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肉种鸡育雏期的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1、确保育雏前空舍时间不低于15 天,以确保鸡舍充分干燥,有利于病原体死亡和鸡舍净化。
鸡舍熏蒸消毒后, 湿帘是唯一的通风口, 并确保湿帘是用消毒液浸湿。
2、根据雏鸡需要, 准备优质全价育雏料, 通知饲料厂生产: 添加或不添加球虫药的育雏饲料: 不防疫球虫就添加抗球虫药。
3、根据药物净化程序准备相关抗生素和抗应激类药物。
4、根据免疫程序准备所需的疫苗及辅助用品。
5、预温加湿: 鸡舍应提前预温(夏季提前2天, 冬季提前5天),使舍内温度达到36—40C ,不要增加湿度,干燥高温有利于舍内细菌的消毒。
雏鸡进舍前,舍内温度调整到28〜30 C ,提高舍内湿度在75%以上;雏鸡入舍时,舍温达到27〜29C ,以后每一小时提高1C ,三小时后到达30〜31 C (冬季提高1C )。
进鸡前一天,将鸡舍温度提升至30C ,湿度控制在75%左右。
同时要保证垫料的温度在28C以上,加湿应在过道上和不育雏的栏内撒上热水,也可经过自动喷雾器用30C左右温水进行不断加湿。
6、将鸡舍中的甲醛排净, 每天翻2到4次垫料, 将垫料中的甲醛排出。
在翻垫料的时候将垫料中的杂物捡出。
7、检查鸡舍的墙角和缝隙是否有透风的地方, 如有将其用内膜袋或报纸赌死。
特别冬季的贼风对鸡群的伤害特别的大。
8、每月两次灭鼠二、接鸡工作1、雏鸡到场后, 应尽快将雏鸡运进鸡舍, 公母鸡严格区分, 卸车时应小心谨慎, 每两箱一摞、箱体表面消毒; 按计划数量把雏鸡均匀分放到各栏。
检点鸡数, 每栋鸡舍抽检10 盒。
确保各栏分配数量准确, 待箱数核准后, 将鸡只捡出, 一定注意观察有无残弱死雏(死鸡放于栏门处、残鸡放于每栏的残栏处、核准数并上报)。
挑出弱小残雏鸡; 弱小单独放入雏鸡盒内单独饲养, 残鸡淘汰就是了。
2、雏鸡运输车按入场消毒程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场, 驾驶员更换场内隔离服; 或司机不准下车。
三、育雏期卫生管理1、鸡舍过道每天至少清扫两次, 清扫时尽量避免扬起灰尘, 垃圾及时清出鸡舍。
过道每天用消毒剂消毒一次。
2、工作间要及时清扫, 并用清水将地面清洗干净。
地面不能有积水, 清扫后地面用小喷壶消毒。
3、小喷壶中的消毒剂使用不得超过12 小时, 有条件的话保持小喷壶中的消毒剂在15 C以上。
4、冬季门外火碱盆改用农福消毒( 1: 400) , 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免疫时经常更换)。
5、门前清扫干净, 不得有污物和积水。
黄线内侧, 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一次(不得有积水, 防止结冰划倒)。
6、育雏期20 天内无论任何情况所有员工鞋底不接触土地面;四、育雏期工作要点1、温度从第5日龄开始以每三天下降1C ,直至4周末降至2 0C左右。
2、饮水球开食盘内的稻糠必须每日清出, 饮水球下的稻糠必须每天翻一次, 以防发霉。
3、每次扩栏前必须擦洗水线、料桶, 检查隔网有无串栏现象。
4、断喙、免疫前每栋鸡舍必须准备好免疫器具。
5、每天截至到下午5 点30 分, 统计好死鸡、残鸡数、喂料量、饮水量、药品、光照、免疫、温度, 做好详细记录将报表做好。
6、做好值班及交接班工作, 加强值班责任心。
7、实施24小时值班, 及时调节温度和湿度。
吃饭时间互相换班, 不准间断人, ( 包括烧炉工) 以防止意外发生, 直至育雏结束8、育雏前三天, 为避免踩死踩伤鸡只, 进入鸡舍栏内不允许穿鞋.9、影响均匀度的因素( 1) 育雏条件差, 特别冷应激、热应激开食、开水晚。
