模数m:由公式: m=da/(z+2) 计算得出, 后选取国标中与之接近的标准值即可。
( 4) 计算轮齿各部分尺寸: 根据m 、z 计算出其它尺寸。
( 5) 测量齿轮其它部分部分结构尺寸: 如齿宽、键槽等结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