( 2) 饲喂器面积不够,高低不平、分部位置不合理。
( 3) 断喙不好,去喙太多和断喙器温度太高。
( 4) 疾病,特别球虫和肠道病、寄生虫。
( 5) 饲料质量差、霉变。
( 6) 饲养面积不够, 活动空间饮水空间狭窄。
( 7) 分群过晚, 大中小在一起。
( 8) 垫料不平整。
( 9) 免疫反应大。
( 10) 饲喂器与饮水器更换饲喂器与饮水器质量差。
( 11) 育雏期光照不均匀。
10、总之, 育雏同”育婴”, 要做到”细心、耐心、认真”, ”生命的东西永远是不可逆的”, 要时时做好, 事事做好。
实际生产中往往会因为我们一时的疏忽, 而造成鸡群终生无法弥补的过失, 从而影响鸡只的生产性能,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责任心, 将鸡群养好。
五、前一周的饲养管理1 日龄:1、光照: 母鸡24 小时、公鸡24小时2、温度: 30-32 度。
育雏时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参看室内温度表外, 主要是”看雏给温”, 温度计悬挂的高度应与鸡背平行。
3、湿度: 65-75%.加湿方法: 走廊、第一栏炉头周围不定期洒水保持湿润, 使其自行蒸发。
定期开启喷雾装置, 能够喷清水, 控制湿度效果更好, 喷雾前提高舍内温度1-2 C ;4、称重: 雏鸡到场后, 放出前应随机抽测3%的鸡只, 当日算出均匀度、体重做为初生重。
(称重必须在雏鸡未拿出前抽测, 放鸡人员注意留好)。
5、饮水:要求饮用温开水,水温保持25 C左右,第一次饮水中可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素。
a、加药桶和水线提前调试好, 水线高度要求乳头与鸡眼向平b、来鸡前0.5小时将饮水器和加药桶内加好水, 用水线添加药物时必须把药物冲入整条水线内, 使鸡能在同一时间内饮到药物。
c、使用水线时应先用手抠动所有水线乳头, 让其悬挂一层水珠诱导雏鸡去啄。
高度置于鸡眼部。
d、雏鸡到场前半小时应先将开食布和开食盘摆放好做为开饮用, 待鸡放出, 用喷壶向开水布上喷洒水珠, 让雏鸡饮用。
开食盘可暂作为开水盘用, 水量为淹没雏鸡鸡爪为益。
e、第1 日龄饮水球高度不易过高, 要求砖块上沿与垫料平行f、强制雏鸡饮水(助饮),助饮方法:雏鸡从盒中取出,两手抓鸡强制沾嘴一至两次, 对一日龄断喙雏鸡效果更好。
所有雏鸡全部助饮一次; 雏鸡饮水半小时后应用手触摸嗉囊, 观察鸡群饮水情况。
对于饮水不足或没饮水鸡只应马上人工训练法, 或用滴瓶进行滴口灌服法, 确保100%鸡只都能饮上水, 防止脱水。
6、喂料:罗斯鸡可采用同时开水开食, 开食方法是将准备好的饲料撒在硬纸、塑料布上或料袋上, 或浅边食槽内。
让其自由采食, 以使雏鸡迅速熟悉采食与饮水, 防止饥渴。
前三天拌料中加入2% 绿源生可有效减少雏鸡前期糊肛, 开食后要密切观察鸡体采食情况, 每栏保留1-2 人进行训饲, 触摸鸡群嗉囊的采食情况, 确保开食12 小时后达到99%嗉囊有料, 24 小时后应达到100%。
雏鸡嗉囊丰满度检查标准*6 小时——90---95%*12 小时95---99%*24 小时——100%对于没及时开食的鸡只挑出单独饲喂, 开食过程应保证鸡群分布均匀, 采食同步, 为刺激鸡只食欲, 可采取敲打料盘吸引, 并拌湿料饲喂效果更好, 湿度在30%左右, 以手握成团, 松开手料团列开为易, 使用前三天为宜, 公鸡可使用七天在左右。
雏鸡育雏区全部用料袋平铺上, 把料洒上料袋上刺激雏鸡采食。
7、通风:(1)封闭多余进风口,防止贼风。
(2)所有进风口在冬季应添加档风板,避免直接吹到鸡身上。
(3)通风前舍内温度需提高1-2 度, 通风时间不易过长, 冬季根据舍内实际情况, 要求间断性通风。
夏季温度适宜, 可采用连续通风。
(4)通风时确保舍内温度不低于30 度, 不能因通风不当使舍温出现忽高忽低现象。
8、密度: 每栏根据实际面积搭配鸡只( 60只/平方)。
此密度不超过一天;2 日龄:1、光照: 23小时( 0点-1 点关灯)第一次熄灯时为防止雏鸡受惊, 应逐渐关掉舍内4路电源(间隔 1 分钟)。
停光前 1 小时将开食盘撤出并刷洗。
饮水器在关灯前撤完并在开灯前将饮水器加满水放于栏门。
开灯后适当通风, 先将饮水器拿进栏内然后加料。
2、饮水: 用手触摸乳头, 继续诱导其使用水线。
饮水器照常加水加药(经常清理饮水器内稻糠)。
拌料或饮水添加VK3 。
3、喂料: 以少喂勤添的原则加料, 确保两小时加料一次, 一次加料1-2 克。
(开食盘内的稻糠必须经常筛出)下午5: 30 前统计好料量, 填写报表。
4、免疫: 95%鸡吃饱料后点眼免疫( MA5+clone30)。
5、扩栏: 将整个栏子扩满(根据季节及气温情况密度灵活掌握)。
密度: ( 30只/平方)。
3 日龄:1、光照23小时(管理同上)2、喂料: 原则及方法同上3、扩栏: 用手感挑出小鸡4、免疫: 球虫(拌料)。
( 1)球虫拌料的方法(见附表4)( 2)球虫免疫的注意事项a、控制好料量,确保一次性吃完b、喷洒疫苗时注意均匀, 来回翻动。
c、加料后使鸡群分布均匀。
d、免疫后垫料湿度, 与育雏所需湿度相同, 根据地区、季节不同, 采取适宜的保湿方法。
e、扩栏及转群要转移1/4 带卵囊旧垫料到新栏。
f、出现血便后要尽快使用抗球虫药物控制。
( 3)球虫卵囊检测:a、化验室检测: 球虫免疫后第5、6 天对粪便进行检测, 检测发现超标(标准: 5000- 0 个)当天投用氨丙琳, 第一循环结束后每隔3 天对粪便检测一次, 及时掌握卵囊数量, 有助于球虫卵囊的控制及投药时机的把握, 防止死鸡。
b、从球虫免疫后第5 天每天开灯前管理人员逐栏观察鸡只粪便情况, 发现西红柿样粪便, 立即投放氨丙琳。
( 4)投药原则:第一反应期(免疫后5-7 天) : 一般反应比较轻微, 选择对卵囊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使用预防量(氨丙琳125-250ppm 饮水) , 投药不超过 2 天。
第二反应期(免疫后12-14 天) : 因鸡群进入第三周开始限料, 鸡只采食垫料杂物较多, 从而食入卵囊较多, 而此时球虫免疫系统还未建立, 会导致鸡只反应较重或直接爆发球虫造成伤亡。
因此第二阶段又称”危险期”, 需密切关注粪便、死鸡解剖及卵囊数量的控制, 发现血便或因球虫造成死鸡应立即投药。
药物使用治疗量投用3-4 天, 同时投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氨卞西林等),防止肠道感染, 添加VK3 防止出血, 增加Va 的用量有助于肠道粘膜的修复。
第三反应期(免疫后19-21 天) : 如第二反应期控制好, 一般不会造成死鸡, 药物的投用可根据情况第四反应期(免疫后26-28 天) : 经三个反应期刺激后, 雏鸡逐渐建立起免疫应答, 如免疫均匀反应均匀一般不会造成鸡只死亡情况。
4 日龄:1、光照: 母鸡: 21小时( 0点-3点关灯) , 公鸡22小时( 0点-2 点关灯) , 关灯后注意通风、温度、湿度, 刷洗开食盘, 饮水器。
以后能够每天减光1-2个小时;2、喂料:刷洗料桶,准备使用。
采取刺激性喂料法即喂2h停1 h, 此法一直坚持到在规定的时间内能轻松把料吃完。
确保料位充分, 加料速度要快。
3、饮水:下午将所有饮水器撤出, 使用水线。
(冬季继续使用饮水器)4、断喙前的准备:(1)前中后各一天饮水中加多维,维生素K3拌料,料盘料量适当增加防止伤口出血。